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 目的:分析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2-2022.2期间我院收治的因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拔牙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拔牙后不保留炎性肉芽组织,观察组保留。对比两组患者拔牙窝早期创口愈合指数(EHI)分级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拔牙窝愈合指数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为8.70%,对照组为17.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能有效改善拔牙窝早期创口愈合情况,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炎性肉芽组织;拔牙窝;愈合
慢性牙周炎和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牙周病,若控制不得当会导致牙槽骨吸收,患者需拔牙后行种植义齿修复,而牙周情况是影响种植修复效果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拔牙初期拔牙窝内的炎性肉芽组织会导致拔牙窝愈合延缓,并增加创口感染风险[1]。也有研究指出拔牙后清理炎性肉芽组织会导致拔牙窝骨壁神经被破坏,易引起并发症并影响拔牙窝的正常愈合[2]。本研究对92例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拔牙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2-2022.2期间我院收治的因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拔牙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36±2.52)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6.25±1.28)个月;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46±3.15)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7.13±1.8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拔牙后清除炎性肉芽组织。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清除拔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冲洗拔牙窝后缝合。术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定期复诊。
观察组: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观察组: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拍摄根尖片,结合病史采取拔牙方案。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患牙在不去骨、不翻瓣的状态下使用微创拔牙器械拔除,冲洗拔牙窝,缝合止血。术后均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和口服止痛药。术后1周复查,择时种植义齿。
1.3观察指标
1)拔牙窝愈合指数(EHI)[3]:由工作5年以上的临床医师进行评估,创口闭合以5d为标准基线进行判断,共5级,Ⅰ级-Ⅲ级级为1期愈合,Ⅳ-Ⅴ级为2期愈合。Ⅰ级:软组织瓣完全关闭,无纤维蛋白线;Ⅱ级:软组织瓣完全关闭,有纤维蛋白线;Ⅲ级:软组织瓣完全关闭,纤维蛋白覆盖创口及邻近区域;Ⅳ级:软组织瓣不完全关闭,创口区域部分坏死;Ⅴ级:软组织瓣未完全关闭,创口区域坏死。
2)并发症情况,包括拔牙窝出血、感染、肿胀、干槽症等。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对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拔牙窝愈合指数情况比较
两组拔牙窝愈合指数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拔牙窝愈合指数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 | EHI分级(1期愈合) | EHI分级(1期愈合) | |||
I级 | II级 | III级 | Ⅳ级 | Ⅴ级 | ||
观察组 | 46 | 15(32.61) | 17(36.96) | 12(26.09) | 2(4.35) | 0(0.00) |
对照组 | 46 | 12(26.09) | 15(32.61) | 11(23.90) | 6(13.04) | 2(4.35) |
2 | 0.472 | 0.192 | 0.058 | 1.232 | 0.511 | |
P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为8.70%,对照组为17.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拔牙窝出血 | 肿胀 | 感染 | 干槽症 | 并发症几率 |
观察组 | 46 | 1(2.17) | 2(4.35) | 0(0.00) | 1(2.17) | 4(8.70) |
对照组 | 46 | 2(4.35) | 4(8.70) | 1(2.17) | 1(2.17) | 8(17.39) |
2 | 8.175 | |||||
P | P<0.05 |
严重的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患者拔牙手术后多采用刮匙将拔牙窝内的肉芽组织清理干净。传统观点指出,炎性肉芽组织会增加拔牙创面的感染风险,同时不利于骨质的生长,建议拔牙术后予以清理。肉芽组织可分为炎性肉芽组织和修复性肉芽组织,由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组成。修复性肉芽组织主要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而炎性肉芽组织则以炎性细胞为主。根据传统理念炎性肉芽组织的存在会增加拔牙窝出血和感染风险,需彻底清除
[4]。但是也有相关研究指出,炎性肉芽组织的存在会促进拔牙窝愈合。王静娟[5]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炎性肉芽组织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牙周膜干细胞,在拔牙术后牙周膜干细胞会转变为成骨细胞并分泌相关生长因子,对拔牙窝的愈合有积极作用,如果将炎性肉芽组织彻底清除,则会导致牙周膜细胞及其相关生长因子被破坏,同时增加上颌窦炎、下牙槽神经损害等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保留炎性肉芽组织的患者EHI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均高于拔牙后清除炎性肉芽组织的患者,EHI Ⅳ级、Ⅴ级占比均低于拔牙后清除炎性肉芽组织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拔牙窝愈合方面,保留炎性肉芽组织表现优越,且不明显,这可能与病例量小有关系,对统计学差异会有误差。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感染、肿胀风险,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不会增加拔牙窝愈合不良风险,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几率。慢性根尖周炎或牙周炎拔牙术患者,可不必清除拔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
参考文献:
[1]郑冬冬,付欣,魏娜,等. 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4):1562-1566.
[2]张型旺,邓坤,孙萌,等. 炎性肉芽组织保存对拔牙后拔牙窝愈合效果的临床观察[J]. 饮食保健,2019,6(51):39.
[3]刘春海. 观察拔牙后炎性肉芽组织保存对拔牙窝愈合的影响[J]. 中国高新区,2019(18):266.
[4]胡勇. 拔牙后炎性肉芽组织保存对拔牙窝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J]. 饮食保健,2019,6(17):62.
[5]王静娟. 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影响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