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施玲利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兴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  226300

摘要: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教学工作的进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数学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大幅的提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教学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既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课,又能够使数学思维得到适当的锻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

新课改带来的影响是多个方面的,特别是对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之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让自己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促进者课下的朋友,只有扮演好多种角色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能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但是从当前阶段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课堂问题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对于问题的质量没有进行科学的把控,使得提出的问题过多、过于琐碎,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并且大多数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不在意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让学生掌握问题的结果,导致问题的提出越来越趋于形式,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这些都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要能够深刻的认识到问题教学的价值,从而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原则

(一)课堂提问与有效提问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一般都是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师通过问题来与学生之间进行言语以及情感上的互动,从课堂提问的功能和内容进行分析的话,课堂提问是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的,具体内容如下:(1)为了使课堂提问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课堂提问需要考虑到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例如对于部分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来说,就需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来回答问题;(2)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因此对于问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问题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特殊性下,教师在制定并提出问题时,要能够保证能够通过问题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最后就是要保证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原则

(1)针对性原则。为了达到问题教学的目的,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

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意义,要防止问题的提出过于的形式化。教师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学习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检验,要是想要通过问题来导入新的知识点;其次就是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既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也不能过于难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2)科学性原则。在科学性原则的要求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够凸显出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想达到科学性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对课本教材有着足够的熟悉,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也有着充分的认识;(3)启发性原则。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判标准就是学生是否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了相关知识,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理解知识点,从而能够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设计,要使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坚持设问层次性需求,形成课堂问题串

对于小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是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成熟,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小学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考虑到学生思维上存在的变化,在进行教学设问时,要能够始终遵循层次性的基本原则,要能够按照循序渐进的次序由低水平的认知向着高水平认知的方向转变,同时要能够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堂问题串的创建,从而能够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知识点时,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就能够注意到问题的层次性,可以先提出问题:“圆的周长是怎么测量的?”,同时教师可以举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例子,来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思考问题的阶段。

(二)秉持设问开放性需求,培育创新思维

在当前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的开放学生的思维,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制定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思维得到开拓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例如在对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科学的问题情境:一个一立方分米的正方形盒子能够放下多少一立方厘米的正方形盒子呢?该问题通过相关情境的构造,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会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三)贯彻设问反馈性需求,形成有效交互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花费较多的心思在问题的设定上,由于过于重视问题本身,就会导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问题反馈性的建设。所谓问题反馈性需求,指的就是要能够结合学生针对问题思考的反馈,来灵活的设置更多的关联系问题,从而能够一步步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能够更加顺利的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如果缺乏对反馈性需求的贯彻,就容易出现教师在教,而学生始终难以融入到教学所营造的问题氛围和情境中去,进而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设问反馈性原则,教师要能够给予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足够的重视:(1)要尽可能的提高设问的逻辑性,如果存在表达不清楚的问题的话,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反馈失真,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问题的陈述方式;(2)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反馈,要结合回答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与引导,在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并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问题式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引导效果,科学合适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必须要给予问题的设置足够的重视,要在掌握课堂提问要点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改进,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巧玲.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 12(3):1.

[2]褚夫刚.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策略的研究[J]. 祖国, 2018(4):1.

[3]樊有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 学周刊旬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