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务段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固定型拼装辙叉的大量上线使用,辙叉病害显著增多,且由于辙叉构造复杂,保养维护原因,维修人员对辙叉病害的处置不当,严重影响了辙叉的使用寿命,为此,对辙叉的多发病害进行分析,并对早期病害进行预防性打磨,减缓病害发展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关键词:预防性、方法、标准
前言
随着固定型拼装辙叉的大量上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辙叉心轨、翼轨压溃、掉块、肥边及鱼鳞纹等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辙叉的使用寿命,为最大限度减少辙叉病害的发生,对辙叉的预防性打磨进行了摸索,针对辙叉上线后的病害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了辙叉预防性打磨技术,经过现场试验,效果较好。
1 辙叉预防性打磨的项目
⑴ 消除翼轨脱碳层
⑵ 调整心轨降低值
⑶ 调整辙叉翼轨角形态
⑷ 调整拼接缝状态
⑸ 调整咽喉区受力状态
2 辙叉预防性打磨的操作方法和标准
2.1 消除翼轨脱碳层
拼装辙叉翼轨采用U75V钢轨制作,钢轨生产过程中会在顶面形成0.3mm的脱碳层,材质较软,可使用钢轨仿形打磨机对翼轨脱碳层进行打磨消除,严格控制切削量,切削量≤0.4mm,切削范围为心轨尖至心轨50mm断面对应翼轨区域,并向两侧延伸100-150mm,顺坡区域平顺度≤0.3mm,廓形为60普通断面。
2.2 调整心轨降低值
辙叉受力状态是车轮由一股向另一股逐渐过渡的过程,由于辙叉过渡段短,冲击力大,如果降低值设置不合理,对轨面的破坏力也巨大。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辙叉铺设后道岔的顺逆向走行,车轮对心轨和翼轨的冲击作用不一样的。通过现场打磨作业的实践,总结提炼出了辙叉不同走向的降低值设置标准,对减少辙叉伤损发生起到很大帮助。
2.3 调整辙叉翼轨轨角状态
通过现场作业发现,辙叉翼轨在受力末端轨角处容易形成直角形态,受力集中,极易发生掉块,为此,改善翼轨受力状态也是预防性打磨的主要防范手段。
2.4 调整拼接缝状态
辙叉拼接缝厂家在倒角时往往深度和宽度不足,极易造成叉跟轨的受力不良而形成掉块,因此应对辙叉拼接范围的缝隙进行全面倒角处理,倒角深度1.5-2mm,宽度1-2mm,倒角角度45°。
2.5 调整咽喉区受力状态
列车车轮通过辙叉咽喉时受护轨作用力,会对辙叉咽喉钢轨形成一个横向揉搓力,造成咽喉处鱼鳞纹和肥边产生,因此,在辙叉上线前应对咽喉区域的钢轨进行打磨,减缓肥边和鱼鳞纹产生。
2.5.1打磨范围:咽喉向后趾方向100mm,向前趾方向300mm。
2.5.2打磨角度水平偏转30度,宽度8-10mm,切削量1-2m。
3 打磨应用效果
通过辙叉预防性打磨方法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
⑴ 通过预防性打磨提高了辙叉各部位平顺状态,改善了轮轨受力。
⑵ 延长了辙叉的维修周期,节约了劳动力。
⑶ 减少了辙叉打磨的天窗使用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结束语
辙叉预防性打磨技术属于辙叉的一项保护技术,它可以对辙叉的早期病害进行预判和处理,作业效率高,质量标准好,极大的延缓了辙叉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列车通过辙叉的稳定性,对延长使用寿命起到了很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