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陈昭昭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 2020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也提到“大力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升行动”,“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灵活的教育体系”。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改革需求不仅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成为全社会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突破口。而提升的前提,需要全面准确的把握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才能最终找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的目标、路径、方法和体系,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实践岗位中更适应实际需求的技能要求。本文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大层面,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造能力、信息协作能力等六方面,结合问卷及访谈调查、试题测试等方式,全面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在年纪、专业、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人们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息活动对人们的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作为我国产业大军的基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对其日后发展有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信息素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当前我国教育一直提倡要重视素质教育,究其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不断改革的教育体制,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大学生想要实现创新,拥有必要的处理信息能力非常关键。假如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习知识,则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也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

    当前社会把不会识别现代社会符合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人定义为文盲。因此对现代人信息技术和素养的要求也更高。单凭在学校接受简单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终身学习,而信息素养便是基础条件,学习者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通过学习和完善,提高生存和发展的技能。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都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相关课程,但课程的内容大多只涉及基本计算机操作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还相差较远。然而,近几年,随着国家信息化的要求的各类政策及大数据时代的现实需求,催生了如信息素养大赛/信息素养培训等各类活动的产生。这让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及信息素养试题测试的方式,分别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大的层面,调查了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包含大一新生和大二大三老师在内的500名学生使用网络认知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创造信息和信息协作的情况。从结果如下:

1.信息认知方面,(1)概念辨析方面,高职院校中不论是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大三老生,对信息的概念认识均相当模糊和片面,当提出相关信息概念、信息平台、信息的分类等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的概念认知,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停留在信息检索这一浅显的信息技能上。(2)信息意识方面,不论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大三老生,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信息的重要性及信息素养的必要性认识不清。也不能很好的将信息素养跟个人的短期学业发展和长期职业发展相结合,甚至对于个人信息的需要都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学生信息素养知识基础还需要积累,突出特点是对数据库的熟悉程度普遍不高。

2.信息获取方面。(1)在信息资源获取用途上,大部分学生利用信息软件和平台、获取信息资源主要以娱乐休闲为主,聊天、听音乐和玩游戏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目的,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和学习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2)在信息获取的方式上来说。一方面,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大一新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且缺乏灵活变通。他们只会机械的使用基础的搜索引擎如百度、360等进行机械的对不论何种类型的信息进行简单检索,也不会准确的把握相关信息检索的关键词等进行精准检索去获取信息,更不用说使用高级检索技能去获得信息。另一方面,大二和大三的老生,因为进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较长,不论是个人主动还是学业任务需要被动,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定的信息获取技能和能力,比如针对论文的检索,他们会使用专业的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针对设计元素会使用专业的设计元素网站进行搜索;针对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也会去查找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3)新生与老生信息获取差异的原因。新生和老生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别,一部分的原因要归于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对信息获取方式的融入,另一部分原因要归于经过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后,老生或多或少的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检索规范行为,了解信息的不同种类,掌握了信息获取的多种途径和方式,个别同学甚至学会了各类高级检索的技能。

3.信息分析方面,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普遍对收集的信息没有鉴别、遴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更不会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信息识别和甄别能力有待提高。(1)在信息的真伪鉴别方面,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和老生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来源的合法性均不能很好的鉴别出来。(2)但在个人需求信息的遴选方面,高职院校老生相对来说,能够很清晰的明晰个人所需信息,且明晰个人所需信息的查找的位置,这表明了高职院校老生能更清楚的知晓个人的信息需求。(3)对消除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方面,年纪的区分并没有呈现很明显的差异性,反而在专业和性别上呈现了不同。相对来说,信息技术类及工科类学生比设计专业类学生更能主动的清除垃圾和有害信息;男性同学与女性同学也更能忽视或抵御垃圾信息的干扰。

4.信息加工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能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表述形式上的转换,也不能很好的对信息进行理解,进而进行归纳、分类、存储、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他们对信息并没有形成的存储和再次利用的理念,知识与技能也并不能很好的集合,特别是在知识迁移方面,不能举一反三的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普遍存在不能深入分析信息主题、不能优化的工具选择、更没有对信息的评价与分析。这跟个人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1)一方面,他们并不能很好整理、分类个人所需信息,甚至不能很准确的提炼个人所需信息的关键信息。这导致了他对需要对搜寻的信息无法获得精准答案。(2)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储存和综合利用。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利用信息工具储存所获信息的习惯,也没有掌握存储信息的平台及方法,更没有学会提炼和整合信息的技能。这导致了他们所获信息的混乱。混乱的信息不利于信息的重复使用,且浪费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重复查询信息的过程中。

5.信息创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能在多种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础上 ,产生新信息,得出新的结论 ,从而创造新信息 ,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他们在信息的交互作用上,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获信息的表层意义,从而导致了不能进一步分析表象信息下包含的更深层信息,无法从当前所获得信息中衍生出更多新信息帮助最终信息得获取。在这一信息创造方面,年级和性别并没有成为主观决定因素,跟个人得反应灵敏度及举一反三得能力息息相关。

6.信息协作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没有与他人交流、交换、分享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信息协作。(1)一方面,他们并没有主观能动得去跟他人交流、交换、和分析信息得意识。通常是为了完成某项活动或某个任务,为了便捷得获得信息会主动得去交流信息。并没有意识到信息也是一种互动性得资源。(2)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具备主动的去跟他人交换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大多数停留于知道,而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基本上不具备互相交流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普遍较差,在校期间学生只了解如EXCELWORDPOWERPOINT等常用的办公软件,在认识和使用网络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1.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在,但视野较为窄,局限性较大,甚至个别学生信息意识中认为信息并不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提高信息素养并不重要,对信息需求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通常是为了完成某项活动或某个任务才去搜集相关资料信息;2.信息知识相对匮乏,导致信息能力的低下;有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但该种能力较为单一,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3.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运用能力还只停留在展示信息阶段,信息重组及创新的意识较差,尽管许多学生也能一定程度了解信息资源,但对所需信息资源却缺乏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能力。经常面对大量的资源库而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相应规划,因此只能毫无头绪地寻找,不仅加大了难度,还对其学习和研究造成影响4.学生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较为薄弱,需进一步提升信息法规意识和道德部分学生无视信息行业网络完全社交规则,导致频繁出现网络成瘾、网络欺诈等情况。

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水平还存在较大不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个人多方协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 (1):23.

[2]许灿.刘晓萍.韩长进等.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0(52):37-38.

[3]吴红姣.大数据时代提升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3):24.

[4]陶云.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v.33;No.136(05):71-72.

[5]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3(08):72-74.DOI:10.13811/j.cnki.eer.2003.08.017.

[6]缪向辉.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定量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地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调查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07):90-93.

作者简介:陈昭昭(1987-),女,苗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及微课、新媒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金资助: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20C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