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蓝湖郡小学
摘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提升,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向生活化转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具体步骤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本文对“生活即教育”思想下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需求与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对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引言:将美术艺术教学生活化植入教育环境中至关重要,学校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建设,对于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重要,但现阶段在"生活即教育"的思维下,学校美术教育生的活化策略研究还相对较少,根据该问题状况展开建议并优化对策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意义。
一、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面临挑战分析
经分析后发现,小学美术教学中兴趣引导及调动较为不足,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形式化、应付性。首先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僵化,课堂教学多说教形式、填鸭方式,按照课本流程进行讲述式进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对象,“对立化”教学方法及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自主认知思维形成,影响审美感提升及生活探究能力塑造。虽然小学教育中多为按照素质教育模式实施,但其内在核心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全面开展科学核心素养锻造及能力培养,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对学生综合素养、核心能力进行考虑,生活化教学多为片面性、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生活化引导。同时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思想及教学理念较为滞后,生活化教育方法与模式创新不足,都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与生活化思维形成。所以,强化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创新生活化模式尤为关键。
二、“生活即教育”思想下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提高审美能力,探究事物本质
小学生多对生活审美及事物本质存在严重误差感,无法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合理判断,在实际美术学习中多为应付性、形式化,教师在实际指导及教学中也无法将生活元素、审美要点进行科学诠释,填鸭式教学情况严重,不利于学生对生活美、自然美的发现领悟。因此通过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生活化开展,让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进行发现,并通过美术学习、图画勾勒等方式,将心中的生活美给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太阳光辉的美、月亮皎洁的美、工人生产劳动美、志愿者勇敢逆行的美、高山流水静与动结合的美。同时,从事物本质探究层面分析,全面开展美术教学生活化对提升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意义重大,任何事物都会在生活中体现其本质,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生活事物本质的概念化、审美化及探索性,加强美术教学生活化,让学生通过生活写生及事物观察,培养启蒙阶段的事物本质探究能力,为后期能力提升及素养锻造打下基础。
(二)加强兴趣引导,诠释美术快乐
教师应转换课堂关系,把学生视为课堂主体,自己是课堂引导者,而并非主导者,将生活与教学进行融合,二者融合的切入点为"兴趣"。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及形式,对传统美术内容进行包装升级,如利用多媒体形式让美术内容转变为"动画",通过动画形式让学生更为深入的掌握美术知识,其中对颜色搭配与选择会更为直观立体,规避传统的说教形式,极大提升学习兴趣。
如通过生活发现、生活领悟的任务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学生会说“小树是绿色的”“土地是黄色的”“家里的电器方方、圆圆的”,这些美术绘画中的颜色、形状等概念植入都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次教师可通过课后活动,组建美术实践小组,让学生到小公园、小操场中去,让其融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待回到课堂中教师可问“你们都说说在大自然中都发现了什么”,同学一一进行回答,实现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转型。
(三)提升美术学科素养,培养艺术才能
小学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是基于学习本质、生活环境的融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才能,提高享受学习体验,不再将学习当成任务来进行实现。老师在教学中需从陶行知教学思想出发,把生活实践和科学教育加以结合,培育孩子的审美意识、创造力、探索意识、思考能力等,如组织开展生活写生活动,让学生融入到自然生活中去,在写生过程中教师主要对学生审美认知、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美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享受快乐的重要部分。如教师让学生对草丛进行观察,对"小草"的绿色、纤细及随风飘动进行美感诠释,让小学生脑海中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生活向往,在绘画中学生会更为深刻的对其进行感悟。另外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中需从人的层面入手,只有人的教育思想及认知思维进行转变,才能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因此将教育主导者、教学组织者作为美术教学改革重点尤为关键,强化美术教学教师的岗位素养、教育精神,通过组织活动及思想培训等,让教师明白"传道授业"的重要性,将日后美术人才培养重要性、意义性给予诠释。
(四)丰富学生知识面,锻炼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中资源利用十分关键,经分析后发现,小学美术课本内容资源有限,很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学生、资源利用的作用,因此通过美术教学生活化可让拓展学生知识层面,将生活中的丰富资源进行嵌入,让美术教学更为趣味、丰富,学生在学习中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固定形态。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也具有促进作用,实践能力是体现学生对美术知识、要领技巧的重要体现,让学生融合到生活当中对各种元素、资源进行探索分析,并配合课堂教学,会快速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画一幅生活中你认为最美的画幅”,学生会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发现资源、探索元素,将画幅内容进行明确,并绘画出心中最美的画幅,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强化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都非常关键。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生活即教育”思想下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分析,系统全面对“生活即教育”思想植入美术教学的方法进行阐明,对提升小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尤为关键,本次研究主要包括美术灵感及形式来源于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及事物本质探究、丰富学生知识面锻炼实践能力、加强兴趣引导诠释美术快乐、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为日后相关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璟涵.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00(022):174-175.
[2]孙兰洁.“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美术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50-51.
[3]文娉.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