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视角下碳达峰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资本论视角下碳达峰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宋岚清

兰州财经大学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哲学。它概述了如何妥善解决和规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处理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今天,为应对环境和环境问题,国家设定了实现碳达峰的新目标。这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质量发展。

关键词:资本论 碳达峰 绿色 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的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增速飞快,发展迅猛。然而,长期存在的追求大规模且快增速的经济模式和一味比拼GDP指数增长的传统观念,也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产业结构失衡、城乡发展区别大以及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差等问题,基于这些事实,国家提出了“碳达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如今唯有消除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才能释放潜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内容解析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且科学地思考。他曾明确指出,再富有劳动欲望的工人都无法在脱离自然界的条件下生产或创造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失衡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为我们解决当下的生态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将生态生产方式作为低碳经济的导向。

(一)《资本论》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深刻描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包括生产者,对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化进行了合理地调整,不再是妄图统治自然的错误思想,而是期望在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前提下,发挥最小的努力实现最大的价值。《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批判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只是将自然作为一种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欲望,甚至将其刮分给各个资本家。在这种制度下,人们肆意利用自然以获取利益,但与此同时,这些活动也在摧毁着大自然,对自然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二)对资本主义研究批判蕴含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对于资本的论断是具有批判性的,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的洞察力对资本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发洞察到资本积累和生态破坏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马克思对于资本的研究成就了《资本论》一书,书中对于资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是反自然性的,它与自然规律是相违背的,在农业领域,土地无法正常流转,从而出现种种问题,在工业领域,工厂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空间狭窄,空气污染严重,这必然会给工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二、碳达峰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情况所提出的,一方面,我国当前亟需转变发展模式,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牺牲环境而获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可取,要探寻绿色可持续和低碳转型的道路。

(一)倒逼经济结构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

“双碳”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短期来说,或许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但从中长期来说,这将会是经济社会发展放方式的变革,而且这场变革必将向外渗透扩散,从而成为正外部性的一种全球性浪潮。

“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将导致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将从高投资、低效率、高污染的道路走向高质量、低投资、高效、低污染的道路。这一机会不仅有利于缩减钢铁、非金属矿产加工等高碳、高耗能行业,也有利于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必然会产生聚集效应,促进各方对于新型低碳产业进一步的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二)有序推进低碳进程,避免“休克式”减碳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仍需不断深化,以增加值为例,我国工业增加值较低,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想去甚远,且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双碳”目标实现的宗旨相违背。这主要是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高碳资产,这些资产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范围广数量多,包括汽油、火力发电、煤矿等等,直接砍掉这些资产是不可能的,贸然“喊停”会对削弱这些产业的竞争力,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尽快改善技术条件,并相应的调整经济结构,争取对部分高碳资产的平稳过渡,尽量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平稳进行。

(三)依托既有低碳技术,促进新技术突破

目前的技术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类方式:减碳技术,是指尽量降低高碳物品的燃烧,用低碳产品对其进行替换,以期提效增速,提升可回收率;零碳技术,是指完全消灭高碳,实现零碳排放;负碳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当前零碳技术为全面突破,该技术的关键是CO2的获取和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之所以探寻多种技术以促进低碳发展,这是由于在进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研发方向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时间也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尽量多的研发技术,探寻多种途径,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制定好合理完善的规划。与此同时,要建立相关科技平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创新创新,尽快进入市场。

三、启示

《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做了较多的论述,对反自然性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书中认为反自然性是“万恶之源”,它会造成工人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这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启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保证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国的发展要避免出现反自然性的发展模式,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要保护碧海蓝天,保护绿水青山,这是我们不可代替的财富,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要始终不忘本心,坚持绿色属性,拒绝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努力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共有,从而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更好、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要统筹资源,在保证不浪费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坤.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J].环境经济研究,2021,6(01):1-9.DOI:10.19511/j.cnki.jee.2021.01.001.

[2]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DOI:10.13653/j.cnki.jqte.2018.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