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赵滢滢

黑龙江省庆安县文化馆 152400

摘要:非遗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非遗传统民间舞蹈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这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以相关人员需要转变理念,对这种非遗传统民间舞蹈进行分析,创新出不同的方式,继承和保护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非遗;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

引言: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传统民间舞蹈作为非遗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使人们在保护中需要注重的知识内容。然而近些年人们在继承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非遗传统舞蹈的继承环境比较混乱,所以相关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认识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本质,实现该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发展。

一、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当前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在保护的过程中,想要做到全面保护与发展,需要对其中的问题展开分析,整理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制定出完整的发展方案。首先是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民族特性流失,这种舞蹈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形成的,一般具有较强的民族特性[1]。这种特性可以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然而现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在继承期间融合了较多的外界因素,导致民族特性逐渐流失,已经难以做到有效继承。

此外,部分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在继承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民间特色,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审美理念出现偏差,对民间舞蹈关注度比较少。同时西方文化的进入,给人们的审美观念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他们逐渐看中舞蹈的娱乐性,学习民间舞蹈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都对非遗传统民间传统舞蹈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相关人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联系相关部门,加强对非遗民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二、非遗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方式

(一)加强政策保护,建设人才队伍

想要保证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在新时代下做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政策,联系周围的部门,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其中的民族文化特性,还可以让人们在发展该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舞蹈的特殊文化语言,正确认识到其中的民族特性[2]。非遗传统民间舞蹈中的知识文化内涵比较多,在继承时需要准备较多的工作,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对当地的非遗传统民间舞蹈进行统计,制定出相应的诱惑政策,借助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对民间舞蹈进行保护,加强人们的重视力度。在统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即将消亡的民间舞蹈,可以采取一些抢救性的措施,联合有关部门设计相应的专项基金,尽可能对较多的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做到保护。

此外,还可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受到外界的影响,当前非遗传统民间舞蹈人才比较少,即使部分继承人对部分舞蹈在进行学习,然而因为经济和利益的问题很难做到长久,所以政府可以结合相应的部门,对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继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将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同当地高校艺术专业联合,开设相应的舞蹈专业,吸引较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建设出较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黑龙江比较常见的贝伦舞,是比较有名的民间舞蹈,可以积极同当地的艺术专业融合,实现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发展。

(二)加强宣传,拓展传承方式

在进行非遗传统民间舞蹈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联系相关人员对这种舞蹈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民间舞蹈的认知力度,还可以了解到这些民间舞蹈发展的方式,从而做到全面继承。首先相关人员可以深入基层,调查有关非遗舞蹈的文字资料,以黑龙江大秧歌为例,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展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较强的民间特色,拥有较多的发展历程[3]。所以相关人员可以拜访当地的老一辈人,收集出这些传统民间舞蹈的知识内容信息,鼓励工作人员多去基层感受这些民间舞蹈的表演曲目。这样既可以感受到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还可以多角度的感知到民间舞蹈表演内容,增强宣传效果。

此外,在宣传期间,还可以借助不同的方式展开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自媒体的方式,对舞蹈特色进行展现。这种宣传方式下,可以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到其中的价值,动态化认识到民间舞蹈内容,拓展不同的宣传手段。在宣传期间需要对舞蹈的民族特色进行突出,展示我国非遗传统民间舞蹈的技术与内容,这样才能吸引出较多的人,激发他们的继承热情,为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拓展继承方式时,将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同人们的自娱活动做到有效融合。在一些特定的节日,组织一些社会性的非遗传统民间舞蹈活动。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继承热情,还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知,主动进行保护与发展。

(三)作品再创作,同艺术舞台做到有机融合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现在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只是传统的继承方式,很难对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做到有效继承,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对当前的舞蹈姿势和创作作品实现二次创作。借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非遗民间舞蹈的兴趣,还可以联系时代的文化标准,对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做到大力推广,确保人们在继承期间,可以做到作品的持续发展。再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民间舞蹈的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以黑龙江省庆安花棍舞为例,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打花棍为主,所以进行二次创作时,可以保留其中的“打花棍”、“霸王鞭”、“打连厢”等这些具有特色的动作,然后融入一些现代化元素,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

此外,在保护和发展非遗传统民间舞蹈时,要注重该内容同文化舞台的有效融合,在一些特殊的表演场所中,可以展示民间舞蹈内容,注重现代文化与民族性的融合,这样才能满足民间舞蹈在当前环境下的发展条件[4]。这些是目前人们在保护非遗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应方式,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的相关舞蹈为例,相关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舞蹈状况进行统计,从而选择不同的保护措施。在保护期间,要重视民间舞蹈的不同特点,联系时代的发展背景,对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内容进行整合与分析,这样才能展示出较多的时代感,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非遗传统民间舞蹈想要在新时代下做到全面保护与发展,相关人员要注重当前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水平。此外,相关人员保护与发展非遗传统民间舞蹈时,要注重时代的发展变化,对民间舞蹈实现二次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保证非遗传统民间舞蹈可以做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旭东.浅析非遗传统舞蹈艺术表演的传承与发展[J].明日风尚,2022(15):41-44.

[2]胡舒.对非遗舞蹈文化进高校传承的思考探索[J].尚舞,2022(15):117-119.

[3]李瑶钿.非遗视野下的湖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研究[J].文化学刊,2022(07):18-20.

[4]朴永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传承人为例[J].舞蹈,2022(04):44-48.

姓名:赵滢滢,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9.1003,籍贯:黑龙江省绥化市,学历:本科,专业岗位:艺术,技术职称:三级演员,单位:黑龙江省庆安县文化馆,邮编: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