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刘莉芳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中学校  046300

摘要:区域性是地理的重要特征之一,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前提和基础。简单来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就是一种地理学习的思想方法,是高中地理课程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山西省长治市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区域认知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主题。2015年在中国地理教学年会上正式提出了地理学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现阶段关于区域认知的研究已成为热门。尽管区域认知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以实施,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落实区域认知的现状如何?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一、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

在地理教学中,区域主要根据地区要素特色所划分。了解并掌握区域的概念和特点,便于师生更好地解释地球表面现状及成因,可以更快捷地了解自然地理现象,总结自然规律。区域认知则是指个体根据认知,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区域特征的过程,包括对区域本身的认知和用区域的方式来认识。区域认知能力主要表现在以空间视角分析区域条件、掌握地域分类规律;从区域间的差异分析区域联系;以动态角度分析和评价区域;具备对区域、国家的认同感,这四个方面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特指根据地理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认识特定空间的能力。区域认知素养注重思维方式和能力,主要表现在区域特征与区域实践分析上,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品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特定区域地理空间的现象和变化,了解地理区位选择的依据;根据已有地理知识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运用区域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认识区域特征,解决区域人地关系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典型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兴趣激发方面。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情绪,兴趣激发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具体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多样化的手段与方法,过于看重教学任务和课堂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兴趣、挫伤学生的热情。第二,目标引导方面。教学目标的有效制订,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同时,合理的目标引导,还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探究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在现阶段的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未能及时、充分地掌握学情,课程目标也无法适应学情发展,进而导致学生陷入“学不会”“搞不懂”“记不住”等学习困境。第三,核心素养融入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关键,加强核心素养的融入,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地理教学中,仍旧以传统模式为主,缺乏创新、缺少深度,难以挖掘出深层价值,制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运用教学情境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是学生的内在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科学规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判定街道走向、河流流向、四季景观变化等生活实际切入,让高中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体会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引导高中生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意识。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而言,教材中所选择的区域本身就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案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从报纸、电视或网络平台上搜寻比较典型的且高中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并将其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地理案例的比较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辅助教学,改变传统课堂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在正式教学前为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高中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区域认知探索中,建立与问题有关的认知思维结构和知识结构,思维清晰、由表及里地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推动环境发展打牢知识基础。

(二)改进区域认知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正确、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保证区域认知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还能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区域认知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地图教学法、地理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区域认知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区域认知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分析区域结构和整合区域组成宜选用地图教学法、实物或动画模型演示法、实验教学法、实地考察教学法等,预测区域发展和统筹区域协调宜选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的精准解读,对学情和学生性格特点的精准了解,以及根据自身教学能力和特点,选择最优化的区域认知教学方法及其组合,努力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增进区域认知观念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举措。开展基于地理学科特点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盲区,把握好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及时发现并改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要增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认识的综合性,创设特定的地理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改进地理学习思维,把握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高中生要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构建科学的地理评价体系,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两种教学评价方式:一是诊断性评价,教师通过随堂测试、学生互评、教师讲解的方式把握学生区域认知,使区域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二是结合课后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师应从知识、能力、情感各层面入手,全面把握学生课内课外表现、区域地理学习情感体验以及思维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提高认知素养。

结束语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前提,以区域认知实践技能为外化表现,以区域认知思维为内化标志。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自主学习,认真夯实自己的区域认知理论基础,扎实开展区域认知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区域认知教学能力,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参考文献

[1]侯靖华.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36):128-129.

[2]赵铭.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23-124.

[3]善孝金.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99-100.

[4]郭晶晶.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组织策略[J].亚太教育,2019(02):60.

[5]梅桂芬.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建构与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