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慈云中医院 515200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小儿肠套叠肠管复位与开腹肠管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第一诊断为小儿肠套叠,并且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共计65例,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34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31例),总结患儿的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过程中,相比于开腹肠管复位,腹腔镜下肠管复位术后切口感染少,患儿恢复时间短,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
急性肠套叠是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可伴有便血、呕吐,重症者可出现休克症状,查体常于右下腹扪及腊肠样包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重症及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儿常需手术治疗[1]。随着腹腔镜的广泛使用,小儿外科手术也趋向于使用腹腔镜等微创方式进行。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小儿肠套叠肠管复位与开腹肠管复位的疗效,发现相比于开腹肠管复位,腹腔镜下肠管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患儿恢复时间短,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并且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共计65例,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35例,其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1.1岁至2.6岁,平均年龄1.9岁),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31例,其中女性16例,男性15例,年龄1.1岁至2.7岁,平均年龄1.9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第一,第一诊断为急性原发性肠套叠;第二,发病时间小于48小时且非手术治疗失败,或发病时间48-72小时不宜非手术治疗的患儿。
排除标准:第一,伴有心、肺等严重疾病;第二,伴有精神萎靡、高热、肠穿孔、肠坏死、休克等[2];第三,行肠切除、吻合术[2];第四,腹腔镜中转开腹。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开腹肠管复位手术,全麻后取脐下横切口,遂层进腹,挤压复位套叠之肠管,确认无肠管穿孔及坏死后,将回肠末端5cm肠壁浆肌层与盲肠壁浆肌层间断缝合,视阑尾水肿情况选择是否切除阑尾,遂层关腹[3]。
观察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腹肠管复位手术,术前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全麻,创建气腹,压力8mmHg,无损伤钳挤压复位肠管,确认无肠管穿孔及坏死后,将回肠末端5cm肠壁浆肌层与盲肠壁浆肌层间断缝合,视阑尾水肿情况选择是否切除阑尾,排尽气腹,遂层关腹[3]。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定义是术后至第一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所间隔的时间,术后住院日的定义是术后至出院所间隔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疝。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提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更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日(±s)
项目 | 对照组(n=31) | 观察组(n=34) | t值 | P值 |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 33.13±2.73 | 24.38±3.23 | 11.74 | 0.001 |
术后住院时间(d) | 6.87±0.72 | 5.35±0.60 | 9.30 | 0.001 |
2.2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口疝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n)
并发症 | 对照组(n=31) | 观察组(n=34) | P值 | ||
例数 | 发生率(%) | 例数 | 发生率(%) | ||
切口感染 | 4 | 12.90 | 0 | 0.00 | 0.046 |
切口疝 | 1 | 3.22 | 0 | 0.00 | 0.477 |
3讨论
急性原发性肠套叠是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常见于2岁以下幼儿,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可伴有便血、呕吐,重症者可出现休克症状,查体常于右下腹扪及腊肠样包块[4]。对于发病时间小于48小时的小儿急性原发性肠套叠,治疗方式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通常采取的方法有空气灌肠复位、水压灌肠复位等。对于病程大于48小时,或者非手术治疗没有成功,以及出现高热、休克等重症症状,或者考虑出现肠穿孔的患儿,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传统开腹手法复位肠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肠管复位也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开展。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明显缩小了手术切口,并且能够对腹腔进行较全面的探查[5],在患儿的恢复阶段也能明显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 本次研究着重对比两种术式的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口疝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治疗方案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缩短患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能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微创的优势,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有利原则,值得广泛推广以及使用。
参考文献:
[1]余溪洋.经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9(11).
[2]徐建兵,黄秀明,钟斌,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水压灌肠复位失败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J].2021(2019-6):901-903.
[3]陈波,张亦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09(031):74-75.
[4]沈刚,李功俊,周立军,等.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0(4):325-328.
[5]万成亮,海波,白强,等.小儿肠套叠经腹腔镜下空气灌肠辅助复位与开腹手术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9(7).
[6]刘虹辰.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应激反应、血清NO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19).傅晓静(****.*),女 汉族 ****,**,***,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