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发展

李宇雷

大唐定边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面对全球变热及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下,国家适时提出了双碳目标;目前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更让我们看到习总书记的高瞻远瞩,本文旨在讨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通过基地化开发、多元化应用、市场化交易、科技化引领来实现新能源项目开发,确保能源供给自给自足,实现基础能源降本,助力新兴产业增效,使新能源项目发展成果更加贴合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和特色,经得起历史考验。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项目发展

一、引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截至2021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双双突破3亿千瓦大关,新能源开发建设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但距离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12亿千瓦目标仍有一半路程要走,讨论思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发展正当其时。

二、我国新能源项目发展的历程及所处阶段

目前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国土面积辽阔,人口数量全球第一,但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储量仅占全球1.3%,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消费能源;当前通过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及大规模进口,逐步形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但我国能源安全新旧风险交织,油气资源短板长期存在,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需紧张问题时有发生;为此,在国土面积内实现能源完全自主供给至关重要,新能源项目发展刚好契合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西北部风光资源优质的特点,将是实现国内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一极;同时,我国产业经济正在转型升级中,新能源发展将有助于实现用能降本,利于其他新兴行业的发展。

2021年,我国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1.7%,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技术也快速提升,在大兆瓦级风电整机、高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方面全球领先;先后开发了全球最大的陆上及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

目前,我国新能源项目发展从装机容量、技术水平、开发模式等方面已经全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多项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在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12亿千瓦目标各方面条件已然具备。

三、“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发展思路

今后我们将更好更快实现国家战略,本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从基地化开发、多元化应用、市场化交易、科技化引领思考新能源项目发展,其他举措不在本文讨论研究范围内。

1、基地化开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新能源项目基地化建设区别于以往年度单个项目申报开发的模式,有助于规模化、集约化效应的发挥,为项目降低投资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将便于依托外送通道实现电力远距离传输;将发挥西部北部地区风光资源优势和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未利用土地优势,将未利用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促进西北部地区发展,带动当地税收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新能源基地化开发建设也将推动新能源大规划并网、传输、消纳技术的发展,为未来全部或主要依托新能源建立电力系统奠定基础;基地化开发也是在短时间内实现风电光伏大规模、高水平发展的有效手段,将短时间内实现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今后一段时间内,坚持新能源项目基地化开发,取代过去单个5万千瓦或10万千瓦项目的开发,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发展。

2、多元化应用。建立广泛的新能源项目“应用场景”是实现新能源项目星火燎原的必然手段,除以基地化开发西北沙漠地区外,在消纳较好的全国其他地区,受制于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等影响,在开发建设中与建筑业、农业、渔业、林业、牧业等相互融合,将有效扩大新能源开发范围,特别是结合光伏项目自身特点,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采用柔性支架的林光伏互补项目等可以实现集中式开发;同时以分布式、分散式开发应用是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良好途径,国家能源局在《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出,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千乡万村沐光行动”,这是将新能源项目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乡村道路、废弃宅地、温室大棚、农田畜牧、仓储等场景,通过“送风电下乡”、“带光伏上门”,扩大在广泛农村地区新能源开发应用。

在消纳端,可以与电化学储能、光伏制氢、海水淡化、无土栽培、新能源汽车、清洁供暖、数据中心结合,将新能源不稳定输出转化为稳定输出、利用新能源未来成本进一步降低的优势,扩大新能源消纳侧应用场景。

3、市场化交易。中国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以市场经济求效率,以社会主义保公平为原则;新能源发展在2020年以前,是在政策扶持下的市场化开发;之后,新能源项目完全通过市场调节,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不得超过当地指导价;保障收购小时数以外的发电量,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

随着新能源技术成本下降等,要获取更多发展空间,抢占传统电力市场,就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动重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运行,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深化输配电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通过资金和市场天然的趋利属性,促进新能源项目开发,也将降低国内用能成本,吸引世界企业来华投资,最终形成正反馈循环,协助我国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科技化引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能源项目发展离不开高科技技术的支撑,目前,我国下线了13兆瓦风电机组,国内厂商生产的光伏组件连续刷新世界光伏转换效率;我国在光伏和风电设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强劲,有利于抢占国际绿色科技竞争制高点;在未来,要不断巩固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兴绿色经济领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在海上风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制氢技术、新能源5G协同、智慧化电网等方面加强技术投入。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能源领域研发创新平台,推进各类科技力量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围绕能源领域相关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实施能源重大科技协同创新研究;使电源、电网、负荷以及能源存储相互协调,保证在新能源未来发展全球领先。

四、结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百年大计,一直到本世纪中叶都是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仅是站在当前我国新能源项目发展阶段所提出的思考内容;但展望未来,新能源发展必将逐步代替传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形式与技术必将颠覆当前的认知,将更加友好、便捷、智能,期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乔桂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A].山西生产力研究出版社,2012.

[2]石定环.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J].北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08.

[3]王永中.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中国的新能源革命 [J].北京:中国社科世经政所

[4]付永波.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J].郑州:河南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