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及能力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3

新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及能力提升研究

陈启丹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 551400

摘  要:高职院校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义务,新建高职院校要想在我国当下多层次、多类别相互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中站稳脚跟,需要契合依据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社会服务内容与方式,拓宽服务路径,提升学校、教师服务能力,培养专业性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建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能力提升

高职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地方区域经济支撑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新建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时间较短,办学经验缺乏,要想在我国当下多层次、多类别相互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中站稳脚跟,要迅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要求,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高职教育意识,正确分析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形势,与地方经济紧密配合,制定符合自实际的发展规划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具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义务,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因此,研究新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及能力提升,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对于帮助新建高职院校找准办学及服务定位,制定长期发展路径,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访谈不同类型10家中小微企业,分别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就企业用人情况、员工培训情况、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服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了解到企业较看重员工的学习能力、“执行力”及抗压能力,希望招聘到会学习的综合型人才;绝大多数企业无系统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边做边学;企业认为高职院校与社会用工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结合企业走访情况,查找相关文献,借鉴其他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新建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出发,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找准办学定位,促进学校服务能力提升

在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相互竞争的态势下,新建院校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办学既不能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中专教育的发面馒头[1]因此,新建高职院校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发展特色专业,提升办学能力。

1.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学习发展目标

确发展目标及定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和前提。首先,新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立足地方,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结合其特色和重点;其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层次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再次,要注重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拓宽学生创就业渠道。新建高职院校要想合理定位,实现“落地”,可征求企业、社会意见确定培养目标,以保证紧贴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紧跟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

2.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

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任务,新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应根据职教20要求,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市场为主导,使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可通过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政府、专家、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让社会各界参与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来,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在帮助专业设置的适用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为学校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特色专业

特色是专业的立足之本和竞争之本,在合理设置专业的基础上,要将服务区域经济为首要目标,结合自然资源、特色文化等条件,发展自身优势,谋求特色发展之路,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重点培育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新建应主动探寻市场动向,理顺运行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提供组织保障,合理分析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独特作用,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在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的同时获得自身长远发展动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属于教学、服务类院校,作为新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企业输送专业性实用型人才更要积极探索出灵活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飞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新建高职院校可采取“2+1”、“订单式”、工学结合等模式,做到校企深度合作,实现高校、企业、地区的互利共赢。

1.2+1” 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二年在学校掌握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第三年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接受职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2]在校内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完成实训练习;在企业的实践中,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实现“教、学、做”。“2+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帮助学生了解工作实况,做好毕业就业铺垫,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同时,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企业可了解学生学习实践情况,以便吸收高质量人才,企业也可依据自身所需与学生表现,为学校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意见。

2.“订单式”

“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向学校提出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校企双方从教育资源和教学特点出发,制定教学课程,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训练出企业想要的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准备。[3]该模式充分利用校企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校企互动,贴合市场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派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实训指导及教材编写,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及素质的提升,校企共同培育企业“用得上”的人才,为发展做准备,校企双方在合作实现双赢。

3.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强调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形式是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可采用学生进厂、企业进校、校企合一三种形式,学生进厂即在企业建立与学院相似教室,实践课程车间授课,理论课程教室授课;企业进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教室以帮助学生学习技能;校企合一式即学校根据课程要求分阶段恰当安排学生进厂、进校。三种形式均需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交替授课,使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有效结合,使学生专业学习和企业的产业需要吻合

育人是高职院校的首要职责,探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新建高职院校要人才培养模式视角出发,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高人才质量

三、拓展社会服务形式,助力教师服务能力提升

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协作关系,作为新建高职院校,首先要保有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主动“落地”,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入了解社会需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可通过技术指导、专业讲座、校企联合、咨询服务等,开展形式多、内容广的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策略支持,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1.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与技术指导

高职院校要加强社会性服务,通过走访政府、企业,了解劳动者所需所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能力培训、知识讲座、新员工上岗培训,提供咨询服务及技术指导,利用知识技术服务大众,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开展农村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帮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为企业提供职工技能、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加强非学历成人职业培训。注重培训模式的丰富与培训功能的完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加强职业院校与社会、地方的联系,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2.帮助企业开展学历提升与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教育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人力、设备等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专业及师资,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有需要的从业人员组织专业资格考证培训及学历提升教育,例如计算机知识普及、导游知识培训等。

3.建立校乡合作的有效路径,提供送教下乡服务

延伸学校与基层政府、企业的合作,落实“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健全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格局”,是实现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机制保障。[4]高职院校要深入基层,赴县(市、区、镇)调研,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经济发展规划,利用自身优势,助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在乡校合作中,学校委派教师送教下乡,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4.学校科研对接企业需要参与企业高新技术攻关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础,同时对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开展科研创新时,可寻求企业、政府、社区帮助与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保证科学研究的广度深度,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进一步服务、应用于企业,使学校科研活动与企业发展、社会需要接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对经济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服务行业为宗旨,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科研技术开发和课题设计,发挥地方科研优势,体现科研地域特点。此外高职院校应多鼓励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家学者,参与企业高新技术攻关,攻克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区域政治经济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社会服务的主体是教师,在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学校要巧用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重视教师的服务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定期到企业或行业开展技能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等,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大学办学个性化的内涵、必要性及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1.1.

[2]李艳荣.“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职教育研究,2008(9).

[3]唐柏俊,袁乐.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包头职业教育学院报,2020.03.

[4]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