英联金属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为食品饮料行业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饮料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金属饮料包装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受益于下游食品饮料行业的稳步增长,啤酒罐化率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罐头食品普及率的提升,未来几年食品饮料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稳步增长。本文主要以某易拉盖两片罐生产厂商作为调研对象,详细剖析了该企业生产线构成以及线控原理,然后对相应的生产线一体化管理方式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易拉盖两片罐;生产线;一体化管理
引言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发展。从国外引进生产线越来越多,管好用好修好这些引进设备,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是当前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衡量引进生产线是否发挥了效能主要看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品质标准,物耗能耗是否在规定的限额内生产效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再就是能否以一个较低的费用成本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效能发挥的水平如何,则决定于以上四项主要衡量标准的受控程度和实际结果。
因此,对易拉盖两片罐生产线采取了“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是合理扩展生产线职能,使其对自身的生产组织、品质控制维修保养等内部管理和与之相配合的外部管理实施综合性的有效控制,促使和保证生产线效能整体得到实现和发挥。实施“一体化管理”,非常明确地着眼和贯穿这样一条主线;注意揉台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强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注重生产过程的运作和品质监控,讲求效率和最终结果,在加快消化吸收的同时刻意求改进求发展。从投产几年来的效果看,这种管理法达到了“优质量、低投入、高产出好效益”的目标要求,并走出一条新路子。
一、两片罐生产线概述
铝制两片罐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啤酒、凉茶饮料的灌装。作为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高速消费品生产线,两片罐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通常为1200~2800罐/分钟[1]。
(一)生产线设备
两片罐的主要生产设备目前基本上均需进口,主要的设备供应商包括美国的Stolle、Belvac、英国的CMB。主要生产设备由冲杯机、拉伸机、清洗机、底涂机、彩印机、销钉烘炉、内涂机、内涂烘炉、缩颈翻边机、码垛机组成。
(二)分段管理设备
为了方便设备管理,通常将整个两片罐设备管理的区域分为三大部分:前段区域(包括冲杯、拉伸机、清洗机等),中段区域(包括底涂机、彩印机、销钉烘炉等)和后段区域(包括内涂机、内涂烘炉、缩颈翻边机、码垛机等)。
二、两片罐线控系统理论概述
两片罐生产线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高速生产系统,为了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需要对生产线上各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沙漏时钟原理
主要是找到生产线的瓶颈所在,因为瓶颈是限制生产线高速运行的关键点。只有保持瓶颈的持续高速运行才是效率最大化的关键。
图1沙漏时钟原理
(二)永不复返理论
在生产线连续运行期间,如果出现停机情况,将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止运行。在保持生产线最高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线停止运行期间的产品产量将永远无法弥补。
图2永不复返理论
(三)线控速度平衡理论
由于生产线存在瓶颈,导致其他非瓶颈的设备并非时刻以最高速度运行,为保持生产线持续稳定运行必须对生产线上各设备进行速度平衡。
通常情况需要根据标定的生产线实际运行速度编写生产线速度平衡表。在生产线速度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改该速度平衡表,此外还要求生产线上的各个机台必须严格按照该表设定的速度运行。
三、建立讲求效率的生产组织、作业制度和一体化的职能管理
完善的生产组织是管理者高效率地组织生产和指挥生产的基础。我们按照两片罐罐体和易开盖两个不同产品的工艺和特点,分别组成了罐线部和盖线部,由接受过海外培训的较高资历人员担任部门主管,生产线定额配员,管理人员,包括带班主任、技术人员和领班(班组长),基本上由接受过海外培训,有着较强责任心和较高技术技能的骨干担任,因而素质上得到保证。对两条生产线的组织结构,我们强调机构精简和管理范围扩大、职能全面;明确人员隶属关系,一级管理一级,而且生产的管理人员(包括技术人员),职能上是一体化的;生产线直接配备技术人员,分管工艺、质量、设备维修和零备件采购等技术问题+早期都直接参加三班生产。他们和生产线主管、带班主任、领班们一样,既是管理者亦是生产者,在出现技术问题或设备故障时+更是突击者。职能上一体化了的组织设置有着明显的长处;管理人员深入第一线,熟悉工艺、掌握技术,了解生产及设备状况,当问题苗头出现或已经出现故障,由于传递环节少,情况又熟悉,因而通常很快得到解决,从而使生产得到有力组织和指挥,设备运转和产品质量亦得到有效的监控[2]。
发挥生产线效能除了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外,还取决于宽分利用它的有效作业时间。根据市场旺销的情况,既科学叉合理地实行满负荷作业制度
——生产线每周七天,三班连续生产(一般节假日不停产),生产线人员轮休。这样的工作制度突破了一般每周六天,或四班三运转的习惯,除增加了1/6的作业时间外,还节省了停机开机的辅助工时,减少了由此而造成的废品损失和能源消耗,亦减少了一个班的人员编制以及后勤配套服务的麻烦。
四、统筹考虑,整体建立全面实用的生产控制系统
易开盖两片罐生产属单品种大批量生产类型,生产速度快,因而其运行状况和质量状况必须时刘处于受控状态。不然,一旦某个环节失控,出现机械故障或质量偏差,将导致大量废品或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这个特点,统筹考虑全线工序问的制约和轴承关系,注重建立全面实用的控制系统,对生产全过程和各种状况实施有效的监控;根据机台运转的要求和特点,生产线各工序(机台)建立各自的控制记录,内容包括生产状况、工艺参数、润滑保养、质量检验和产量(废品)等记录。通过设立记录项目,确定其控制内容。工人记录其过程,就把设备运转和品质处于监控之中了。另外,对重要工序生产线还建立专门的品质自检记录。如罐体地冲拔拉伸质量对后工序洗罐、印刷和缩颈翻边质量往往有直接影响,因而罐线部对冲罐工序进行定时定数抽检,并设立了专门的记录,从而使该工序质量处于密切的监控下,便于后工序质量问题的准确判别。全线各工序的品质专检,则由企业品质计量管理部负责。
生产线的原始记录,早期主要是参考了香港和美国同行的资料,但吸收时并不墨守,而是有选择地采用并加以创新发展。首先,形式上育改进——更加表格化,部分采用中英文对照,标注工艺和质量的控制标准,便于生产工人加深认识;其次是控制项目上的增加——各机台均设控制记录(香港美特则基本集中在工段控制上);而且内容上还增加了工艺参数(质量标准)的规定值配合相应抄录项目、润特点的油种和数量(次数)等[3]。所有这些改进均从加深操作者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认识,强化生产控制和质量监测而考虑的。而且还随着对设备工艺的认识加深和管理上的需要而不断加以完善。目前这些生产线除机台和全线设立了交班记录外,罐线设立了原始记录19种(另模具管理方面6种),盖线设21种,对全线的整体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操作维修二位一体
基于这些生产线生产速度快,技术要求又高,生产过程出现的故障需要合格的有水平的员工及时排除(抢修)我们参照国外的做法,把生产线操作工
培训成既懂操作亦会维修,所谓操作工维修工合二为一,混为一体他们除了担负生产线的操作运转、品质检测、设备保养清洁外,其余的大、中、小修,零备件的更换拆装,设备精度的调校等等,统统由生产线技工负责(注:属电器装置和金属加工归工程部)实践结果,人员编制紧凑,工作量饱满设备故障能及时得到排除,产品质量亦得到保证,而且促使生产线员工迅速掌握技术,利于消化吸收和发展。
另外,生产线还根据工序的相互关联而分成若干工段(罐线分前、中、后三段,盖线分基本盖和易拉盖两段),要求各段操作工能通晓本段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要求“一专多能”。各线段的领班既是管理者,又具技术专长,更是本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三个工作班的生产主任则担负着本班的整体指挥,统筹着生产运作并维系着全线三班的正常运转。
六、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相结合,预防维修与改善维修相结合
管好修好设备是用好设备、发挥效能的前提。建立起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设备档案,规定重要维修登记存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生产指挥、故障排除和精度调整来动态地进行、亦由原始记录项目以及“日常维修保养项目”和“润滑表”的规定而强制性地进行(对生产线重点关键设备的日常维护项目更是规定得严细和全面,如罐线的印刷机、盖线的复合冲床);同时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它的月度维修和年度大修(淡季进行),即根据操作(维修)手册规定和关键机台(部位)精度校验的要求,规定预防维修的必检必修项目内容并强制停产进行。如果日常维护发现问题不能短时间内解决,在不影响质量和设备精度作业时间每年淡季时进行的大修则制订项目计划,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配件采购等),线段停产后进行全面抢修这些维修均包括调整精度、更换模具、机件和某些电子控制元件。重大维修有时还请国外专家现场指导重大改善维修和技术改造项目往往穿插在大修中进行。月度维修和年度大修一般采取12小时工作制,以充实人力、缩短停产期。
生产线执行这种“相结合”的维修制度运行了近五年,设备仍可保持原貌,完好率每年均达到100%。维修零备件费用投入,总体上还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内,因而成本低、效益好。
七、确保维持生产正常运转的前后环节的紧密配合
原材辅料、零备件和保养油料的品质和供应往往制约着生产线设备的运转和效率。我企业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其供应渠道的建立,并很快完成了“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过渡而建立起自有的供应网络。内部建立一系列采购、保管的管理制度,并辅之以计算机管理。
零备件管理方面,参照海外企业归附自身生产线管理的做法
(零备件仓设于生产线,建立账册卡片。并以计算机辅助;建立收发制度,技术员按库存量规定和维修特需落单采购……)。该做法有其合理之处;一是只需设日班管理员,中夜班采用填单后带班监督领取办法,节省了人力;二是生产线对其储备心中有数,可适时适量落单采购;三是自身人员熟悉这几千种零备件,避免差错。这种办法实行几年没有出现过因其供应问题而造成停产[4]。
模具的管理和维修,由于考虑设备的合理利用而设立专门维修小组附属于工程部机修车间,但所有模具均设立档案并完善其领发、修理制度,因而能及时为前方提供适用的模具和零配件。我们还建立了模具寿命信息反馈和统计,生产线返还模具时,在退仓单上需注明模具使用次数和时间,工程部的模具维修组负责在模具档案卡上做统计,发现异常,双方共商改进,为合理使用模具和提高修理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生产线还设立工程维修组,负责完成自身的工程任务和零部件的钳工加工等。这样做既能直接及时解决急件维修,亦为生产线工程改造和发展提供了保证。经统计,罐线就完成了40多项工程构件的增添,使生产线更趋合理。
八、加强消化吸收,勇于改造发展
引进设备的同时,我们与海外合作方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可有偿地使用他们的现有技术、专有技术和未来技术。这就为我们能迅速掌握生产技术和管理长处,做好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进而改造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外方的指导下,设备试车均一次成功;投产五个月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物耗能耗全部达到合同规定水平。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各类人员培训上,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互教互学”的办法[5]。
“走出去”就是迭责任心强、有能力的骨干到海外培训,既学习和掌握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又开阔视野,增强现代管理意识。
“请进来”就是利用设备安装调试、大修或试料时机,请海外合作者,包括设备、原材料供应厂家的技术人员到场指导,以加深对设备技术工艺的认识和掌握。
“互教互学”就是内部以能者为师,相互切磋学习,共同提高当中,我们十分强调中方人员要树立虚心向学的精神,并注意与外方技术人员融洽关系。多年来,到我企业作技术服务的海外技术人员均对我企业员工的好学精神和合作态度留下好印象。
几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掌握和消化吸收的加深,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诸如使用多项重大技术难题。近年来,还投入了大资金完成了包括罐线增容改造、单列机倒罐改进、盖冲床曲轴偏心距变更、印刷机真空送罐等主要技术改进,既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亦降低了废品,降低了物耗,更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现在。罐线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基本盖提高10%,经济效果相当显著。
结束语
“一体化管理”为我司管好用好修好引进生产线,发挥其最大效能摸索出一条新路,从几年来的实际效果看,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耗(能耗)达到合同规定值,并领先于国内同行、生产效率可以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维护费用亦可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内;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将继续发挥其管理之长继续完善经济责任考核,并扩大微机应用到模具管理和生产统计上,把“一体化管理”推向新水平,再创新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忠明. 一种铁铝拉深两片罐: CN107804548A[P]. 2018.
[2]韦文新. 创建"生产线'一体化'集约型管理模式"的构想[J]. 现代企业文化, 2009(17):2.
[3]张健. 生产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J]. 企业管理, 2015(5):4.
[4]王义栋, 何玉章, 杨生田. 设备一体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设备工程, 2010(12):2.
[5]金. 关于分段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思考[J]. 江南集团技术, 2002(002):000.
[6]黎洪生, 孙雪丰. 管控一体化技术在造纸业的应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4, 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