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位夹板与另三种方法对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 6

功能位夹板与另三种方法对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许争光,李萌,杨浩,杨晓勇,沈云峰,李晓松,李建飞,严加取,朱金富,尹家辉

玉溪市中医医院骨伤1科,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功能位夹板固定与其它三种固定方式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效果,证实功能位夹板固定优越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确诊为第五掌骨颈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功能位夹板外固定,并与同期该院进行石膏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的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其疗效差异。

结果: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定量对比掌指关节活动度范围、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总的失能指数(IA)、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功能位夹板固定优势明显。

结论:功能位夹板固定效果最佳,是一种实用、高效、价廉的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外固定器械,值得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of fixation, and to confirm the superiority of functional position splint fixation.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9 to June 2021 in the hospital diagnosed as the fif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 of 20 patients, the closed reduction functiona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and with the same time for plaster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micro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cruzi needle fixation fif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its efficac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 rate and total efficiency, but the advantages of range of motion, total active activity (TAM), total disability index (IA),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Functional position splint fixation is the best effective, which is a practical,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treatment for the fif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 关键词:掌骨颈骨折;功能;外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固定。

Key words: cervix metacarpal fracture, function, External fixation,internal fixation with miniature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ith kirschner pins,Plaster Fixation.

第五掌骨颈骨折,也称“拳击骨折”,约占手部骨折20%[1],多为握拳时掌骨头受到冲击的传达暴力所致,不稳定性类型居多。掌骨颈骨折大多首选保守疗法,对于第五掌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的方法已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市场没有良好的掌骨骨折外固定器材,普遍采用的石膏外固定满意度不高[2],青年人作为第五掌骨颈骨折的高发群体对功能和美观有更高的要求。故目前多数趋向于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钢板内固定等手术治疗[3-9],但到底哪种治疗方式最佳并未形成共识[10-11]。课题组研制了一款功能位掌骨夹板固定装置(专利申请号:201810937648.X),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将功能位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证实功能位夹板固定是一种实用、高效、价廉的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外固定器械,值得推广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至2021年间该院收治的明显移位的闭合性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的对象,其中给予闭合复位功能位夹板固定的20例患者为(A)组,全部随机选取,均签署有进入科研实验同意书,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再在该院同期符合入选条件的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中各随机抽取20例分别作为B组、C组、D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1.2纳入排除的标准

1.2.1纳入的标准:

1.诊断确认为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患者。

2.患者均是由外界的原因导致的第5掌骨颈骨折。

3.患者没有精神疾病能够正常的沟通交流以及没有器质性的病变的患者。

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5.患者的年龄在18到52岁之间。

1.2.2排除的标准:

1.患者局部皮肤破损严重者。

2.患者并发有血管神经损伤者。

3.患者患有严重的皮肤疾病者。

4.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

5.多处骨折者。

6.患者的临床的资料不完整者。

1.3夹板的设计

掌骨功能位夹板根据手部的特殊解剖形态设计,包括掌侧板和背侧板(见图1及其附属棉套和魔术贴扎带(见图2构成主板材质由可灵活塑型的铝板做基础,接触皮肤的一面有质地柔软对皮肤无刺激吸水性、散热性良好的衬垫,并在外表套上有一定弹性的外套。包括掌侧板2、背侧板1棉质外套3魔术贴扎带5,掌侧板2和背侧板1为厚1-2mm一体成型的可塑铝板,掌侧板2和背侧板1的一个面上粘有一层与其形状匹配的衬垫,并且掌侧板2和背侧板1的外表均套有棉质外套3,分别在掌侧板掌段、背侧板指段、背侧板腕段不接触皮肤侧的棉套上通过缝线4缝合横向的勾毛一体魔术贴扎带5

掌侧板包含掌面(201cdefg)及尺侧面(202abcg),fe长度3cm约为第2掌骨头至虎口距离,fg长度8cm约为第2掌骨桡侧至第五掌骨尺侧距离,ab长度6cm约为第五掌骨头至手腕距离,bc长度2cm约为第五掌骨高度,cd长度2cm约为大鱼际腕端至手掌尺侧缘距离,de线留出大鱼际活动空间;背侧夹板包含菱形腕面(102ABCF)及矩形掌指面(101CDEF),腕面(ABCF)及掌指面(CDEF)之间设计有15°尺偏角,背侧板宽度ED长度3cm约为相邻两掌骨间距离,EF长度17cm约为腕关节至指尖长度;BC长度4cm可适当限制腕关节活动,又不至于太过不适;因铝板的可塑性,可根据个人掌骨、指骨的长短灵活选择折弯位置,固定掌指关节于屈曲45°、近节指间关节屈曲60°、腕背伸30°的功能位。

1本设计所述掌侧板和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本设计所述弹性外套和魔术贴扎带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背侧板,101-掌指板,102-腕面板,2-掌侧板,201-侧面板,202-面板,3棉质外套,4-缝线5-魔术贴扎带。

1.4 治疗方案

1.4.1 闭合复位功能位夹板固定(A组)。

闭合手法整复纠正骨折端移位取上述特制掌骨骨折夹板,根据患者的掌骨和近节指骨长度,选定背侧板腕关节、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折弯处,用胶把钳将掌腕分界处背伸30°、掌指关节屈曲45°、近节指间关节屈曲60°药纱折成固定垫,置于背侧骨折端顶点,将背侧板置于患手背侧压住固定垫,把上腕段和近节指骨端的魔术贴扎带将手腕和手指固定在背侧板上,将掌侧板放在掌侧,通过掌侧板上的魔术贴扎带与背侧板固定在一起。隔日调整夹板,更换药纱压垫,持续4。夹板固定后即行未固定关节功能锻炼,去夹板后逐步行固定关节功能锻炼。

图3为患手功能位夹板固定后正侧斜位DR片

功能位夹板固定

图4为患手功能位夹板固定后实图

功能位夹板固定实图

1.4.2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B

闭合手法整复纠正骨折端移位活血消肿药纱外敷于骨折处皮肤,取高分子石膏夹板固定,隔日更换药纱,持续4。石膏固定后即行未固定关节功能锻炼,去石膏后逐步行固定关节功能锻炼。

图5为患手石膏固定后正侧斜位DR片

微信图片_20200614191646

1.4.3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C组):

患者在臂丛麻醉,选择掌背外侧入路方式,保护指伸肌腱及血管、神经,将关节囊完整切开,清理并复位骨折端,将微型钢板置入骨折端背侧依次钻孔后螺钉固定,将周围筋膜覆盖接骨板表面,理顺指伸肌腱,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换药及活血消肿镇痛等对症治疗,逐步行相关关节功能锻炼。

图6为患手微型髁钢板内固定术后正侧位DR片

微型钢板侧位微型钢板正位

1.4.4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D组):

患者在臂丛麻醉,选择掌背外侧入路方式,保护指伸肌腱及血管、神经,将关节囊完整切开,清理并复位骨折端,将直径1.2mm克氏针2枚经皮交叉固定理顺指伸肌腱,逐层缝合切口,折弯克氏针尾部以防克氏针滑入皮内术后换药及活血消肿镇痛等对症治疗,逐步行相关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6周门诊拔出克氏针。

图7为患手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正侧位DR片

克氏针克氏针侧位

1.5疗程:

所有病例均治疗6周,所有的患者都获得了随访,随访的时间为312个月,平均在(5.5±2.31)个月,最后统计分析疗效。

1.6观察指标:

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 TAM)采用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系统评定方法,即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之和,即:TAM=(MP+PIP+DIP)—(MP+PIP+DIP)。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远侧指间关节(DIP)。

总的失能指数IA采用《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于1989年12月9~12日广州西樵山讨论通过的“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推荐的评定方法,M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总的失能指数IA,即IA=IE+IF,IE是V伸(实测得最小背伸角度)的实际功能;IF是V屈(实测最大屈曲角度)的实际功能。

图8为MP关节功能(包括过伸位)损害百分率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观察不良反应或未预料到的副反应。

病人满意度分不满意、满意、很满意三级。

1.7疗效判断标准[12]

有效的是患者的骨折部位的愈合没有疼痛以及不适的感觉;显效的是患者的骨折的部位已经基本的愈合并没有明显的疼痛与不适;无效的是患者的骨折的部位没有愈合的情况,甚至患者的病情加重,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疼痛与不适。

1.8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为±S,计数资料为N(%)。应用方差分析比较组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组内计量资料,应用独立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组间计量资料,应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正态分布资料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   4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皮肤压疮

尺神经手背支麻痹

感染

关节僵硬

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

20

0(0.00%)

0(0.00%)

0(0.00%)

1(5.00%

1(5.00%)

B组

20

3(15.00%)

0(0.00%)

0(0.00%)

5(25.00%)

8(40.00%)

C组

20

0(0.00%)

1(5.00%)

0(0.00%)

1(5.00%)

2(10.00%)

D组

20

0(0.00%)

1(5.00%)

1(5.00%)

6(30.00%)

8(40.00%)

X2

9.774

P值

 0.369

由表1可以看出功能位夹板(A)组和微型钢板(C)组比石膏(B)组和克氏针(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2   4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

20

12(60.00%)

8(40.00%)

0(0..00%)

20(100.00%)

B组

20

10(50.00%)

8(40.00%)

2(0..00%)

18(90.00%)

C组

20

13(65%)

7(35.00%)

0(0..00%)

20(100.00%)

D组

20

11(55.00%)

8(40.00%)

1(5.00%)

19(95.00%)

X2

4.198

P值

0.65

由表2可以看出,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4组患者的第5关节活动度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复位前

1月

2月

3月

半年

A组

20

24.75±6.78

32.25±4.44

38.00±3.77

42.25±3.02

43.50±2.86

B组

20

24.75±6.59

13.75±4.25

23.25±6.74

32.75±8.66

38.50±6.30

C组

20

23.5±6.51

32.25±4.72

39.00±3.08

42.75±3.02

43.75±2.75

D组

20

25.00±6.49

15.50±6.67

22.25±5.96

32.50±8.66

40.25±6.58

注: A组与B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A组与B组在复位前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123月及半年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活动度较B组大。A组与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在复位前123月及半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在复位前与半年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123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表可看出,A组的活动度较D组大。C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在复位前和半年时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123月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C组活动度较D组大。B组及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复位前活动度P0.05无统计学意义,123月及半年活动度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活动度大。B组与D组复位前,12月及半年不符合正态分布,行轶和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D三月时数据符合正太分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990.05,方差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0.091P=0.930.05,无统计学差异。或用方差检验,F=0.008P=0.93,无统计学意义

4组之间的总主动活动度( TAM)比较 (X±S

组别

例数

复位前

1月

2月

3月

半年

A组

20

1091.5±29.07

1157.50±24.47

1239.50±15.72

1255.00±7.61

1256.00±7.54

B组

20

1092.0±30.71

863.50±42.21

966.00±40.70

1149.00±44.94

1205.00±62.11

C组

20

1088.5±25.19

1159.50±19.05

1217.50±60.34

1248.00±18.24

1251.00±18.04

D组

20

1092.0±30.71

863.00±37.43

960.5±33.32

1154.00±51.03

1206.50±67.06

注: A组与B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A组与B组复位前无统计学差异,123月半年P0.05 有统计学差异,A组比BTAM值高。A组与C复位前符合正态性分布,检查方差齐性。P=0.51,方差齐,采用2独立样本t检验轶和检验t=0.349P=0.73无统计学意义。 A组与D一月符合正态分布,行方差齐性检验,P=0.070.05 方差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29.452P=0,有统计学意义。复位前、2月、3月、半年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复位前两组TAM无统计学意义,123月及半年P0.05,有统计学意义,ATAM值高。B组与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C组与B组在复位前无统计学差异,123月及半年P0.05CTAM值高B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各时间节点均无统计学差异,B组与DTAM值相同。C组与D

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复位前无统计学差异,1、2、3月及半年P<0.05,有统计学意义,C组TAM值更高。

54组之间的总的失能指数IA比较 (X±S

组别

例数

复位前

1月

2月

3月

半年

A组

20

34.80±4.46

23.35±4.95

14.80±4.372

8.65±3.57

7.20±2.90

B组

20

35.15±4.99

41.40±2.44

30.00±4.62

19.05±7.11

13.80±6.08

C组

20

35.35±4.23

22.95±5.08

13.75±4.17

8..05±3.63

6.90±2.79

D组

20

35.10±5.11

41.40±2.44

31.25±5.14

19.35±7.11

11.60±6.64

注:A组与B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复位前无差异,123月及半年P0.05AIA值低。A组与C一月符合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P=0.81方差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0.252P=0.8 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CIA值相同。A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A组与DIA复位前无差异,123月及半年AIA低。B组与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复位前无差异,123月及半年IA值,C组小于B组(P0.05B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B组与D各时间节点P值均>0.05IA值无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复位前无统计学差异,123月及半年P0.05CIA低于D

6  4组患者之间的住院费用比较 (X±S

组别

例数

住院费用(元)

A组

20

3125.77±717.88

B组

20

3257.20±1223.70

C组

20

19995.68±5889.91

D组

20

6383.49±1030.27

注:不符合正太分布,用轶和检验,P=0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符合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 P=0.09方差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0.414P=0.68,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W=210P=0A组低于C组。A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W=210P=0A组低于D组。B组与C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W=210P=0B组费用低。B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W=225P=0B组费用低。C组与D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轶和检验,W=210P=0D组费用低。

7  4组之间的患者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满意

很满意

总满意度

A组

20

0(0.00%)

1(5.00%)

19(95.00%)

20(100.00%)

B组

20

2(10.00%)

6(30.00%)

12(60..00%)

18(90.00%)

C组

20

0(0.00%)

2(10.00%)

18(90..00%)

20(100.00%)

D组

20

2(10.00%)

7(35.00%)

11(65.00%)

18(90.00%)

X2

13.833

P值

0.03

由表7可以看出,功能位夹板(A)组与石膏(B)、克氏针(D)组比较总满意度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功能位夹板(A)组与微型钢板(C)组比较虽然总满意度差别不明显,但很满意类别比较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

3 讨论

骨科专家们对第五掌骨颈骨折的固定材料、固定体位尚无定论[13]。当前市场未开发出掌骨专用夹板,导致中医传统优势受到限制。既往的掌骨骨折治疗通常应用石膏进行固定,虽然石膏便于塑型,但存在过于笨重且不能及时调整,易出现压疮、相邻关节僵硬或固定失效等缺点[14]

该课题组设计制作的掌骨骨折功能位夹板固定装置包含掌侧板和背侧板.掌侧板的设计既有利于避免掌骨间的弓形移位而保障固定效果,又有利于非固定区域手指的正常活动;背侧板的设计既有腕段尺偏15°利于手腕固定在舒适的休息位,又有掌指面的柔性控制,可根据需要灵活折成相应屈曲角度使骨折端固定在功能位。同时将衬垫、护套及扎带与铝夹板连成一体(图2);扎带是由非常柔软的可随意粘附固定的尼龙A级材质制成的“勾毛一体魔术贴扎带”,可反复开合一万交之多,夹板与魔术贴的巧妙结合,使夹板的固定更加简便适用舒适,更有利维持复位效果及提高手功能,方便了医者,舒服了患者。经随机对照实验证实了在功能位固定比伸直位和屈曲位固定效果优势明显(另文报道),与Wen W 等的研究结论一致

[15]

近年来,手外科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其中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受到广泛认可,通过结合术后功能锻炼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手功能恢复程度 16 ,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更是得到广泛应用[3-9],然而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孰好孰坏亦众说纷纭。吴磊等认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较好[8],张晓光等认为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与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 掌骨颈骨折的疗效相当[17],而刘卫峰等认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相对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3]

该课题组的研究显示功能位夹板固定在掌指关节活动度、总主动活动度( TAM)、总的失能指数IA改善等方面与微型钢板内固定相当,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和石膏固定,内固定物对肌腱的阻挡及切开复位过程对关节囊和肌腱的干扰造成相应组织粘连等是造成手术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的关键原因[2];在患者满意度和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功能位夹板固定则更加明显优于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固定,尤其微型钢板内固定还面临取出内固定装置的再次住院问题。

综合上述情况可得出结论:通过与石膏固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的对比观察掌指关节活动度、总主动活动度( TAM)、总的失能指数IA改善、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功能位夹板固定第五掌骨颈骨折具有很好的性价比,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款简便效佳的固定器械,为患者和医保节约了大量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的对比方法还不够全面,对照方式也不完全随机,研究地域比较单一,研究样本量也不够大,还需增加对照方式,进行多中心、完全随机对照的更加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观察范围、增加本量,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Gamble D , Jenkins PJ , Edge MJ , et al . Satisfaction and functional outcome with " self - care "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fth metacarpal fractures [ J ] . Hand N Y ) 2 0 1 5 , 1 0 ( 4 ) : 6 0 7 - 6 1 2 .

[2]贾赛雄,吴迪,利春叶等. 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3):367-370.

[3]刘卫峰 ,陶峰琴,王忠祥,等.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 26(10):724-727.

[4]陈圣海,郭招英,梁青青,.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 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3):4-6

[5]王义平.有限切开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对比 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3):651-653

[6]牛顺林,邓建海,杨庆玲.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3):321-322

[7]王长武,石觅,石宇生.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单一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1):62-64

[8]吴磊,田茂生, 钱宇斐 .不同方式治疗第 5 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1,35(6):185-187

[9]方杰张文龙谢昌平.三种固定方式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1):8-11

[10]张成 ,孙茂庚,李超等. 第五掌骨颈骨折治疗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 2021, (10):794-797.

[11]方杰 ,张文龙. 5掌骨颈骨折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 2018, 34(9):843-847.

[12]Wu W , Han X P , Peng C , et al. 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e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in Treating Fif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J]. 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 2013.

[13]]邱贵兴,高鹏. 骨折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8-188

[14]许争光. 5掌骨颈骨折外固定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2):6-7.

[15] Wen W , Deng Y , Li X , et al.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5th Wi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J]. Harbin Medical Journal, 2017.

[16]孙荣涛,焦 涛,李 萍,等. 顺行髓内针联合可塑支具治疗第 25掌骨颈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6):15201522

[17]张晓光,李金亮. 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与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 掌骨颈骨折的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7):776 777云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FF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