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究》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探究》教学案例

赵伟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250002

数学思维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思维训练,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整齐划一的做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式代替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统一、规范、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同时存在。

例如:在每行添上适应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5           5            5              5=1

  (1)5-5+5÷5=1   (2)5×5÷5÷5=1……

本题有多种解法,可以让学生从各角度进行思考。对学生出现的多种正确解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而不能用一个答案、一个模式去限制束缚他们,这校做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二、加强推理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

所谓推理,就是由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活动。在推理过程中,利用已有知识获得新知,不仅能使学生对原有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律的含义加深理解,而且使学生将新知识及时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知识在一定的逻辑顺序中积累起来。

三、一题多说,说中促思、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根据五(1)班女生是男生的,这句话,你还可以怎么说?学生经过思考会说出以下多种不同形式表示男女生人数的关系:(1)男生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3)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4)男、女生人数比是5:3……这样,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就能迅速从不同角度分析,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在拓宽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探索出创新解法,强化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思维独创性。

四、错多议,议中辨伪,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教学中,将学生答问、作业或考试中的典型错误,让全班学生议论辨析,去伪存真,由于学生主动参与找错、认错、辨错、改错的全过程,所以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智慧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造潜能是每个大脑健全的学生都具备的,要使这种潜能变成一种创造能力,关键问题是要引导、激发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鉴于小学生生理上尚未发育成熟,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其思维特点具有直观形象性,本文拟就这一特点,谈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引导探索思考,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造思维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倡导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作基础,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探索,做到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真正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发现者,从而获取新观点、新认识、新途径、新方法等。当然这种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地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最好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则成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积极思维。可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也只有当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候,创造才有可能实现

2、讲究激活思路,着力分析比较,促成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激活学生思路,以尽量创造条件由浅入深,多视角、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到主体参与的地位上来。所谓激活思路:一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勇敢参与;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始至终投身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促使学生边学习、分析、比较、总结、创新。在激活学生思路的前提下,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去分析已知、未知,比较其异同,当然,比较离不开分析,有分析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比较的引导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苗苗幼儿园大班有学生50人,男生占全班3/5,全班有多少人?金苹果幼儿园大班有男生30人,占全班人数的3/5,全班有多少人?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从而就掌握了题型结构特征,也就不难解答了。

3、注重拓宽思维,倡导标新立异,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特性。

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从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注重拓宽学生思维,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以充足的思维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要求教师做到学生能看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学生自已能探索出的结论不教;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这正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简而言之,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注重教会学生思维,把获得知识理论的重点,放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上,而不是简单的教给结论。更多地运用发散思维,在设问、观察操作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如在教学6加几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常规解法后,让学生广开思路。结果有学生说出自己在计算6+7的思维过程是6+6=12,7比6多1,所以6+7=13。不难看出这个学生是打破了常规定势思维,运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法而得出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解题中要教给学生列式分析图以及借助直观等思维方法,从不同变式材料中进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训练,充分运用思潮冲击法,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植根于开放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需要教师探索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去发现疑点;也需要教师激活思路,通过分析、比较给学生以启迪;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