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中医院 江苏省丹阳市 212300
【摘要】小儿腹泻是多种病原及因素引致的消化道疾病,常以腹泻为主症,可见伴有呕吐、发热、腹痛等相关症状。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却因病因复杂,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从中医内外治方面对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进行综述。旨在临床上为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迁慢性腹泻 中医治疗
迁慢性腹泻是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合称,常因多病原多因素导致的一组消化道疾病,迁延性腹泻其病程常在2周至2个月,而慢性腹泻其一般病程大于两个月,继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贫血甚至低蛋白血症、生长发育障碍,为小儿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国内外西医医学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常用液体疗法、营养治疗、补充微量营养素、抗生素等治疗[2],但如果婴儿期不建议选用抗生素,中医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的重要性因而突显。相对于西医的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的方式多样且可互补,面对不同的病症可灵活应用。
1.1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内治小儿迁慢性腹泻为临床多见治法,主要多用健脾燥湿之药,潘艳[3]等通过对小儿迁慢性腹泻近十年的文献整理发现,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使用频次最高的重要前十位共同功效为健脾益气,也认为脾虚湿盛证为小儿迁慢性腹泻最常见证型。
沈国芳[4]等学者通过51组对照实验发现运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有利于提高尿D-木糖排泄率、唾液淀粉酶、血锌值水平及免疫功能。陈淑贤[5]等学者通过检索数据库并Meta分析后发现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治疗小儿腹泻中具有良好疗效,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愈显率。张衍德[6]等学者通过将超过2个月的慢性腹泻患儿66
例,采用自拟健脾止泻散治疗,并与服用吡呱酸、参苓白术丸治疗进行对照实验比较,发现: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效果明显,且对脾肾虚证及伤食证疗效均为100%,总有效率达95.45%。吴頔[7]通过55组对照实验发现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90.9%,而常规治疗的
基础上给予七味利湿散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8.2%,也可说明七味利湿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张旭杰[8]等学者也通过50例对照实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芩连止泻汤治疗的总有效率 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且芩连止泻汤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 6、IL-10及TNF-α含量明显减低。祝冬灿[9]通过应用钱氏益黄散加味来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并与蒙脱石散剂作对照,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王文金[10]通过对128例慢性腹泻患儿进行对照实验,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剂)治疗,两组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1.2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11]通过文献分析及调查问卷,明确如何选择中成药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腹泻,文中针对小儿迁慢性腹泻的中成药有:(1).单独使用儿泻停颗粒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2).泻停颗粒联合益生菌或联合益生菌及蒙脱石散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肠炎宁糖浆联合蒙脱石散或益生菌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4).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或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单独使用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6).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及益生菌或联合蒙脱石散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7).参苓白术颗粒联合益生菌用于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参苓白术丸联合多酶片或蒙脱石散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9).单用宝儿康散,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中成药较与中药汤剂,小儿更容易接受,携带方便,中成药的使用给小儿迁慢性腹泻的治疗带来便捷与高效。
2.中医外治法
2.1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儿科外治疗法,用穴即用药,穴位的选取和运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治疗结果的好坏[12]。小儿百脉皆汇于掌的特点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也充分体现,主要以上肢部穴位为主,其次是背部,而下肢部和头项部取穴甚少。汤顺添[13]通过对照实验发现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简单易行且容易被患儿接受。罗小林[14]将60例小儿迁慢性腹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实验,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推拿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口服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发现两组治疗对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四步手法推拿治疗效果优于参苓白术颗粒治疗效果,且无不良事件发生。
2.2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也为中医外治常见手法,药物可直接接触皮肤粘膜,经过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的吸收进行体内循环,药物也可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作用,使平衡脏腑阴阳。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小儿穴位贴敷最常见的穴位为神阙穴。杨莹莹[15]等通过对照实验,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健脾八珍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丁桂散穴位敷贴联合健脾八珍糕治疗,发现予丁桂散神阙穴位敷贴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基础组,却无不良反应。郭聆君
[16]等将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120例分为实施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泻康贴膜进行治疗对照组,结果发现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法用于小儿迁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病程。马毅[17]等通过对照实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慢性腹泻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2.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为传统中医外治法,其包括针刺和灸法,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效果。小儿具有肌肤娇嫩,脏器清灵的特点,对经络腧穴刺激比较敏感,做针灸治疗有见效快、效果好的优点。董四海[18]通过32组小儿慢性腹泻患者行对照实验,一组为常规患者,另一组行针灸及中药配合治疗,取穴为关元、气海、(双)足三里、脾俞、肾俞、大肠俞、天枢、上巨虚,中药选取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结果治愈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治愈时间也大大缩短。方丽娜[19]等学者通过60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三组行对照实验,第一组为子午流注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及蒙脱石散的治疗组。第二组为非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及蒙脱石散的对照组。第三组为单纯枯草杆菌二联活茵
颗粒及蒙脱石散的药物组。8d治疗后发现子午流注选穴艾灸对小儿慢性腹泻具有确切疗效。子午流注择时选穴与非择时选穴疗效亦有差异,子午流注选穴卡操作简便及且精确性高,适
宜小儿慢性腹泻治疗的推广。
2.4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作为近年来接受度较广的中医外治法,其可使药物直达患处,加快吸收速度,保证吸收药效,同时可以减少患儿的用药痛苦,患儿易实施。李长太[20]等通过中医辨证中药灌肠小儿腹泻63例进行临床分析,治疗采用营养疗法、肠黏膜保护剂、对症处理等,结果显示:治愈58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98.4%,且无致病关键。而刘丽平[21]通过对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行对照实验,常规疗法合并中药灌肠治疗组,结果显示:常规疗法合并中药灌肠治疗组有效率为93.48%优于常规疗法对照组77.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小儿迁慢性腹泻病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小儿泄泻多因素体脾虚,或久病迁延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形成脾虚泻。其治疗基本法则以运脾化湿为主。近年来,中医药本病的治疗中发挥出中医个体化、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22]。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的方式多样,从各医家遣方用药、推拿手法以及灸法选穴上来看,中医认为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3]。在大量文献整理过程中,很多学者选择中医与西医合治,中医外治和中医内治用,西医内治与中医外治共治等,在临床治疗疗效上都受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近些年来广谱抗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一些不合理滥用,使小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肠道食物分解紊乱,另因现在种类繁多的多调味剂零食引诱下,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口福而疏于把关,以致小儿慢性腹泻呈上升趋势。发挥中医辨证施治优势与中药特长,辅之于饮食干予与调理,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疗效,不失为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之佳径。
小儿迁慢性腹泻是小儿除呼吸感染疾病,门诊第二常见高发疾病,所以医者应该积极学习中医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方法,因其久泻易发变证而成危症,临床应从慎处置,凡病情危重者,当以西医救治为主,以免延误病情[23]。
参考文献
[1]王洪丽,龚四堂,耿岚岚.儿童慢性腹泻合并肠道蛋白丢失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04):306-310.
[2]方鹤松.小儿迁延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1):6-8.
[3]潘艳,袁崇芬,李敏.近10年小儿迁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概况[J].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2019,19(64):36-44.
[4]沈国方,游其君,朱红等.运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7):118-122.
[5]陈淑贤 何庆英 丛 媛.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疗效与安全性的 Meta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10):100-106.
[6]张衍德,王世钦,张春光.健脾止泻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4):223-224.
[7]吴頔.七味利湿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医诊疗标准前研究疗效观察,2015,8(1):86-87.
[8]张旭杰,贺卫超,张伟杰.芩连止泻汤对小儿慢性腹泻相关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4):961-700.
[9]祝冬灿.益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4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4(5):700
[10]王文金.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6):554-555.
[11]《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8):915-920.
[12]焦琳.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
[13]汤顺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1):107-108.
[14]罗小林.小儿推拿四步手法对小儿脾虚型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15]杨莹莹 刘全胜 唐雪骁等.丁桂散穴位贴敷联合健脾八珍糕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139-142.
[16]郭聆君 李巧香.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60例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4):87-88.
[17]马毅 赵艳玲.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50-151.
[18]董四海.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3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4(2):353-354.
[19]方丽娜,牛相来,景福权.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0):1290-1296.
[20]李长太.直肠滴灌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94(1):94.
[21]刘丽平.中药直肠滴人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4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4(73):625-626.
[22]胡思源,李晓璇.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概要[J].天津中医药,2018,35 (8) : 564 -568.
[23]马爱萍.加味四神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1例[J].陕西中医.2009,30(9):1176-1177.
项目名称:任南鑫省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 项目编号:苏中医科教[201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