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生态型住宅建筑方案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论述生态型住宅建筑方案设计

卢嘉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其中住宅建筑行业表现较为突出。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生态住宅建筑小区,深受广大住户的青睐。加强生态理论的应用探究,注重自然条件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正确处理生存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生态环境建筑创造良好的条件,凭借生态建筑结构充分发挥其功能已成为未来生态建筑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引言:如今的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住宿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要质量牢靠而且对外观和智能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除了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住宅建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以外,对建筑方案的设计方法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尽量将设计方案最优化,从而来提高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水平。建筑方案设计作为住宅建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设计人员能够对此引起高度的关注。

一、生态型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物要因地制宜,北方建筑讲究保温,减少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南方建筑则强调通风对流等。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阴,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材料应用、被动节能措施等。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

3、建筑物应有大面积的半户外空间,结合绿化的设置,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二、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三、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1、住宅区风环境设计。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高层建筑由于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事例提醒规划师和建筑师,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

2、建筑物的形体设计。因地理环境因素,各个地区建筑层数的体形系统是不同的,体形系数越大所消耗的能源就越多。在国外,许多高层建筑通常会建设成圆塔形,原因在于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是最短的,建筑外露面积也很小。在各种研究和探索中,建筑和室内一体化的建筑形体设计理念已被提出来,为了减少施工中所带来的污染,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需要尽可能地选用低耗材、耐久性强以及性能高的建筑体系,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能量损耗问题,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形体变化应当少而简单。

3、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保温设计。现阶段很多常用的建筑材料在施工中产生大量能耗,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活环境。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断面大,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砂石、水和水泥,消耗过多的国土资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标准。而且在拆除钢筋混凝土建筑时,对于没有拆解干净的水泥、砂石结块等,很难再回收利用,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污染了周边环境。因此,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或是工业化成品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为了使建筑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要减少高能源材料的使用,在兼顾地域性和原生态性的同时使用新材料。

4、生态建筑绿化与水体设计的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住宅区的建筑密度日益加大。建筑密度的增加以及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使得在居民住宅区极有可能出现“热岛”效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是要对绿化面积的简单增加。如果仅仅是单纯地追求住宅区绿化面积的增加,没有对水体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其最终的结果难免不能满足设计方案的目的与居住的需要,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大量的资金被用于绿化的管理与植被的灌溉,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建筑成本的提高。因此为了避免热岛效应在住宅区中的出现,就需要将生态建筑中的绿化与水体环境进行科学的设置,充分利用植被绿化与水体环境来降低热岛效应,降低住宅区热量排出方面的作用。将二者合理搭配,在降低整个住宅区热岛效应的同时,降低绿化植被与水体环境的管理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保证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态住宅的舒适性。

5、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相结合。传统技术中木结构填充岩棉、陶土夹心墙等建造技术,也是环保且消耗能源低的技术,这些传统技术采用的材料使二氧化碳和硫的排放量减少了,节能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在低碳建筑设计中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技术,新型的能源控制技术就是我们探索到的新技术之一,这一技术可以十分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如建筑配套系统的合理设计中,雨水、污水分流系统的建筑设计很适用在非常容易干旱缺水的区域,将雨水回收进行再利用,可以用于灌溉花草、树木,将污水与雨水区别进行处理,从而有效节约自来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中一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大部分有毒气体的排放,现在已设计出碳排放量为零的建筑了,该建筑中的水电供应完全靠自然界中的太阳光和雨水解决。

6、日照、遮阳与采光。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形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就有严格要求,在住宅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中需仔细考虑遮挡和自遮挡对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热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随着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逐渐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对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也有了空前重视。生态住宅小区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应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加大对资源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等生态技术的研究力度,更要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去创造新的有本国风格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 周媛. 关于生态居住小区的内涵及其评估[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4499-4500.

[2] 肖剑. 关于生态型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分析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462—462.

[3] 杨毅. 乡村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113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