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颍淮农村商业银行
摘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商银行发展仍将处于提质增效、精细规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爆发式增长红利逐步结束、风险事件频发、人员流动加剧、资产质量下滑、内控合规压力增大,全面风险管理需求逐步增多。但从农信社发展而来的农商行,历史欠账较多,“三台”“三线”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突出,制度文化建设与合规理念执行不到位,标准与流程的核心作用发挥还存在折扣,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使用不当,数据储备与开发利用刚起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化运用无法形成合力。
为了适应发展新常态,作为根植地方、服务三农但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农商银行,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全面风险管理,就需要从态度立场、组织协调、工作认识、方法技术、企业文化等层面去系统思考,综合应对,全员参与,全面落实,这就需要形成一套适应农商银行实际,能统筹协调内部管理各要素的综合管理观——即全面风险管理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人生工作、思想工作、文化工作“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工作。
关键词:系统思考,综合应对,全员参与,全面管理
第一,从态度立场上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政治工作。
讲政治,永远是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的第一属性,也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属性。而讲政治体现在四点: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个中心就是党委,一个大局就是全行的重点工作,这也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开展工作要从全局着手进行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思考和执行;二是服务战略、保障决策,这体现着全面风险管理的根本职责、首要任务就是要保障党委和经营层的科学决策,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三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这点要求在遇到一些灰色地带、打擦边球的时候,要能够独立思考履职,针对一些违规、风险问责的情形时,要能顶住压力、敢于斗争;四是作风硬朗、执行有力,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时,要有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攻坚克难、身而出的担当。
而讲政治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就是农商银行坚守自己的市场定位——“根植地方,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普惠金融,贡献社会”上。近年来,个别农商银行业务发展急速扩张的同时,战略定位却跑偏了,用城商行的思路来经营管理农商行,一门心思“去农化”,对于“三农”支持的思路欠缺,贡献不足,损害了农商银行的发展根基。坚持政治性就是坚守农商行的初心和使命。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本、知来路,才知道自己是谁,怎么干,如何干,才能砥砺奋进、行稳致远。
风险无处不在,合规人人有责。当前,在全面风险管理落实建设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对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如:有的认为把抓案防、抓内控等同于抓全面风险管理,有的认为抓风险管理出不了直接效益,有的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创新对立起来,有的把风险管理单纯地理解为风险资产管理,还有的简单认为风险管理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等等。这说明业务发展与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存在“两张皮”的矛盾依然存在,“重业务营销,轻风险管理”的思想仍然较为普遍。
至于怎样把党的理论同风险管理工作相结合,则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仅以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为例。作为商业银行,审慎经营是第一原则。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领导下的地方金融主力军,防控风险就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和方法。在实际的风险化解工作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对历史、单位、党性负责。在经营管理、风险化解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一点既是风险管理本质的要求,也符合党建融合发展的要求。
第二,从工作内涵上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人心工作。
人心无疑是复杂的,但人心也存在规律。有的时候组织内部对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容易产生“两张皮”脱节情况,根源就在于没有深刻认识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其实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中,要注重积极团结人心、凝聚共识,善于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协调沟通的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友论”。
第一步,成为朋友。一般而言,农商银行各条线部门工作任务都很繁重,不配合或者协调沟通难,往往不是各部门不想干,而是各部门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好,风控部门找他们,他们会觉得这些工作都是“计划外的”,影响到部门自身的工作,为了避免影响自身工作,能拖则拖,或者简单应付。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风控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打消部门的抵触情绪,跟各部门成为朋友,至少不抵触,体现在工作中就是经常换位思考,做好提前量,减少扰动,即凡事多打招呼,提前联系,及时通报,预先做好设计,主动减少对部门工作的消极影响,逐步提高部门参与度,为后续加深联系奠定基础。
第二步,成为战友。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风控部门应逐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利用各种工作链接,与各部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帮助其他部门共同解决问题,在流程建设、制度管理、法务审核、行为管理、风险评估报告、监管整改、内控管理、案件防控、人员培训辅导、考核激励、消保投诉、违规问责、
风控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让各部门能够得到实惠,深刻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对完善提高各条线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良性互动,逐步凝聚共识,形成相互支持、齐头并进的合作格局。
第三步,成为亲友。达到第二步之后,与部门之间应该说是相当团结了,但是还不够,好的风控部门,这个时候应该趁热打铁,更进一步,也就是要在心理层面上,让其他部门对风控部门产生依赖感,就是说各部门要想干好自己的工作已经离不开风控部门的参与了。条线部门中,如果一件工作没有风控部门的意见,总感觉不靠谱,凡事都要想着风险管理,把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当成自律的要求,主动在内部工作和对外联系活动中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立场坚定,坚守底线,在发生重大急难险重的事故或风险事件时,能够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标准、技术、方法和规范进行日常工作,及时挽损、趋利避害,能够积极主动遵守风险管理的制度,形成风控文化氛围,这个时候,风险管理文化在农商银行内部才算真正建立起来。
第三,从工作意义上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人生工作。
不同的年龄阶段,风险合规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想实现到位的全员参与、全流程风险管理,就必须把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要求同每一名员工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风险管理就是人生工作,持续在员工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分析全面风险管理在人生和职业规划中的应用,考虑到人生发展规律、延迟退休等因素,本文归纳总结出“四季人生”分析模型。
春季人生,一般在0-25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长身体,接受义务和高等教育,获取相应专业资格,并且在他人的指导下逐步适应工作岗位,开始积累工作经验,学习和提高各种技能。
夏季人生,一般在25-50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职业生涯的主要时期,主要特点是一边生产,一边生活,一边学习;从能力和收入上看,应该呈逐渐上升的曲线,也是人生压力最大的时期。
秋季人生,一般在50-65岁,是从人生中的丰收时期,主要特点是工作经验、人生智慧达到较高水平,逐步从工作状态抽身,逐步改变生活状态。新人生的开始,也是新工作的开始,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强项的事业。
冬季人生,一般在65岁以上,主要特点是退而不休,注重生活乐趣,注重锻炼与保养,发挥经验与智慧,不断创造新财富、新生活,实现人生新价值。
人生有四季,职业生涯同样也有四季之分。按职业生涯40年计算(考虑到实施延迟退休到65岁),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春季阶段:时间范围大致在参加工作后的1-10年。基本特征为:工作上努力进取,专业上精益求精,成长目标是业务精英。工作要求是:一般要学会面对失败,处理混乱和竞争矛盾,处理工作家庭的冲突,学习自主性较强。风险管理要求是:掌握基本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概念、方法和工具,养成全面风险管理的操作习惯,管理上要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形成良好的依法合规、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夏季阶段:时间大致在参加工作后的第11年至第25年。基本特征为:成为单位骨干,从事有难度的工作,在某个领域形成特长,具有强烈的创造力和事业心,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期”。工作要求是:克服中年陷阱,调整自我定位,重新思考自我与工作、家庭、社会的关系。风险管理要求是:密切关注员工朋友圈,关注八小时之外的异常行为,防控人员道德风险、案件风险、操作风险、合规与法律风险等。
秋季阶段:时间大致在工作第26年至第35年。基本特征为:事业进入高峰期,价值创造最大化,品牌口碑得到业内广泛认可,遇到事业“天花板”。工作要求是:逐步成为“教练员”,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产生新成果。风险管理要求是:同心合力建立平台和机制,帮助老员工收获工作幸福感和价值感,同时注重团队监督和道德风险防控,加强员工关爱和交流,积极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善于从抱怨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冬季阶段:时间大致在工作第36年以上至退休。基本特征为:计划退休,从权力岗位转向咨询角色,确认和培养继承人,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活动增多。工作要求为:让自己的工作成为别人的平台,为他人提供支持和咨询,在单位内外部的活动中找到自我的统一和升华。风险管理要求是:避免过多的业务干预,吸收总结好员工经验,增强价值观和文化传承,最好能形成固化的传承成果,加大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塑造,帮助老员工制定退休计划。
第四,从工作方法上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思想工作。
怎样将合规理念、制度要求、风险管理标准入心入脑并转化为各个部门乃至全员的实际行动,这可能是所有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永恒思考的课题。这里借用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胜利“三大法宝”的概念,总结出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也有“三大法宝”可用,即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要形成统一战线,积极开展工作斗争,加强风控部门建设。
第一,发扬统一战线精神,凝聚内部风险管理共识,提升风控带动力量。
统一战线的根本和核心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不断协调、沟通和激发其他部门、各级机构一起开展工作,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合作不积极、沟通不顺畅、工作效能差等问题,甚至有的部门会不配合、不理解、“唱反调”,导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影响工作大局。面对这样的工作局面,就要发挥团结精神,把各个条线凝聚组成全面风险管理的统一战线。具体步骤可以参照前述“三友论”来进行。
第二,直面质疑挑战,敢于发声,主动同不良观念思维和风气进行斗争。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质疑甚至错误的观念,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勇于直面问题,特别是对于案件防控工作而言,面对违法乱纪、大是大非问题,更要有斗争精神。
首先要有政治敏感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范围广、内涵多、要求细、牵连广、责任重,往往“于无声处落惊雷”,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误解,很多问题涉及底线、红线。这个时候不能只做老好人,更不能含混不清和稀泥,而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直面质疑、毫不退让,特别是面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好风险防控、治病救人的工作。但政治敏感度从何而来?就是要紧跟中央方针,紧盯省联社和农商银行党委要求、紧盯各种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质效,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保持高度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其次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涉及违规问责。违规问责工作除了要依法合规之外,对于自由裁量的思考和使用,极其考验原则性与灵活性。既考验人性又考验党性。但无论怎样,身为一名专业的合规风控从业人员,要时刻严守底线,案件治理与防控,既是合规工作的底线,也是职业操守的底线,法律的底线,做人的底线。敬畏工作,尊重事实,以法律和制度为准绳,客观公正、理性严谨,对工作负责,对相关责任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历史负责。
第三,有为才能有位,关键还在部门自身建设,要有不断创造风控价值的能力。
第一,转变工作理念。从管理、服务转变成服务、管理,树立“客户思维”和“服务精神”,发挥管理职能,达成部门工作目标。客户思维、系统思维,甚至是互联网思维,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洗脑”。这一步往往很难,但迈开这一步,风景就会与众不同。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想理念,做到与时俱进,除了传统参观学习、交流考察、座谈汇报以外,更要学会聆听抱怨吐槽、观察数据变化、反思案件漏洞、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风险预警等。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业务经营单位,要紧盯一线基层的痛点、难点、痒点,对于大家共同期盼、多方呼吁的需求,要及时解决,真正帮助基层一线解决实际困难,让服务对象多一点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而怎么盯住一线?怎么能及时了解需求?需要我们在以往各种机制的基础上,打通新渠道,运用新手段,打破空间和信息壁垒,与一线直接面对面,同感痛苦,才能感同身受。打通信息收集、汇总、提交、回复这样的交流机制,也就是常说的线上、线下均要走群众路线,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作风浮躁不接地气。
第三,创造有用价值。目前风控的发展趋势是大风控。主要特点和逻辑就是构建体系来进行综合管理;工作思维就是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基础点就是“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农商银行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四个基本点分别是人才团队、系统数据、管理机制、风控文化。这些可以作为风控部门的工作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大文章。比如:很多中小银行受规模、资源等限制,自身大数据风控建设往往只是传统风控的“数字化”,目前不少农商银行都是局部探索,缺少统筹一盘棋,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应对、全员参与、全流程管理的属性,很多工作只有由全面风险管理统筹才最经济、最有效能。只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体会得出的价值,各级领导才能重视,同事才会配合,员工才想靠近,全面风险管理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
第五,从工作实施上理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文化工作。
良好的企业文化解决的是人的自觉性和价值取向问题。应当说现在国内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各种制度,农商银行基本上也都有,但这些制度与规则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执行不力、有章不循还很普遍,而且很多屡查屡犯、屡改屡犯、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文化的问题。
由于良好企业文化的长期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农商银行内部违规行为的泛滥,突出表现在“权力大于制度”“情面大于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制度管下不管上”“风险管理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等,其结果是培育了“不违规就吃亏”“不造假不发展”的“违规文化”、“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的“江湖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错误价值观念、错误行为、错误结果,给农商银行造成了资金和声誉上难以挽回的巨大风险和损失,也给组织内部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
建设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种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农商银行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倡导、提炼、强化和总结。“只有自己地里长出来的庄稼才是真正自己的”。如果随便找一家外部公司,设计几句口号,编一套PPT,印刷几本文化宣传册,风险管理文化只是“无根浮萍”。在建设风险管理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发展规律的特点和要求,按照科学的程序和原则实施,克服主观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个人认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至少包含五个部分: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文化的根脉所在。遵道而行、家国天下、以人为本、浩然正气、诚信担当等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伟大力量,滋养着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样,是否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成败的标杆。
二是地域风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涵养一方文化。各家农商银行所处地域不同,辐射人口规模各异,所处的风土人情和乡土文化属性也不同,但不少农商银行对自身地域文化的挖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当前风险防控化解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怎样利用“乡土文化”的进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也是农商银行党委、经营层和风险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三是红色党建文化。红色中国,党是核心。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我们的事业就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的发展和党建文化,是一门深刻丰富的学科。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有很多经验、教训和文化理念,可以用来很好地指导今天的发展改革、经营管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认真总结、吸收转化党建红色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四是行业特色文化。农商行的前身是农信社,发展历程一波三折、命途多舛,也导致了农信系统缺少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随着进入21世纪,特别是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农商银行系统的改革改制不断,越来越多的农商银行已开启上市道路,省级联社改革方案逐步落地,农商银行系统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也得到极大提振。
五是领导个人文化。领导个人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一把手文化”,是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农商银行的企业文化水平质量可以间接反映出领导个人文化修养和领导艺术水平的高低。未来,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实现个人-党组织-集体-企业组织-文化发展的路径来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最终实现“人治、法治、文治”三者和谐共生的治理格局。
结论:
未来10至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农商银行迈入更高发展质量阶段的关键时期、全面风险管理逐步落地的关键时期。农商银行应抓住有利历史机遇,运用综合管理观指导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设,从态度立场、组织协调、工作认识、方法技术、企业文化等层面去系统思考,综合应对,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建成高质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