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5
摘 要:近些年来高校中频频出现PUA(“Pick-up Artist”的简称,直译过来为“搭讪艺术家”、“撩妹达人”)案例,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比PUA更可怕的是在亲密关系中PUA的拓展应用——煤气灯效应。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和成长成才的助力者,针对学生因煤气灯效应而形成的自卑、自我怀疑等心理,运用心理治疗模式深入学生精神世界,重塑个人认知,树立正确爱情观,找回真正自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煤气灯效应;叙事绘画治疗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gaslight effect; narrative painting therapy
一、研究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根据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要落实2017年12月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等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切实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质量提升体系”,注重遵循思政工作和教书育人规律,聚焦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特征,推动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协同协作、互联互通,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
新时代“00后”大学生,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着鲜明的时代进步特征,思想行为呈现奋发进取的良好态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他们有着不以物质为主要参考标准,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实现的个性化价值追求;有着热衷于“二次元”文化、游戏、交友、自拍、动漫、数码,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的个性化兴趣爱好;网络流行语常见诸其日常话语体系,喜爱“以图传意”“表情包表达”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同时,特么相比于“90”、“95”后的大学生呈现出新的发展需求:一是他们渴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多样的展示平台,主动寻求各类资源支持自己的成长目标;拥有更多特长和爱好,敢于在不同平台表现自己;对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有更大需求;二是期待更好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更加关注食堂、宿舍、图书馆等日常生活场地的条件和设施,依托网络平台和文体活动等资源追求内心世界的满足,自我意识较强,对自己的喜好有执着的坚持;三是习惯平等的交流沟通和直接的诉求表达,相较于“填鸭式”的说教,他们更喜欢换位思考的亲切沟通,更喜欢在动手实践和朋辈教育中收获成长,更敢于说“不”,敢于对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案例干预
“煤气灯效应”一词来源于1940年的黑色悬疑电影《Gaslight(煤气灯)》,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在2007年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一书。煤气灯效应操纵者通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而进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脑,又被称为认知否定。它是一种“慢性心理中毒”,操纵者利用受害者内心深处对被理解、被欣赏和被爱的渴望,长期蓄意、有目的地对被害者进行精神打压和精神控制”,有意无意地将虚假、片面或带有欺骗性的言语灌输给受害者,扭曲受害者自己的认知,长此以往,受害者便会产生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对自己的心理能力失去信心并发展出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感,操纵者便趁机以爱之名对其进行思想操控和情感绑架,使其不断地否定并改变自我去迎合对方,主动将对方不合理的言行合理化,在任何时候、任何事物上都唯操纵者的命令是从,一步步失去自主意识和思想,心理出现压抑、焦躁、抑郁的状况。一旦亲密关系破裂,将会对身边任何一个异性都抱有极大的排斥、怀疑心理,不再相信亲密关系,甚至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为了挽回对方做出自伤、自杀的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其是一种“慢性心理中毒”,非常隐蔽,很多人深陷其中并不自知,更无法自拔。煤气灯操纵者和被操纵者并没有性别限定,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中都可能出现,比如与朋友、家人、上司、同事的交往中等等[1]。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若将人际交往看做一场社会交换,当发觉双方资源结构和总量差距较大时,低交换地位者往往会通过尊敬或服从作为报酬以获得交换的权利,高交换地位者趁机对低交换地位者进行精神控制和情感绑架[2],而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认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们会根据这面“镜子”做出相应的改进以达到与别人的评价协调一致[3]。另外,由于煤气灯效应操纵者高光人设都具有特定指向,所以被操纵者在晕轮作用的光环下,很容易放松警惕甚至自动合理化疑点,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总感觉是自己配不上对方,操纵者也经常会以此来对其洗脑“我都已经这么惨了,你作为男友不满足我的要求就是不爱我”、“我长得这么漂亮,追我的人那么多,我能够选择你这么一个长相平平的人,已经是你最大的幸运了”、“你要是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俩就分手”,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被削弱,为了保持稳定的亲密关系,达到对方心目中“完美男友”、“完美女友”的形象不断改变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在日渐的精神打压和情感绑架中心理渐趋不安和自卑,陷入“自尊摧毁陷阱”和“情感虐待陷阱”中无法挣脱,只能选择甘心被操纵,沦为感情中的附属品。
新时代的大学生很容易因没有恰当、及时地调整自己与恋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地位不对等,进一步产生自我价值感低下、行为出轨等一系列偏差行为的问题。问题关键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辨识亲密关系中的煤气灯效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建立自信、明确底线,重新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发现自身的优点,勇敢做更好的自己,从而避免悲剧事件的再次发生。辅导员要秉承着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助人自助”基本理念,应用叙事绘画心理学治疗模式帮助其重构自我认知,建立支持系统,给予积极关注,走出情感操纵陷阱。
(一)望闻问切,重塑认知
运用叙事绘画治疗,让学生与自己对话,通过绘画房树人以及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帮他感受自己的情绪,感受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同时为其普及煤气灯效应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煤气灯效应的危害及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扮演了被操纵的角色,再通过反应感受、权力分析、提问面质的方式让其检查自我感受、重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肯定,反思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观念,改变对自己消极的评价,学会悦纳自己和关注自己的感受,学习积极和发展性的心理、行为以及社会性应对策略,以此来对抗和消解煤气灯效应的操纵[4]。
同时,运用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爱”的理论使其明白,爱是一种积极的内在驱动力以及情感的相连状态[5],成熟的爱应该是在爱对方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自由发展,让其意识到自己这种煤气灯效应下的爱情是无法长久持续下去的,认清在这段关系中,他将操纵者过度理想化,一直觉得是对方太过完美自己配不上对方,并试图通过毫无保留的付出获得认可,在对方的爱情陷阱中一步步失去了理智,丧失了自我,丢掉了原则。面对煤气灯效应的情感操纵,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白在爱情中要增强自我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尊感,爱情并不是靠通过毫无底线的纵容、趋同对方的言行得到。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全面发展提升自己,在自我肯定基础上,通过更为积极的自我行为管理策略,如开展自我时间管理、自我学习管理、自我社交管理以及自我心灵管理等来促进偏差行为的改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6]。
(二)家校合作,协同育人
根据教育部在2015年10月发布的《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内容,“家庭教育在人格塑造、价值观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7],故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负有主体责任。联系家长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通过普及煤气灯效应的相关知识让家长理解煤气灯效应的影响和危害,与家长协同教育帮助学生早日走出情感陷阱。也正是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致使学生出现了行为上的偏差,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恋爱关系中,家长在忙于工作力争为学生提供优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引导家长不断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增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和沟通。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家访,加强家校互动,增强彼此的理解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温暖。
(三)朋辈支持,温情关怀
鼓励学生积极扩展丰富自己的朋友圈,扩充自己的评价体系,多听听老师、家人、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不断更正之前对方灌输的“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你就是个废物”、“你的想法和感受都不重要,你都是错的”等各种消极、错误思想和认知,安排同宿舍同班同学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立班级互助小组,协助学生宣泄因情感带来的负面情绪、缓解身心压力,在朋辈的相互支持与帮助中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开展班会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应对感情中的煤气灯效应”,普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在全校加强对心理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实现“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建立[8],引导学生有效辨识煤气灯效应,为实现良好的育人环境创造条件,同时激励学生与同学们一起参加班级活动和组建团队参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让其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也重新燃起学习的动力。
三、思考与剖析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并不否认亲密关系中的煤气灯效应操控者也可能是男性,亲密关系暴力行为甚至也可以在同性伴侣之间发生,它也不仅仅只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亲密关系,也有可能是职场甚至陌生人之间,尤其近年来“职场PUA”、“杀猪盘”等这样的词语一度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是操控者、受害者、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原因,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
根据罗宾·斯特恩在《煤气灯效应》一书中的描述,“煤气灯效应操纵流行起来的原因有三,一是女性角色变革时的一些女性主动地重调程序扮演小鸟依人的角色;二是遍地的个人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使得人们往往只能依赖单一的关系——伴侣、密友或者某位家庭成员;三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被无数强大的指令狂轰滥炸,这些指令要求人们无视自己的感受,将当下的市场主推需求和观点看成自己的需求和观点[9],煤气灯效应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结合当下国内的社会现实,笔者认为,煤气灯操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内对于煤气灯效应的关注和对于煤气灯效应的相关知识普及不够,性教育基础的薄弱以及亲密关系教育的滞后,再加上煤气灯效应的隐蔽性使得很多被操纵者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二是传统的人口结构以及人口性别的失衡为煤气灯效应的滋生提供了社会土壤,男多女少的现实使得婚恋市场中存在明显的“阶梯效应”[10],再加上网络上各种自诩为情感专家、心理大师的不当、偏激感情观的大肆宣扬使得现实中不少的男性或者女性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存在认知偏差,以至于在亲密关系中扮演操纵或者被操纵的角色;三是在多元化、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青年的信仰泛娱乐化和庸俗化趋势使得崇高感渐趋失落,个体感受性随之不断下降[11]。
原因清楚后,如何摆脱煤气灯效应的槽中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社会层面,社会各界要引起对煤气灯效应的重视和研究,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普及煤气灯效应的相关知识,促进被操纵者的意识觉醒,促使受害者敢于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我国在针对PUA、煤气灯效应等行为的法律规制模式还存在不足;学校层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建立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机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优势,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学生层面,要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坦然面对外界的评价;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扩充自我的评价体系,接受多维度的思想,避免将个人情感全部寄托在单一的亲密关系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三观和婚恋观,要有独立的人格,作为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思想品质,不被病态的情感陷阱所构陷,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并且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四、经验与启示
煤气灯效应作为一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现象,在被当成警钟敲响时,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北大包某事件,人们除了选择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方式,当代青年更应该保持对自己情感的高度敏感性,基于对该现象的理解后转向对亲密关系的思考中。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的成型阶段,对不良事物的辨别和处理缺乏经验,需要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才能进一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尽早的介入其中,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并恰当处理亲密关系中的煤气灯效应,在保证个人独立性与自由发展的同时,平等真诚地与人交际,建立健康、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要把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其共情。同时,我们还要用实际行动做学生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一案例中,辅导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密性、个别化原则,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因材施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重构个人认知、建立支持系统、挖掘学生潜能、制定行动方案,一步步引导学生摆脱煤气灯效应下的爱情陷阱,并为学生普及应对煤气灯效应的经验方法,以便学生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恰当合理地处理,不被操纵以致丧失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昕怡,薛兵,煤气灯效应话语中的不礼貌策略:表现与功能[J],东北亚外语论坛,2021.12.
[2]肖丽萍,社会交换论视角下不良PUA交往过程分析,法制与社会,2020(29).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2020.01.
[4][10][11]刘斌志,何冰冰,主体性视域下青少年不良PUA的操控机制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青年发展论坛,2020.11.
[5] [6]张平平,余晓燕,由"不自爱"引发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和干预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4.
[7]教育部,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基〔2015〕10号.
[8]朱可涵,由友情"PUA"引发心理危机的处理与分析 ——辅导员工作案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08.
[9]罗宾·斯特恩,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拜托他人对你生活的隐形控制[D],中信出版集团,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