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4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方法:我院收治急诊中毒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急诊中毒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下,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中毒;满意度
急诊中毒在急诊科十分常见,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采取科学的疗法,患者会因肺水肿、休克等受到死亡威胁。诱发急诊中毒的因素较多,如:药物中毒、乙醇中毒等,无论是何种中毒类型,患者承载的心理压力均较大,特别是有自杀倾向服用农药的患者,实际救治时,对心理护理的要求较高[1]。鉴于此,本研究对所选的急诊中毒患者,在实施急诊救护期间,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61例急诊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男、女(n=16、14),年龄14~75岁,平均(42.83±4.26)岁;观察组:31例,男、女(n=17、13),年龄14~76岁,平均(42.82±4.24)岁。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送患者到达医院,了解其中毒原因、中毒方式,按照患者病情吸入氧气。患者到达医院后,为其行气管插管,用呼吸囊辅助呼吸,为其实施针对性常规干预。插管前,取利多卡因胶液应用,叮嘱其吞咽配合。干预其体位,洗胃期间,帮其取脚高头低卧位,身体略向左侧,维持胃底部高度于最低水平,洗胃液于胃中科学流动,发挥促使效用,方便排空,缩短洗胃时间。将其头部偏于一侧,迅速排出呕吐物。置管时动作轻柔,以免产生脱落或阻塞,防范无意识拔管行为。洗胃时,告知其可能引发的不适,嘱咐其举起右臂,由医生合理调整,对其生命体征做好监测。洗胃后合理干预,洗胃后,对其面部、口腔做好清理,换掉隔离垫,以免皮肤吸收有毒物质,强调其短期禁食,使胃部微环境得以恢复,对其生理指标做好监测,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心理护理。具体方式为:
(1)心理支撑
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详细了解患者中毒因素,按照患者家属掌握状况,为其展开细致、全面分析。如:针对农药中毒自杀者,充分理解,了解患者丧失生活信念的原因,为其提供心理支撑,实际护理期间,保持目光温柔,语言应亲切,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尊重。
(2)心理疏导
护士应合理安抚患者情绪,针对性对其情绪做好疏导,嘱咐其中毒后基本知识与预后恢复目标。列举康复理想案例,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减轻其负面情绪,增强其求生的欲望。实际治疗时,应强调洗胃的重要性,得到患者高度配合。指导其生命至上,帮其学会从患者家属角度考虑问题,明确自身家庭责任感,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其遵医行为,以免患者因情绪不佳延长治疗时间,优化预后进程。洗胃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讲述每项操作目的,强调配合要点,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指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3)心理指导
对于抢救成功者,需帮其树立正确的三观,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不适。运用听音乐、看电视的方式,宣泄内心的愤懑情绪,提高患者的抗压能力。按照实际需求,安排心理医生做好指导,增强自身的生存信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焦虑、抑郁情绪,分值与患者负面情绪是反比。(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开展后,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急救期间护理满意度,包含4方面,单项25分,分值与满意度是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P<0.05)。见表1。
表1:心理状态(±s,分)
组称 | n | SAS | 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31 | 56.24±4.11 | 40.13±2.30 | 58.52±4.33 | 42.82±2.45 |
对照组 | 30 | 56.72±3.85 | 46.92±3.29 | 57.73±4.26 | 48.19±2.81 |
t | 0.470 | 9.368 | 0.718 | 7.963 | |
P | 0.640 | 0.000 | 0.476 | 0.000 |
2.2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s,分)
组称 | n | 综合素养 | 住院环境 | 服务规范性 | 服务及时性 |
观察组 | 31 | 23.18±1.22 | 23.45±1.06 | 23.67±0.91 | 23.72±0.78 |
对照组 | 30 | 20.19±1.40 | 21.22±1.02 | 20.89±1.20 | 20.77±1.30 |
t | 8.901 | 8.368 | 10.216 | 10.788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急诊中毒患者病情复杂,病程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需及时展开救治,提高存活率。这期间,很多患者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重视心理护理,可提高救治效果。实际实践中,常规护理的开展,可提高救治效果[2]。但实践发现,常规护理开展时,关于心理干预内容较少,患者的负面情绪难以排解,易影响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可按照其呈现的心理变化,实施个体化疏导与防护,缓解其负面情绪[3]。心理护理可帮患者度过心理难关,预防心理应激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下,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减轻,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甚大(P<0.05)。这表明急诊中毒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下取得优势显著,送患者到达医院后洗胃时,护士应高度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结合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对其心理做好疏导,使其情绪稳定,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抢救后对心理做好指导,正确认识部分药物危害性,科学对高危物品做好保管,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科学培养其正性心理意识,提高其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燕.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长托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73.
[2]钱明霞.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探讨[J].饮食保健,2019, 6(19):242-243.
[3]王佳楠.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口服药物中毒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