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汉乐舞在徐州代表性民间舞中的活态流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2
/ 2

探析汉乐舞在徐州代表性民间舞中的活态流变

王纯1,王元翠2(通讯作者)

1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2.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徐州地区作为两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出土了大量汉乐舞题材汉画石像与陶俑,其囊括汉代建鼓舞、傩舞、长袖舞,再现了汉代舞蹈辉煌,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流传至今。徐州地区特色民间戏曲舞蹈梆子戏、花鼓舞、柳琴戏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受其滋养,在动态中继承发展了汉乐舞。

关键词:汉乐舞;徐州地区;民间戏曲舞蹈

0 前 言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出土了大量的陶俑与汉画石像,陶俑中乐舞俑最具特色,共出土了100多件,乐舞题材汉画石像占比最多[1]。它们形象的反映了人的世俗情感和当代的审美,具象的呈现出汉代的乐和舞的完整形貌。汉画石像在汉代文化中是极具代表性的,其中建鼓舞、傩舞、长袖舞是乐舞类汉画石像中及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汉代舞蹈中最为具象的反映[2]。在徐州本土的民间舞蹈中具代表性的当属梆子戏、花鼓舞、柳琴戏,其历史可延续至两汉时期,其舞蹈动作、表现形式和道具的运用均由乐舞题材的汉画石像和乐舞俑反映的汉代舞蹈发展而来,是汉乐舞在徐州代表性民间舞中的活态流变的生动反映。

1 “傩舞”在梆子戏中的印迹分析

汉画石象是以图像记录历史的一种形式,被称作为“图像的史记”或者是“绣像的汉代史”。徐州的汉画石像馆中记录的傩舞图像,古时的傩舞舞风淳朴、动作苍劲有力,一直保持着戴面具舞蹈的特征、对世世代代地方的戏曲和民间舞蹈有着深刻的影响。

梆子戏是代表徐州地区戏曲艺术的剧种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在传统的戏剧表演中有“精、险、奇”这三个特点,在表演的形式上也融合了杂技、武术等元素,会在表演中做出超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这与汉化石像的傩舞图像有不少的相似。在旧时的徐州,表演梆子戏前会有一个开场舞,以哑剧的形式表演。表演者身着红蟒、青相貂、玉围带、脚穿粉靴,手揣牙笏,嘴咬假面,在鼓点声中开始表演[3]。这种带有图腾意义的祭祀舞蹈充分体现了旧时人们心底对鬼的崇仰与敬畏,与汉化石像中的傩舞一样都是人们对于祈求风调雨顺、驱鬼驱邪祈福平安的心愿寄托,所以梆子戏是徐州汉化石像中的“傩舞”活态遗存强有力的佐证。

2“建鼓舞”在花鼓舞中的活态遗存

徐州共出土了26幅建鼓舞汉画石像,有跪姿、站立、弓步式、反身式。根据徐州地区出土的汉化石像建鼓舞图像和古代文献中的一些记载来看,建鼓在汉代使用范围很广范,艺术表现力很丰富,表现形式有很多,可以作为舞蹈道具单独表演,也可以作为节奏乐器演奏。建鼓舞便是乐器舞蹈相结合,边舞边鼓,所以建鼓舞者多为雄壮的男子双人,常与“百戏”融合表演,被汉代人民认为是能体现自己粗旷豪放、大气洒脱的艺术舞蹈。

古时的人们认为建鼓能够惊动神明,自此建鼓大多用于祭祀,而建鼓舞则是频繁的出现,用于禀告地下神明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也是对于死去的人高升飞仙的美好憧憬,建鼓舞表演过程中多结合杂技[4]

徐州花鼓舞徐州当地一般称为打花鼓,花鼓是秧歌的一种,是由宗教和巫术舞蹈逐渐向祈祷和娱乐方向演变的表演性的舞蹈。徐州地区花鼓舞具有鲜明的节奏,粗旷大方、边鼓边舞的动作特点,淳厚朴实的表演风格,巧妙多变的打法继承了汉代的建鼓舞的豪迈风格,跨越历史的长河交相辉映。

3“长袖舞”在徐州地方戏曲中的动态延承

中国的戏曲主要是由音乐、美术、文学、杂技、武术、舞蹈为一体,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主体的戏剧形式。徐州隶属苏北地区,苏北地区的戏曲剧种有很多,比如柳琴戏、徐州梆子戏等,戏曲的形态与生活的原型差别较大,运用了虚拟的手法,使妆造、身段和表演变形来反映生活。戏曲服装有蟒袍、褶子、官衣等,这些服装的袖口大多会缝有一段白绸,一般称之为水袖[5]。演员们可以利用水袖来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也方便与奏乐团队交流协作。水袖是戏曲服装的辅助性道具,它的长度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根据演员的身高胖瘦,角色的设定和剧情的需要来制定。不同的舞姿和水袖的灵动表达主人公的情绪,汉朝徐州流行的长袖舞,便是以舞动长袖,使长袖摇曳在空中,飘若浮云,千姿百态以此表达舞者复杂的情绪变化。柳琴戏的身段特技主要是“凤凰展翅”“压花场”“顶碗”“提灯影”“鸭子扭”“踩席头”,根据人物形象改变舞姿状态。如柳琴戏中的《张郎与丁香》[6]就保留了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等再与长袖舞相融合,利用水袖自然延长到手指尖,再将水袖抛出,斜袖绕襟,掌中飞燕,不仅舞出了美姿,也将人物刻画的十分鲜活灵动,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真实感。柔美轻巧的柳琴戏继承了长袖舞的舞蹈特色,取其精华,流传至今日仍广受徐州人民的欢迎。

4 结语

徐州地区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封国所在地,出土了汉画石像与乐舞陶俑,这些文物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徐州地区戏曲舞蹈发展的辉煌。傩舞起源于驱鬼除疫,其重要特征为表演者戴假面,该舞蹈在徐州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与徐州地方戏曲梆子戏相融合,形成了梆子戏开场前的固有的表演者嘴咬面具的哑剧表演。建鼓舞题材汉画石像所占徐州地区出土汉画石像比重最大,可见建鼓舞在汉代之盛行,其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流传至今被徐州地区特色的花鼓舞表演中发扬,其结合杂技表演的演出形式,在徐州特色花鼓舞的边鼓边舞的表演形式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徐州地区出土的长袖舞题材汉画石像数量仅次于建鼓舞题材,出土的乐舞俑中长袖舞占比最大、题材丰富,反映出汉代徐州地区长袖舞盛行一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长袖垂长、动作优美轻盈的特征在徐州地区盛行的柳琴戏剧目《张郎与丁香》、梆子戏中生、旦、净、丑行当表演中得到了传承流变。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石像与乐舞陶俑再现了汉代徐州地区舞蹈戏曲的辉煌,千百年沧海桑田、时光流转,一代一代徐州人继承发展了汉乐舞,形成了诸如梆子戏、柳琴戏等极具徐州地区特色的民间戏曲舞蹈。千年的汉风滋养下,徐州地区特色民间戏曲舞蹈梆子戏、花鼓舞、柳琴戏再现了汉代舞蹈辉煌,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流传至今,在动态中继承发展了汉乐舞。

参考文献

[1]梁爽. 徐州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的图像学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5.

[2]陆彬.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表演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相宁, 孙汉明. 现代遗存的汉代乐舞特性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105-112.

[4]郭子瑶, 孙汉明. 论徐州汉画像中建鼓舞的社会功能[J]. 戏剧之家, 2019(17):117-118.

[5]孙艺宁. 徐州汉画乐舞图像中袖舞的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6]刘兴文, 冀立昌. 张郞休妻[J]. 戏剧文学, 1995(06):58-65.

作者简介:王纯,女,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舞蹈编导(师范)专业;王元翠,女,讲师,主要从舞蹈教学与表演、汉乐舞实践研究。

项目名称:汉乐舞在徐州民间舞中的遗存研究

项目类别:江苏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