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麻醉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剖宫产麻醉的临床分析

廉江斌

古交西山医院,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030200

摘要:剖宫产,又称剖腹产,是外科手术的一种。是指用手术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婴儿。异常分娩或高危妊娠多使用这种方法,用于挽救孕产妇和新产儿生命。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使二胎和高龄产妇逐年上升,剖宫产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手术时间逐渐缩短,对于麻醉的方式及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确保母婴安全下,使产妇顺利完成手术,选择何种麻醉并确保有效麻醉显尤为重要。本文正基于此,回顾分析在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间行剖宫产152例产妇的资料与手术麻醉的选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间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52,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9)岁;体重54.3-103Kg;孕周37.9~40.1周,平均孕周(38.5±1.7)。

2. 麻醉方法

  2.1 硬膜外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的麻醉目前在国内仍多以硬膜外阻滞麻醉为首选。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镇痛效果好,麻醉平面和血压控制较容易,对母婴影响小;缺点为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麻醉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有无过敏史、凝血机制异常及内科合并症等因素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麻醉阻滞范围要求上界达T4平面,下界包括S1~S5脊神经完全阻滞,方可获得较好的腹壁肌肉松弛,且对孕妇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比较小。穿刺点为L1~2或L2~3间隙,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入3 cm。由于孕妇循环血量增多,下腔静脉受增大的子宫压迫,致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静脉丛怒张,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较高,故硬膜外置管后要注意回抽,防止局麻药注入血管发生毒性反应。常用麻醉药为1.5%或2%利多卡因(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起效更快)。布比卡因由于其心脏毒性较强,且发生局麻药心脏毒性反应后难以复苏,故不建议用于剖宫产麻醉[1]。

  2.2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

  CSEA既有腰麻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又可按需经硬膜外导管补注局麻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因此近年来有成为剖宫产首选麻醉方法的趋势。

  CSEA采用联合穿刺针,由17号硬膜外腔穿刺针与25号笔尖式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组成。一般选用L2~3间隙单点穿刺,也可选择L1~2硬膜外向头端置管后,再由L3~4行腰麻。需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者,最好选择两点穿刺,以免有术后镇痛药逸入蛛网膜下腔之虑。硬膜外穿刺判断硬膜外针到达硬膜外腔后,取腰穿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空心中,刺入蛛网膜下腔,回抽有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局麻药液。取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蛛网膜下腔阻滞常用麻醉药为布比卡因5~10 mg或丁卡因(地卡因)8~10 mg,轻比重或重比重液均可。注入速度0.3~0.4 ml/s[2]。

  2.3 全身麻醉

  适用于精神高度紧张或合并精神病、腰椎疾病或穿刺部位感染的产妇。其主要缺点为产妇容易呕吐或反流而致误吸,甚至发生窒息,新生儿有呼吸循环抑制的危险,麻醉后并发症也较硬膜外阻滞多。因此,全麻一般只在硬膜外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有禁忌时方采用。

  术前对产妇进行认真的气道评估非常重要,如果估计气管插管有困难,应考虑施行清醒插管。产妇胃排空较正常群体延迟,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可考虑给予非特异性抗酸药。麻醉诱导可采用硫喷妥钠4 mg/kg或氯胺酮1~2 mg/kg,琥珀胆碱1~2 mg/kg静脉注射,施行快速诱导插管,继以吸入低浓度恩氟烷或异氟烷维持浅全麻至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可酌情加用芬太尼等麻醉性镇痛药,麻醉维持期肌松药可选用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

  2.4 局部浸润麻醉

  此法简单,快速,适用于母婴情况紧急、麻醉技术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缺点是肌松不良,镇痛效果不完善。中度妊高征、高血压产妇局麻药中毒发生率高,且疼痛刺激易诱发产妇抽搐,故应慎用此法。在剖宫娩出胎头后,可给产妇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哌替啶(度冷丁) [3]。

3.讨论

  3.1 剖宫产麻醉特点与要求

  剖宫产手术麻醉涉及到产妇和胎儿两个方面,因此麻醉的原则是既要保证有确切的麻醉效果,又要保证母婴的安全。有以下特点:①妊娠妇女全身各器官系统为适应分娩的需要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麻醉医生必须熟悉这些变化对麻醉的影响;②麻醉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埘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③妊娠妇女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时,进行剖宫产手术会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④有不少剖宫产手术是急诊手术,术前应充分做好麻醉和急救准备。

  3.2 孕妇的生理特点与麻醉的关系

  3.2.1 子宫

  子宫的增大致使腹腔内压增加,并导致脑脊液压力剧增。故孕妇腰麻时其椎管内的麻醉药液扩散迅速而广泛,麻醉平面的高度不易控制,有发生阻滞平面过高的危险。行硬膜外阻滞时,因静脉丛扩张而使硬膜外腔容积缩小,因此注入少量麻醉药即可获得较为广泛的阻滞范围,用药量可比非孕妇减少1/3。同时,穿刺时易损伤硬膜外腔内静脉丛而导致出血,置管时易误入血管[4]。

  3.2.2 呼吸系统

  增大的子宫使膈肌上升,膈肌活动受限,腹式呼吸减弱,通气量受到影响,孕妇借助胸式呼吸活动来增强代偿。因此,应严格控制麻醉平面的高度,重视呼吸的管理,维持通气量;同时,膈肌上升也压迫两肺,使呼吸储备和残气量下降,氧储备能力降低,麻醉期间持续吸氧至关重要。

  3.2.3 循环系统

  妊娠期循环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比平时增加30%~45%,母体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因此麻醉时应根据孕妇心脏功能控制输液的速度及量。妊娠末期,仰卧位时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椎管内麻醉及部分镇痛镇静药可抑制循环系统或阻滞交感神经,引起孕妇血压下降,使循环代偿能力降低,加重对子宫血流的影响,因此麻醉后仰卧位综合征更加明显。可采取左侧30°卧位或将子宫推向左侧,而避免采用仰卧位,直至手术开始。

4.总结

综上所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要保证母婴的安全的同时,又要保证麻醉的效果。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参考文献

[1]陆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5):56.

[2]安琴.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成效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9):25.

[3]苑玺,秦海鹏.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4):141.

[4]李浩,张玉涛.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