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后路寰枢关节间撑开融合技术对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进行翻修手术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融合技术治疗后颅窝减压术后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3例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42.6±9.5)岁(范围:30~63岁)。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寰枕融合,并曾行后颅窝减压术。本次手术采用后入路,撑开寰枢椎关节并松解前方软组织,选取高度适宜的融合器植入侧方关节,并通过悬臂技术进行复位和融合。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记录影像学指标包括寰齿间距、齿状突尖距钱氏线的距离、斜坡枢椎角及脊髓空洞长度等;记录患者骨性融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前后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87.7±47.4)min(范围:116~261 min);共植入枕髁螺钉20枚,植入枢椎椎弓根螺钉26枚,植入枕骨板3片。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1周CT检查结果提示,1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复位,1例患者接近完全复位。寰齿间距由术前的(4.3±1.1)mm减小至术后的(1.8±0.8)mm,齿状突尖距钱氏线的距离由术前的(11.7±5.0)mm减小至术后的(6.4±2.8)mm,斜坡枢椎角由术前的(142.4±7.9)°降至术后的(133.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例患者术前合并脊髓空洞,术后1周出现脊髓空洞缩小。8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骨性融合,其余5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术后1年患者的JOA评分由术前的(12.8±2.3)分升至(14.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6,P<0.01)。无植入物失败、融合器沉降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行后颅窝减压术后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应用后路寰枢椎关节间撑开融合技术能够实现满意复位并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