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分析及教育对策

肖霞

万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江西吉安343800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分析研究特殊教育,并对特殊教育工作实施中的科学、有效策略进行强调,这对于发展特殊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效果有积极作用。就目前的实践来看,特殊教育面对的学生是“特殊”的,而且这些“特殊”的学生其存在的心理障碍是不同的。面对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要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文章分析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对特殊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和讨论,目的是要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特殊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特殊学生教育是现阶段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特殊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存在着“独特性”。结合目前的特殊教育实践做分析可知要想保障教育的实际效果,需要对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即要在明确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并落实教育策略,这样,特殊教育的实际效果会更加的突出。简单来讲,虽然特殊教育中所有的学生都称之为“特殊”学生,但是他们的心理障碍表现却是完全不同的,且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基于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教育对策的利用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特殊学生心理障碍表现与危害

就心理障碍这个概念来看,其指的是受特殊的外界条件影响,在头脑中形成的认识上的偏异,这种偏异会对道德要求的正确理解产生阻碍,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这种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格、兴趣、信念等均会发生显著的变化[1]。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心理障碍的表现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自卑冷漠型。这种类型的孩子,显著特点是自卑心理非常严重,其会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的孩子,所以在社交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敏感、自卑的情绪出现,久而久之会不愿意社交。这种心理障碍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这些孩子大都缺乏理想、目标迷茫。

第二类是自私孤僻型。这个类型的孩子自私心特别严重,凡是只会考虑自己,很少会顾及他人。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人都是自私的,关爱别人是理想主义,只有爱自己才是最实际的,最现实的。这种心理障碍类型的孩子,性格比较的孤僻,对集体生活不感兴趣,所以其人际关系不良。

第三类是胆小怯懦型。这类心理障碍的孩子具有比较中的恐惧心理,他们胆小怕事,缺乏进取心,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帮助。

第四类是烦躁焦虑型。这种心理障碍类型的孩子不安心理比较重,非常容易情绪化。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的易怒易乐,情绪多变,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时常会发生自己驾驭不了自己的情绪,导致情绪失控等问题。

以上4类心理障碍是目前特殊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障碍的清理,其危害是巨大的。比如拥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其会对生活失去目标和方向,会对未来丧失信心,非常容易发生信任危机[2]。再者,自私心理严重的孩子如果任由其发展,其会出现说谎、贪婪等不良行为,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走上抢劫、盗窃等犯罪之路。总的来讲,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对教育有显著的影响,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也有显著的影响。为了对特殊学生形成良好引导,在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

二、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在教育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基于特殊学生的具体问题展开教育工作,需要对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做分析。在明确了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对策的设计与实施,最终的教育工作实效才会更加的显著。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来看,导致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样的,以下是具体的阐述。

第一是家庭教育环境。家庭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家庭成员的文化、性格、嗜好以及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如果一个家庭处在民主气氛下,那么孩子的思想、情感以及爱好等均会得到尊重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平等,因此孩子的性格会比较的活泼[3]。如果家庭关系比较紧张,家庭成员之间是吵架或者是打架,那么孩子会成为家庭成员的出气筒。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整天担惊受怕,所以其非常容易出现一些怪癖。总的来讲,家庭环境是导致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针对学生组织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积极强调家庭环境的改善。

第二是社会环境。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孩子可以离开家庭但是离不开社会,而且社会环境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生活在特殊困难家庭的孩子非常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援助,而且社会的关爱和援助会激发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养成,会让孩子的心理发育更加的健康[4]。反之,如果社会对特殊家庭的子女存在歧视、冷漠,那么原本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会再次受伤,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心灰意冷,对社会失去信心,对未来也会失去信心。在心灵扭曲的影响下,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对社会具有危害的个体。

第三是自身因素。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除了家庭和社会因素外,自身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从主观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产生与自身的判断能力、抑制力以及调节力等有重要关系[5]。由于知识的缺乏和自身发育不够成熟等因素影响,学生对外界不良影响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较弱,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比较差,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弱,且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难以将自己从“苦闷”的情绪当中解脱出来。总的来讲,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与自身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针对特殊学生组织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情绪引导。

三、基于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

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对教育工作产生的严重影响,所以在实践中,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需要立足于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并实施教育对策。结合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了缓解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也为了提高教育实效,需要在教育中强调如下工作。

(一)重视和谐成长环境的营造

特殊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成长环境有显著的关系,所以为在实践中需要基于环境和心理发育的具体影响对特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营造,这样,不良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会减弱,相应的,学生心理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就环境塑造来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是创建优良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特殊学生教育实践中,老师们需要明确家庭环境的重要影响力,同时需要通过沟通或者是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的家长们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6]。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之后,其会对自己的行为等进行改善。老师可以通过沟通与家长们交流心得,给家长们传授塑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家长们能够基于老师的建议构造出更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温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可以被一点点改正,其能够感知到家庭的爱与温暖。在长时间的家庭温暖影响下,孩子们的性格会更加的开朗,心理障碍表现会明显减弱。

第二是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就目前的社会环境创建来看,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学校、老师以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传统媒体或者是新媒体积极的发布“关爱特殊学生”等主题的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特殊学生”的不易,进而改变对“特殊学生”的基本看法[7]。当社会大众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特殊学生的时候,特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受到的歧视会明显减少。社会歧视少,外界因素对孩子心理的刺激也会减少,这样,障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

第三是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学校的氛围和谐会让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减少。就良好校园环境的创设来看,主要做好如下工作:1)做好和谐待人、平等待人的宣传,让和谐、友爱、平等、团结、互助等理念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孩子们差别看待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会逐渐的减弱,校园整体相处会更加的和谐[8]。2)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活动引导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来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从而让孩子真正的践行平等理念,这样,校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针对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展开教育工作的时候,为了让教育工作的设计效果更加的突出,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目前的教育实践做分析,学校需要重视心理健康课,要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当中,向学生讲述更多专业的心理科学知识,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所了解。同时老师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心理调节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减少和规避心理疾病的形成。再者,对任课教师需要进行心理健康培训,要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育实践中,老师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来明确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引导的关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于语文学科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引导,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效果会更加突出,最终的教育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除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还需要构建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是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的地方。基于心理辅导的实际需要,在咨询室布置的时候需要向温馨、和谐的方向靠拢,要让咨询室有家的感觉。这样,学生走入咨询室后能够完全的放松,其心理压力可以自由的释放[9]。另外,在心理咨询室中还需要布置一些能够让学生宣泄情绪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利用会让学生的不良情绪获得宣泄,这对于排除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

(三)用心教育,强调关怀

    在特殊学生心理障碍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需要强调教育的“用心”,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构建成为了目前老师们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新的教学理念来看,老师与学生需要构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关系,也就是说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具有平等性,在平等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充分的给予学生尊重,而且对学生的想法、行为要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同样,学生转变观念,以更加平等的视角与老师进行对话,其可以与老师建立朋友关系

[10]。随着了解的加深,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无所保留。基于这样的情况,老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了解其顾虑和担忧。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老师在教育、生活中给予学生真切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学生会获得心理慰藉,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会明显减弱。简言之,通过用心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关怀,让学生感知爱和温暖,其心理障碍问题会获得有效解决,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特殊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不仅对特殊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显著影响,也对特殊学生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基于特殊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考虑,要积极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文章对特殊学生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同时讨论基于心理障碍的教育策略,目的是要指导实践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静漪.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思考——评《特殊教育课程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9):65.

[2]王善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与经验[J].中小学校长,2022(10):28-31.

[3]王浩宇,马治国.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伦理教育:价值、困境及纾解[J].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0):107-110.

[4]候双婷,王艳梅.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调查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9):54-57.

[5].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J].现代特殊教育,2022(17):4-7.

[6]何燕春.特殊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6):123-126.

[7]邓猛,张玲,张瑶.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与方向[J].中国特殊教育,2022(08):3-10.

[8]穆艳玲,郭楠,张俊玲.ICT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现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36(03):88-92.

[9]刘全礼.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及改革建议[J].教师教育学报,2022,9(04):85-93.

[10]谢国万.特殊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J].天津教育,2021(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