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支架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潘瑜婷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红角洲校区研究生院文学院) 330038

摘要: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不论从学生层面还是语文老师层面来看,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写作理论,支架理论的运用将极大改变目前写作教学的困境。本文将从支架理论的基本概念、应用意义、应用策略和教学片段分析四个方面初探支架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支架理论;应用策略;片段分析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既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双减”政策的落实对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更高的要求,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的支架理论能够很好地促动写作教学的发展,本文将以支架理论为核心,以作文教学实践为基础,展开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

一、支架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支架理论的含义

支架,是一个比喻型概念,“支架”原为建筑行业的术语,是建造房屋时为建筑工人所搭建的临时性架子,只是给予建筑人员暂时性的辅助作用,用来帮助站在上面的工人更好更快地完成修建任务。这一术语后被国内外学者们引入到教学领域,支架因此喻指为学习者提供暂时性的支持,支架理论是指知识经验丰富的人为学习者提供暂时性支持和帮助,在其帮助下,学习者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支架理论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从 20 世界 30 年代开始,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通过学习共同体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巧妙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丰富,也能促进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 20 世纪 30年代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描述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当前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即借助他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把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定义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也要清楚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两者之间的差距,准确厘定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适时、适度、适量地提供支架帮助,促进学生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支架理论的重要来源。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深入分析学情,精准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搭建适宜的支架,引导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断跨越当前最近发展区,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由当前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跨越。

(三)支架理论的分类

依据不同标准,写作支架可分成如下两类:

1.主次支架

根据设置支架的不同目的,写作支架可分成“主支架”和“辅助支架”。主支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要学习内容,辅助支架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学习中遇到的次要困难。

2.过程支架

写作是一个复杂过程,不同写作过程需要不同支架提供支援。在这个意义上,写作支架可分成如下三类:构思支架、表达支架和评价支架。

构思支架主要运用于写作构思阶段,帮助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或要求,确定写作类型,搜集、开发写作内容,其中包括问题支架、范例支架、图表支架。

表达支架主要运用于写作过程中的“撰写”阶段。表达支架能够帮助学生转化写作材料,从而形成写作文本,帮助学生将获得信息加以结构化,使学生更加清晰易理解,其中包括提示支架、工具支架、情景支架、思维性支架、策略支架、资源性支架。

评价支架主要用于写作后期的习作修改阶段,可以为学生自我反思、自改互改作文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建议支架、元认知支架。

二、支架理论的应用意义

从“教学者”层面看来,仍然存在着束缚作文教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兴趣、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写作过程指导缺失、教学评价单一、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受教育者”层面看来,当前初中生写作学习情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初中生缺乏写作热情、阅读积累薄弱、写作内容空洞、写作技巧欠缺。

支架理论主张依据学情,提供支架帮助,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创造开放、民主、动态化的教学课堂,鼓励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和学生间的横向沟通,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且对于教学者而言,支架理论是一条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写作教学理论。因此,支架理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

三、支架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策略分为搭建支架、引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1.诊断学情,搭建主支架

这一环节搭建的主支架旨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当前学习阶段性特征和心理认知特点,把握学情和教学重难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2.引入情景,创设写作学习氛围

该环节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教师通过创设多维度、拟真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主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激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心。

3.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发挥辅助支架的引导作用

这一环节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背景,在教师引导下独立探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设置学习任务的难度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观察、“问诊”,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助支架帮助,保证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4.学生协作学习,教师组合使用多种支架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围绕既定学习主题进行沟通交流,运用辅助支架解决学生在写作交流中遇到的次要问题,并采用过程支架促进写作学习。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层设计构思支架和表达支架,利用各个学生不同的写作学情进行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彼此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动中借鉴吸收,启迪思想、拓宽思路,促进写作个性化发展。

5.多元化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检测教学效果,评价支架可以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在评价标准上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倡多维度、多元化评价。评价支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四、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片段分析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善写作情感,提高写作水平。该部分主要分析以思维型支架为指导的教学片段,以此实证支架理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议论文写作离不开“因果分析”,初中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简单归因”的思维错误,分析问题无视事物错综复杂的辩证关系,只是将某一因素简单地归结为导致结果的某一原因。在教授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归因分析中有这么一个案例,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以合理归因为主支架,以归因分析方法为过程支架,以心理学家韦纳的内外因的归因分析框架为理论支撑,以鱼骨图为图表支架,教师对鱼骨图的展示所使用的示范为范例支架。

       1037b9f55e0521396020d16b33dfaae

在本课例中,教师借用图表支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归因方法,比起简单地传授归因方法的知识点更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写作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教师通过提供相应的支架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课堂结束之后,学生课后上交的议论文论证角度一改课前的单调,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合理归因,从教学效果看来,案例中所使用的图表支架、范例支架等辅助支架在帮助学生掌握归因方法上功不可没。

由此看来,支架设计易于操作,给教师的作文指导教学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灵活掌握了支架理论,有助于教师达成目标,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援。

参考文献

[1]罗娟. 支架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

[2]邓彤. 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王香英.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启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