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梅州市;514400
【摘要】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思维品质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思维品质和和课堂提问,结合教学案例,介绍了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提问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它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首次被明确列为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维品质,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不再是特优学生的发展目标,而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张金秀,2016)。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阅读作为主要的语言输入手段之一,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外化,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对促使师生发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落实情况却差强人意,英语教学碎片化、表层化和标签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王蔷,2018)。不少教学仅满足于对文本的表层信息的提取和一些简单的问答、选择和判断正误的练习,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活动很少涉及,忽略了在阅读教学中理应关注的对所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分析(王蔷,2016),导致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大多局限于获取表层信息。同时,教师的提问也缺乏多样性、层次性和关联性,这样的教学无疑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浅层化,不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阅读课堂提问
提问是组织教学的主要手段,阅读教学一般依据时间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各阶段活动都围绕着若干个问题来开展,因此,阅读课的教师提问一直为广大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和研究。Peterman(1999)通过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总结出有效问题的特点:要求学生运用其思维机制进行回答,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组织学生推论、概况、解释给学生提供机会加深其对材料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在各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等。这些特点中都明确要求教师所提问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提问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教学为例,探究如何通过设计阅读教学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1.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从肢体语言的基本功能入手,介绍了肢体语言的地域文化属性,说明正确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必须考虑其在特定地域文化中的得体性。文章标题“Listening to How Bodies Talk”采用拟人手法,以“总—分”结构和举例子的方法,给读者传递了三层信息:第一,肢体语言很重要,有社会交际功能;第二,肢体语言有一定的地域文化属性,但也不是绝对的;第三,得体性是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的核心。
2. 读前阶段
读前阶段一般为阅读的导入阶段,此阶段的教师提问除了能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还能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的阅读解决理解上的障碍。为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Q1: Suppose we are living in a silent world. How will you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Q2: Work in pairs, choose five sentences from “Activity1” and act them out without speaking. Can your partner guess what you are trying to communicate?
Q3: What do you think the young girl wants to convey with her body language?
Q4: 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text. 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Q5: Which title is better? “Listening to how bodies talk” or “An introduction to body language” ? why?
Q1学生可能会给出两种方案:动作交流或书面交流,然后顺利过渡到Q2让学生尝试只用肢体动作表达特定意思,从而体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也通过同伴之间猜测出现的误差,明白肢体动作有特定的含义,且容易引起误解,而后顺利引出Q3通过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动机,Q4同样是读前预测,预测完则通过Q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语言修辞手法之美。这五个问题环环相扣,在进行读前导入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推断等思维。
3. 读中阶段
读中阶段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处理信息,主动建构的过程。为帮助学生厘清语篇内容、逻辑、结构和意义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结构与逻辑,事实信息,分析比较文化异同等方面设置如下问题:
Q6: What is the type of the passage?
Q7: How is the passage developed?
Q8: Can you fulfill the table about Gestures and their meaning in different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text?
Q9: Which body language is appropriate in China but inappropriate in another culture?
Q10: Judging from their gestures, people in which countries are probably the most expressive in te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Q11:People in which countries are probably the most reserved?
Q12:Are we Chinese open-minded or reserved in te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Q6和7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体裁和行文逻辑,在对文章全貌有了基本了解后,学生完成Q8,需要学生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信息转换与分类,训练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Q9,有助于学生从跨文化的视角理解肢体语言,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断的思维能力。Q10、Q11和Q12则是基于以上梳理的事实信息,得出恰当的观点。通过三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读中阶段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断、归纳、评价、建构和批判等思维。
4. 读后阶段
读后需要学生基于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跳出文本思考和表达,实现迁移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如下的读后提问,给学生提供语言模仿和输出的机会。
Q13:What’s the crucial Principle of using 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Q14: Discuss and decide what advice on body language can you give to a France/Japan friend on his/her first trip to China?
学生在完成了读中Q9—Q12的问题链后,应该能够顺利归纳总结出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的主要原则:得体或者说入乡随俗,完成Q13。最后,学生小组讨论Q14,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在回答过Q9—Q12的基础上完成。这些读后活动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比较、推断、归纳和创新等思维。
四、结语
阅读教学发挥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作用,教师按照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和批判与创新四个层面设计有梯度、有深度及联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厘清主题句与细节信息的关系以及句子、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通过推断理解语篇的逻辑和深层结构,通过归纳和概念建构把概括出事物的共同特点,通过批判和创新表达观点,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念建构、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陈则航等,2019),使学生的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方面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Peterman, F. P. 1999. Asking Good Classroom Questions. Ball State University. http://www.bsu.edu/burris/iwonder/strategies/goodquestions.htm
[2]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1):91-98.
[3]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05):45-50.
[5]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8(2):11-19.
[6]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39(07):6-11.
本文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项科研课题: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GDSP-2021-D023)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 张文芳,女(1984.12)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本科学历,梅州市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邮编:514400,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