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活化石”,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国村落的流变与更迭,凝聚了各民族的智慧与成果。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迅猛崛起,传统村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口外流、空心村大量出现,古建筑废弃消亡,村落文化断层等问题愈发让人警醒。如何保护村落遗产,传承村落文化,活化村落内生力,将村落文化的认知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或许会有新突破。本文将以中国最早一批传统村落中的上甘棠村为例,尝试分析沉浸式体验于村落活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 沉浸式 上甘棠村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对传统村落的定义,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对传统村落的调查、界定和保护措施。传统村落是千年农耕文化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动态活化保护传统村落既带动了传统村落发展,又挽救了濒于消失的村落,抢救了文化遗产。在动态活化保护的过程中,如何能向外界传播村落价值和文化,又能避免村落过度开发,如何守护村落文化又能延续其活力,避免空心化,在平衡与发展,守护与传承的道路上,沉浸式体验带来了全新视角和解决途径。
一、沉浸式体验的概念及意义
沉浸式体验伴随着体验经济而生,并已逐渐形成了沉浸产业格局,强调在文化娱乐享受时营造临场感、交互性与想象力,让人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寻求更深刻的联结,是心流理论的重要体现。
我国沉浸产业初步开始于2013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整体规模过百倍的增长。截止至2020年,我国沉浸产业相关公司已超过300家,沉浸式体验项目多达1500项,是目前全球沉浸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沉浸产业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有关机构估评,预计到2025年,沉浸式产业在全球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600亿美元,而中国将是这个市场中的领跑者。
后疫情时代,很多产业和产品面临毁灭式的打击,尤其是强调人员互动的文娱旅游相关产业损失惨重。很多行业将重点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采用沉浸式技术去展现原来物理世界才有的场景,或通过沉浸技术加深观众的感官沉浸和入戏沉浸,让观众在沉浸中与深度与产品联结,创造峰值体验,加大产品吸引力,已成为很多文旅产品创造者的新方向。无论从艺术到商业,还是到文旅产业,沉浸式体验的出现都掀起了一股股热潮。通过AR、MR、VR等技术对文旅产业相关的吃、住、行、游、娱、购等需求展开深度沉浸式体验,为旅游产品注入了新的养料。
沉浸式体验可以融入于各种建筑、景观中,提升景观、建筑的现场观感和临场互动效果,还可以活化本土文化,沉浸式地展示当地的文化精髓,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现下越来越多的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实景娱乐、沉浸式夜游等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已成为了文商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与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提到要“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将发展沉浸式体验写入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这昭示着沉浸产业新的黄金10年的到来。
二、沉浸式体验的特点
沉浸式体验强调参与者的感官感受,它运用声光电等一些现代化高科技设备,让产品更立体更形象更生动更感官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能得到触发,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沉浸式体验具有交互性、多感官性、差异性等特点。根据王红、刘素仁研究分析,沉浸式体验类型可分为五个方面:经验沉浸式、叙事沉浸式、剧场沉浸式、互动沉浸式以及虚拟沉浸式。经验沉浸式体验是指没有叙述性故事的沉浸体验,是纯感官的,纯经验式的,靠创造情境式的叙事空间给人以难忘经历体验。叙事沉浸式体验指采用叙事性手法驱动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把观众体验设计到故事中去,把观众设计成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亲自演绎故事本身,通过多感官的多媒体技术营造体验环境;剧场沉浸式体验是指通过环绕屏幕技术,将高定义视频和数字音频相结合,创造强大的身临其境体验,利用VR、AR和360度全景影院剧场提升剧场戏剧故事方面的表演能力。互动沉浸式体验是指利用网络、无线、微信、QQ、Facebook、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设备使观众角色从被动观者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者,强化互动性和参与式的身临其境式感。虚拟VR/AR沉浸式体验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沉浸感的特点,在叙事空间、叙事手法和叙事者身份上给观众打造特殊的“虚拟叙事沉浸体验”。
三、上甘棠村沉浸式体验应用研究分析
上甘棠村位于湖南永州江永县城西南25km的夏层铺镇,位于此地已有千年历史,是湖南目前发现年代第二久远、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村落,现保存着200多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还有一批宋代和民国建筑。村落依山傍水呈半月形,坐东南朝西北,前有大片农田,中有谢沐河玉带缠绕而过,由北往南注入桃水,背靠玉屏山脉,昂山、将军山屹立南北,前有龟山为近案,后有西岭以远观,潇贺古驿道青石幽幽贯穿全村,远眺龟山、昂山毓秀、古衙遗址、月波雨亭、寿萱凉亭、步瀛古桥、文昌阁、古宅民居称为甘棠八景。村落历经千年,而不改村名、位置与家族,保存了唐宋时期的坊里制度,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农耕社会血缘村落,保留了社会各项特征的最小单元,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细胞,便于从普通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角度来研究沉浸式体验活化策略的可行性。此外上甘棠村还建有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上甘棠村博物馆,是全省第一个“文物大保护大利用”建设示范点,展厅设置了序厅、民俗民居、自然风光、理学探究四大板块,以及文昌阁、古民居建筑群、月陂亭碑刻、豆腐坊、酒肆等村内文物也有在博物馆内小样呈现。
从感官层面进行沉浸式体验应用。上甘棠村山水如画、建筑古色古香、村民古朴,恍如世外桃源,透着江南小村落独有的俊秀与质朴,且风水典故文化浓厚,历史传说众多,村民对自己村落文化熟知也愿意介绍宣传,流传着“想中状元的人, 就要来走走步瀛桥;想生双胞胎的人, 就要来喝喝谢沐河的水”的说法,每条河流、每座桥、每幛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水故事和典故。步瀛桥的“这座桥上每掉下一块石头, 上甘棠村就要出一个官”。自唐代以来,已出现了周如锡周敦颐、鲁迅、周恩来等优秀人物,使得上甘棠村的传奇色彩倍增。且步瀛桥保存至今从未改变过原貌。通过沉浸式演艺的方式展现上甘棠村的风水典故,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全息投景、智能交互等技术,结合江永瑶族的风土人情编排舞蹈和实景演出,展现传统村落文化魅力,能更有利于在互动体验中让游客更快速融入村落氛围。利用村落原有的古建筑营造时代氛围,给游客带来穿越时空的错觉,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感。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互补互促,打造声音氛围。还可通过视觉通道设计、村落整体风格设计、景区文化内容数字化设计,提炼上甘棠村的精神文化内核,确保整个村落视觉风格真实统一。
从认知层面进行沉浸式体验应用。打造上甘棠村的特有文化IP,发展”场景+”模式,建构不同场景之间的内在关联,强化记忆叠加效果,说好上甘棠村自己的故事,游客将自身经历带入其中,让游客在村落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从而在思想上达到沉浸式状态。
课题: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活态保护研究——以湖南10个传统村落为例”(课题编号XSP20YBC398)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