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17
【摘要】目的:探究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对其血糖指标产生的影响。 方法:从社区2021年6月到2022年7月进行管理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选取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行常规社区管理)和研究组(68例,行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两种管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指标产生的影响。 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同时,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方法对改善其血糖指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患者;社区慢性病管理;血糖指标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利用障碍或胰岛素不足,导致葡萄糖不能被利用,随尿排出,进而出现排水过多,糖代谢异常,机体异常口渴、饥饿明显、消瘦等症状[1]。该疾病确诊后则是终身性疾病,治疗过程只能对其进行控制而不能根除[2]。因此,本文对处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社区2021年6月到2022年7月进行管理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选取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龄65.22±3.18岁,平均病程9.37±2.84年)和研究组(68例,男41例,女37例,平均年龄65.49±3.07岁,平均病程9.21±2.73年),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排除: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告知研究情况后患者自愿加入,同时在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
1.2方法
为对照组68例患者行常规社区管理方法,研究组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3 观察指标
首先,收集所有患者接受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后其血糖指标具体情况,如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其次,通过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行不同社区管理方式后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问卷最高分100分,低于60分为未掌握,60到90分为基本掌握,91到100分为完全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的对比
对照组和研究组管理后的空腹血糖(mmol/L)为7.11±0.37和6.48±0.22,餐后2h血糖(mmol/L)为7.64±0.85和6.62±0.67,糖化血红蛋白(%)为7.14±1.18和6.17±1.36,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血糖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1、7.254、7.885,P<0.05)。
2.2 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对照组对糖尿病知识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总人数为45例(66.18%),研究组人数为66例(97.06%),研究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更充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7,P=0.001)。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情况虽然出现异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根据资料显示,5%到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不干预的情况下会发展为糖尿病[3]。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前期干预是预防其糖尿病形成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取了两种社区管理方法,其一为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接受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可以看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身体对该疾病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症状,现阶段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多数是从健康体检中发现,因此很难获得患者对血糖控制的重视。研究组护理人员针对该情况进行了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不仅让患者深入的了解了自身疾病的具体情况,还提高了其对血糖控制的主动性,管理效果明显提升。此外,合理的用药和饮食管理让社区慢性病管理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患者对社区护理人员形成了信任,在长期的社区管理过程中,使血糖水平得到了稳定的控制。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了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研究组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前期患者行社区慢性病管理对其血糖指标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蒙.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04):544-547.
[2]郭丽,赵雪怡.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12):1958-1959.
[3]罗宁.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