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第一幼儿园 四川内江 641000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粪便、唾沫传播,也可通过患病者的皮肤、黏膜、疱疹液等传染。患儿的皮肤、粪便和唾沫,以及被患儿碰过的物品都会成为手足口病传染源。发病后一周内的传染力是最强的,发病第1~2周是通过咽部排出病毒,3~5周从粪便排出病毒,疱疹液里面有着大量的病毒,如果疱疹烂开,病毒就开始扩散。
与患儿近距离的接触也会被传染,因此患儿用过的东西,吃过的食物,都需要隔离开,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人群中很容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发病率比较高,因为幼儿园小朋友聚集,且小朋友年龄较小,被传染的速度也是极快,因此,幼儿园应该要提前做好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染。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1、手足口病刚发病时,第一个症状是发烧38~39℃,同时还会出现嘴角疼痛、喉咙痛、流口水、没有食欲等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有点像。
2、1~2天后,患儿的手脚、臀部、口腔、舌头、嘴唇内侧等可以看到红色的斑点,斑点会慢慢变成疱疹,疱疹烂开后成了溃疡,这时疼痛感明显,所以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因为嘴角痛或者疱疹烂开的疼痛不愿意吃饭、吃奶、哭闹不止。
3、大部分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以消失且不留疤,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在一周内可以痊愈。
4、只有少部分的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发心肌炎、病毒性脑炎、肺水肿等,极少数严重的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三、幼儿园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幼儿园在手足口病流行或者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
1、居室常开窗通风,并对其消毒
①早上:在小朋友入园前对教室、宿舍、卫生间等地打开窗户通风(30分钟),入园后,可关闭一侧门窗,避免空气对流引发小朋友感冒,抵抗力下降。
②中午:当小朋友在宿舍睡觉时,可对教室进行消毒,然后通风,卫生间消毒打扫干净后通风,等小朋友起床后,对宿舍进行打扫卫生并消毒后通风。
③下午:小朋友离园后,对教室、宿舍、厕所进行消毒,然后第二天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障小朋友所处的环境干净,空气清新,同时也可以避免致病微生物的存在。
2、养成洗手的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①早上:1~4岁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所以在这个年龄段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园后先在保健医生地方用免洗手液洗手,再由老师带回班级监督小朋友们洗手,以免将入园前的细菌带入幼儿园,手和口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
②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上课、入厕所后、饭前饭后都必须洗手。因小朋友在幼儿园看书、玩玩具、互相玩闹、大小便等让双手容易沾上细菌,而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所以需要老师们对幼儿宣教并督促他们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加强早晨入园时的检查
①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检测体温,如果发现有体温异常者由家长带回家就诊,体温恢复正常后再上幼儿园。
②入园时保健医生做到一摸:用手触摸幼儿额头。二看:幼儿的手、口腔、面部、精神状况等。三问:询问幼儿有无口腔疼痛。确保没有手足口病患儿进入幼儿园。
③如果在入园时发现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隔离和报告,并立即通知家长来园接并送二级级以上医院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家长将幼儿接回家中休息并隔离15天。保育员将对班级的各个场所和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防止手足口病传染至其他班级。
4、加强物品消毒
每天对幼儿碗筷、擦嘴毛巾、擦手毛巾进行高温消毒;班级桌椅、物品每天用消毒泡腾片进行擦拭消毒;玩具每周用消毒泡腾片进行浸泡消毒。
5、对班级幼儿请假进行询问并登记记录。
班级教师每天对未入园幼儿进行电话询问并登记记录,班级如果有手足口病患儿,教师应通知家长幼儿返园时提供病情证明及社区医院开的复课证明。
6、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跟家长合作,提前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①对幼儿园的教职工集中进行手足口病的学习,对疑似手足口病小朋友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儿园传染开。
②利用授课、学校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把洗手的步骤贴在洗手池旁边,教会并监督小朋友们正确洗手。
③在每年手足口病高发期,提醒家长们不要带小朋友去人多的地方,每天出门前检查小朋友的手、足、口有没有疱疹,体温是否有异常,有异常及时送至医院治疗。
④小朋友在幼儿园期间,老师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定时测量体温,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幼儿,及时通知保健医生,保健医生诊断之后再通知家长来园接去医院就诊。
结语
幼儿园是小朋友们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是造成小儿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要积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有个保障。虽然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这类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只要做到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勤通风、吃煮熟的食物等,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发现小朋友体温和身体有异常,要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