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法制意识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农村初中生法制意识培养

朱义华

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 210043

摘要:立德树人背景下,培养学生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家长大多为农民,对法律了解不多,相对来说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无法给学生法制意识培养太多帮助,在此背景下,学校就成为了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主要阵地,教师就成为了学生发展意识培养的实施者。本文简述了面向农村初中学生开展法制意识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法制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前言:社会主义社会的秩序维持需要以法治作为依托,因为人们的法制观念、法治意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社会中的所作所为,因此,培养、提升人们的法治意识时非常重要的。法制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抓起,农村初中学生存在法治意识不强的问题,学校与教师要对这一问题产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法制意识包括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权利义务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或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下文将提出具体的法治培养策略。

一、面向农村初中生开展法制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段岁月里,学生开始步入青春其,一系列的身心变化对他们的情绪、心理、认知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学生一方面渴望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但是其分辨能力比较有限,较为受到不良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面向他们开展法制意识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法制意识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能够得到增强,之后,学生就能够以法律来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之下,就能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会给学生终身成长带来益处。

  1. 教会学生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律对我国所有公民具有约束力,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是约束人们言行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学生了解到法律的作用之后,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约束自己不要做违法法律的事情,这对学生终身成长来说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二、农村初中学校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有效策略

  1.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法治意识

一般来讲,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也要注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行动能力,能够更多的接触到外部社会环境,虽然我国治安工作越来越好,但仍有些不良分子、不法分子隐藏在角角落落里,班主任可定期不定期组织法制意识培训班会。在班会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遵法守法的重要性,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例如,班主任可利用真实的案例向学生说明不遵纪守法的危害性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欲望,也有些学生开始出入危险场所,并作出一些违法行为。例如,2021年7月份,15岁的初中学生韦某某因为在酒吧偷钱包,而被人暴打,最后致二级伤残。之后,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首先,韦某某出入酒吧是不对的行为,酒吧让未成年人进入是违规行为;其次,韦某某偷他人钱包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也会被受害者报复,所以,不出入危险场所,不做违法的事情,是非常重压的,学生就应该做学生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出入美好场所,感受社会的美好。最后,殴打韦某某的团伙也属于犯罪行为,对于韦某某的行为他们应当采取法律手段解决,而韦某某遭受殴打时也应第一时间报警,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明白,遵纪守法是获得美好人生的第一要素,他们的法治意识得到有效加强。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

农村初中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并将法治意识渗透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学校可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法治意识与诸多学科都存在交叉关系,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法治培养教学的主要学科,语文、历史、化学、物理、英语等学科也与法治培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教材内容中的法治元素提炼出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也可将外部法治元素融入学科教材相应内容开展法治教学。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该学科主要内容为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各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法治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例如,教师可开展法治情境课堂教学,搜索或编撰相关情节或案例,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分角色扮演。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法治课堂情境:某一企业负责人,年轻有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很贤惠,女儿很可爱,可是他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富有,仍然觉得自己的权利不够大。在贪欲和利益的驱使下,他在经营过程中偷运违禁物品触犯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严重制裁,最后被判了无期徒刑,非常后悔自己的所做所谓,因为自己不遵守法律从而失去了美好的一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违法带来的后果,能够体会到违法的人有多么后悔,体会到他们的家人有多么痛苦,从而认识到违法犯罪只能毁灭美好的人生,只有遵纪守法,加强自身法治意识,不做违法的事情,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生活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加强。除了道德与法治学科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视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治教学,加强学生法治意识。

  1. 做好校园法治氛围建设

法治教学分为有形教学和无形教学,有形教学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或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法治知识,讲解法律内容,分析相关案件,加强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加强学生法治意识。无形教学指的是教育工作者打造校园法治氛围、班级法治氛围,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法治氛围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如,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建设班级法治氛围。首先,班主任可规划出教室一角作为法治宣传栏,每日更新一条新的法律知识,或更新新的法律案例,使学生在教室环境中时时能够看见、能够感悟,加强法治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学校也应当注重打造法治校园氛围,如在校园建立专门的法治宣传栏,张贴法治标语,学生生活在法治氛围浓厚的校园中,有利于其法制意识的增强。

  1. 加强家校共育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家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法治教学也可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校方可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协作。家庭是学生最为依赖的温暖环境,家长是学生从小到大的陪伴,家庭会令感到放松,家长会让学生倍加信赖,因此家庭法治教育能够受到比学校法治教育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每周制定一个或两个法治主体,并准备好相关资料或视频,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法律主题学习,在亲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会将自己的相关经历或所见所闻传递给孩子,并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法律学习心得,用积极学习法律的态度感染孩子,用自己的法律意识影响孩子,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与相关事件,加强对法律的信赖,提升其法治意识。

结语:农村民风淳朴,甚少发生违法事件,且农村邻里之间关系较好,给学生一种非常安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法治意识会比较淡薄。学校应当基于实际情况,面向初中学生开展法制意识培训,将法治意识培训渗透到管理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并积极联合家庭、社会等第三方力量共同开展法治培训,力求更好的提升学生法治意识。

文献参考:

[1]陆海峰. 浅析班主任在中学生法制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 东京文学, 2010, 000(012):130-131.

[2]黎璎. 浅谈中学生民主、法制意识的培养[J]. 中学历史教学, 2012(1):1.

[3]池珍芳. 培养中学生法制意识方法初探[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