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林钰航

福建漳州市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363400

摘要:中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可以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分析,结合课程思政视野下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明确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增砖添瓦。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小学美术;必要性;教学策略

引言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教师开始对照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思考适合学生成长的高效教学引导模式。小学美术是影响学生审美素养、造型能力、美学功底的学科。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明确思政视野下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照教学实际,全面挖掘美术教育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的价值。

一、对照课堂思政要求,提高教师素养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强化政治素养,从自身做起,规范能力,提高素养。第二,优化教学方法,明确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课堂思政理念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用知识充实育人的素材,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从而让课程思政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对照国家政策发展大方向和日常行为举止分析,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时常反省,积极反思,不断实践,从而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多优质的资源。

二、深入分析美术教材,寻找共通之处

教材是进行课堂思政教育的基础。教师有必要以课堂思政的视角分析美术教材的内容,寻找美术知识与课堂思政之间的契合点。尝试将爱国、爱党、爱家乡、文明、和谐、诚信、环保、感恩、孝道等与课程思政有关的要点与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教学引导的基本目标,促进课堂思政教育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间的互通互融,为后续在课堂上进行思政引导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促进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推动完美结合

(一)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传统文化分析,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有序开展教学指导,以文化为指引,带领学生走进课程思政之门,实现美术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很多素材与美术教学内容相关,如风筝、捏泥人、剪纸、雕刻等。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分析,选择适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素材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山山水水”时,教师可以从中国山水画作品的传神与魅力方面分析,组织学生对照教材中的作品先自主思考,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出不同的作品供学生鉴赏,并讲解鉴赏要点。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将中国山水画中的传神之笔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指导学生鉴赏,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随后,教师再传授给学生一些画山水画的步骤和方法,重点讲解“勾、皴、染、点”的含义,帮助学生在鉴赏与实践中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多元方法有序引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想要更好地渗透课程思政,教师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选择资源,对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找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政素养。实践证明,教师可以结合翻转课堂、混合课堂、案例教学、微课引导、线上线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对照课堂思政教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而带领学生在具体主题中思考、分析、实践。以小组合作教学法为例。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照微课完成课前导学,并在小组中分享教材中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和装裱样式。其次,教师对照不同油画的创作背景、观念、表现手法等,组织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探寻中国油画的由来。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小组探讨的结果,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探讨成果。再次,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欣赏油画的技巧。最后,教师再以我国著名的油画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等人为国家油画发展做出的贡献为引,点燃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热情。

四、加强教师之间沟通,统筹课程结构

中小学美术与思政教育结合的任务,并不是靠一个老师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合力、共同探索才能够完成。因此,在日常的引导中,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方法,还有必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其他教师一同统筹分析,确定课程结构与内容,从而避免在渗透思政素材的时候出现重复讲解或者遗漏内容的情况。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引导。第一,教师需要建立沟通平台,在平台中结合课程思政目标进行分析,寻找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资源。在此期间,各科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优势,沟通协调好不同学科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教学的着重点。第二,教师构建跨学科工作合作机制,制订交流学习计划,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完善教研探究。教师在教研中,寻找更多适合的方案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第四,注重总结与反思。美术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其他教师统筹协调资源,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从而提高引导效率。

五、融入丰富实践探究,促进成果内化

教师要对照教学目的,分析寻找合适的实践探索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在组织学生学习理论时,提高其美术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在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探索后,推动美术课程朝着课程思政的方向转变。

教师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节日入手,贴近生活进行分析,挖掘生活中的思政要素,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从而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的转变。在组织活动时,学生可以运用美术知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在结合课程思政组织学生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特定主题的影响下,既巩固了美术知识,又提高了综合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契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积极从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等方面寻找育人策略,从而让“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理念深入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化军.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路径[J]. 学生电脑, 2021(5):0112-0112.

[2] 孙国龙. 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J]. 今天, 2021, 000(007):P.1-1.

[3]孙擎. 数字化时代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探索[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6(2):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