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摘要:林业病虫害是影响和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病虫害不仅会对林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森林的整体发展。因此,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对维护林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近年来很多病虫防治工作往往因为监测水平不足、工作监督力度低下、防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降低了防治效率。本文正是基于此现象对其中的症结所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背景;森林;病虫防治
森林资源属于自然环境的关键构成要素,因为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所以森林资源的生长习性以及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出入。在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较为多见的问题就是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控制而言,必须充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木实现有效生长。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森林资源的存活率,保证林业物种多样性,创造出更加健康、安全的林业生态环境。
一、林业病虫害防治原则
一是尊重生态规则。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林木、虫害以及天敌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为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遵守生态法则,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在林木育苗、栽种及养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创造一个利于病虫害天敌生存、阻碍病虫害滋生的生态环境,从而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二是保证安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扮演各自角色,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林业病虫害防治时,需要考虑对当前生态系统的影响,还要考虑对今后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灵活协调选用适当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案,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也可以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三是以保护环境为主。林业病虫害防治应该以保护环境为主,主要是为了促进和恢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法则,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从病虫害、林木、天敌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药品。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及问题
(一)思维创新力度弱化
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人员缺乏创新的工作思维,这将严重阻碍林业的繁荣发展和进步,无法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序进行,无法有效提升林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一些森林病虫防治人员一度只是传统地进行病虫防治工作,而忽视了创新预防防治思维对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意义,盲目地认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只需要保持原来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便能保证森林质量。然而,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病虫害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害虫免疫力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如果继续以传统的森林病虫防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害虫的预防和治疗,不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良好的防控,甚至还可能为新型森林害虫种类创造适合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导致森林资源被严重侵蚀,甚至使植物走向死亡,降低森林的植被覆盖率。并且,一些森林病虫防治工作者对病虫防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病虫种类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不知道创新思维对病虫防治的重要性。
(二)专业技术支撑不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多数人才开始涌进城市,在城市中寻找生存的机会和工作,导致许多人才不愿意投身到森林病虫防治工作中,这样将无法继续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来的森林病虫防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很难实现林业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吸引更多年轻和专业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提高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从业人员收入比较低,这也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出现跳槽的情况。这样可能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陷入瓶颈期,无法有效保证林业的正常发展。并且,相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没有对森林病虫防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没有让病虫防治人员充分了解病虫害对树木的危害,无法有效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甚至没有进一步加强相关森林病虫防治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不能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无法有效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三、生态林业背景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防治意识
森林资源是重要资源之一,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提高森林病虫防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国家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颁布了许多条款规定,例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等,这些都明确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办法。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规定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让大众了解到保护森林,共同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呼吁市民禁止引进外来物种,了解到外来物种对森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种类的增加。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部门和企业则要继续加大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尽快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大预测预报力度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通过对前期的压制和预警能够尽可能减少爆发的可能,减少损失。因此,各地区需要把预测预警工作放在防治首位,尽可能建立起一个全面、动态的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全面监控森林的病虫害动向和动态,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病虫害的地区,在前期就进行消灭。
另外,当地的防治中心还要建立好较为全面的预测网络,除了相应的预测预警系统和机制外,还要建立好应急预防制度,明确专人的管辖范围以及管辖权限,明确预防和预警的工作内容。最后,防治相关人员还要积极与有关的部门例如气象部门、环境监测部门进行联动合作,由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为实时监测森林病虫害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三)控制病虫害蔓延
若病虫害突发难以进行前期预防,则要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首先,可以通过混合造林的方式来提高林木之间抵御病虫害,减少病虫害扩散。因为混交林一方面能够增加森林系统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阻止特定林木病虫害的蔓延。其次,要对森林进行定期清林,防止病虫害的隐藏,尤其是对于一些病木、老木、杂草等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移除,防止病菌、害虫的滋生。最后,对一些尚处于生长期的林木采取抚育间伐的办法,留下更多优质的林木,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和宽阔的生存空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林木的健康和稳定性。
结语
森林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生态场所,更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础,而近年来各种森林灾害给大自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人类提出了警告。在该形式下政府对森林生态保持了高度的重视与防护防治工作,尤其是在防治病虫防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各个森林管理部门都应从病虫防害做起,提高整治力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在病虫防治工作中实施更加详细的方案与计划,不断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好发展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健,钟丽.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7):15-16.
[2]刘晓玲.工程造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路径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7):105-106.
[3]卢文婷.林业生态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7):127-128.
[4]方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