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量”的教育,已经开始向“质”的教育进行转化,实现教育的纵深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单元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明确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策略,希望能为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单元教学
引言: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需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以课本为基础,加强知识点的互相联系,将相关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单元进行教学,对于顺应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对单元教学拥有正确认识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单元教学的理解往往都是将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角度的考虑。许多时候,教师对于单元教学的解读,都是从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整合,从而设计单元教学,整体层面是由上至下的渗透,缺少对学生因素的考虑[1]。但是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心理、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的动机进行综合考虑,不然单元教学的开展只会流于表面化、形式化,难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二)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不高
目前为止,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单元教学已经做出了一定成果,但是随着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标的实施,原有的单元教学与现有的一线教学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对于枯燥的、抽象的单元教学理论解读有限,更无法将一些单元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许多阻碍,使单元教学设计对于实践教学的指导性不强。而且,部分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往往知识对单元教学设计的环节与过程进行整合,或是基于某些理论,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使单元教学流于形式化,还会使单元整体教学开展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偏离,难以满足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学习需求。
(三)单元教学碎片化严重,为学生增添了许多学习负担
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设计,导致单元整体教学呈现碎片化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单元教学的过于零碎,缺少整体性,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大,难以满足双减政策需求[2]。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教材的使用方式与编排方式有一定关系,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是以单节课时为基础,客观的课时条件要求教师只能对单元教学进行零散设计,对每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容易忽略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与完备性,更加关注教学设计的局部精致,学生在缺少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教学设计下进行学习,往往接收到的是庞杂而零散的知识碎片,导致学生的点状思维现象严重,在某种情况下也增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因为部分教师习惯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设计,对于教学的阶段性分析较为重视,教学环节往往是流程化的复习上一节课、导入新课内容、练习过后布置课后作业。长此以往,教师就会陷入知识点教导的困境中,难以从单元教学的“战略整体”进行知识结构的把握,数学课变成了算术练习课、画图操练课,难以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也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搭建缺少全面意识,不能运用整体思维对知识进行思考。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策略
(一)对教材进行整合,实现单元教学的连贯性
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人教版教材将部分同一板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割式处理,将其编排在不同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教材内容的切割,导致教学内容分布广、持续时间长,使得教学过程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也难以满足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3]。以《20以内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将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为“认识数字”“数字的加减”两个基本框架,在认识数字中,分为十以内数字的认识,以及十一到二十是数字的认识;数字的加减,分为十以内加减法,以及二十以内进位加以及退位减三部分。在经过这样的调整后,不仅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逻辑上的清晰认知,教学知识点更为统一、集中,实现了教学的连贯性,顺应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对十以内的数字进行认识后,可以将思维直接延伸到对十一至二十的数字认识,实现学生前期学习经验的有效积累,并为后续的知识点学习奠定基础,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对教学框架进行完善,实现知识系统的整体性
教学框架的搭建,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辅助单元教学有序进展。横向框架上,需要教师将具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对知识点的差异与共通之处进行呈现,使学生加强对知识条理性;纵向框架上,需要将同属于同一逻辑链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清晰思路,从而满足双减政策要求,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从小学加减法的整体教学层面来说,无论是小数、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虽然计算的方法与过程有所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进行加或减,本质上的算理具有一致性。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知识之间存在的障壁进行打通,在本质上理解加减法的算理,不仅能顺应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习负担,还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单元教学的横向比较单元之外,还需要进行纵向的比较,使知识之间形成清晰的脉络。
(三)设置生动的探究活动,顺应双减背景要求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为了顺应双减政策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出能够让学生多观察、计算、验证、实验的探究活动,减少一味地死板的灌输,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前提下,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表内乘法”为例,这部分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内容,也是学生日后学习运算与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4]。乘法口诀表的背诵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应对这种方法进行优化补充。可以在纸上设置不完整口诀,让学生通过乘法口诀表的缺口进行填补,从整体角度上对口诀表的联系进行理解。还可以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通过口诀画出图形,教师对“四五二十”这句口诀进行出示后,学生就能画出长度为5,宽度为4的长方形。学生在观察与对比后,能够得出“乘积相等,乘数不同”的结论,实现学生动手与思考能力的双向进步,既对传统教学的枯燥进行了转化,也在学生心里提前树立了长方形面积的概念,为后续的单元教学也打下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养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整合,实现单元教学的连贯性、对教学框架进行完善,实现知识系统的整体性、设置生动的探究活动,顺应双减背景要求,帮助学生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蒲欣宏.“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与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2022(40):7-9.
[2]路召飞,殷雪剑.双减下的数学精简单元教学探究——以排列组合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2(20):24-26.
[3]方婷婷.“双减”政策下基于小学数学单元编写体例的深度学习方案的开发研究——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2(05):59-61.
[4]陶星星.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84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