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

黄小桃   ,潘奎琼

四川省第二退役军人医院  四川  崇州  611230

摘要目的:对比了解共情护理的应用在抑郁症患者情绪与生活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抑郁症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共情护理。结果: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DS评分及干预后评分分别为(71.42±5.26)分、(63.28±6.09)分,接受共情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评分分别为(71.60±5.15)分、(55.93±5.31)分;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WHO-QOL评分分别为(54.19±7.41)分、(72.42±6.18)分,接受共情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评分分别为(53.98±7.56)分、(80.95±5.25)分。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改善提升患者生活功能与情绪状态。

关键词共情护理;抑郁症;抑郁情绪;生活功能;改善效果

前言

    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护理相较于临床常见内外科疾病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的需求度与必要性更高,关于如何提升与改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辅助提升治疗效果一直是相关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的长期探讨研究方向,如下将针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内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对比了解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9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与效果观察,所有选取案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患者,使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23例,占比50.00%,女性23例,占比50.00%,其中最低龄患者18岁,最高龄患者53岁,年龄均值(32.05±7.2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7个月,病程均值(21.45±6.33)个月,临床疾病程度分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14例,中度抑郁症患者15例,重度抑郁症患者17例;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24例,占比52.17%,女性22例,占比47.83%,其中最低龄患者20岁,最高龄患者51岁,年龄均值(32.11±7.2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9个月,病程均值(21.35±6.26)个月,临床疾病程度分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15例,中度抑郁症患者15例,重度抑郁症患者16例;已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前置基线资料比对分析,确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开展相关调研工作(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治疗与护理内容。

纳入标准:经患者主诉、症状表现、系统评估以及激素抑制实验综合确定符合抑郁障碍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治疗用药与护理操作依从性较高、家属配合度较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功能疾病、免疫系统疾病 、器官功能衰竭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其他心理功能障碍疾病、意识障碍、组织器官器质性病变、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用药督促、基础护理、饮食活动指导等内容,护理模式为轮班制+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共情护理进行干预,实施过程分为计划、实施以及持续观察(跟踪护理)三个部分,计划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为疾病认知提升,护理团队从既往病例资料以及相关文献检索两方面收集抑郁症护理经验资料,整合关于抑郁症患者主要心理特定、行为模式、潜在风险等内容,二为个体化评估,合理利用相关评估量表在患者入院后及早进行心理、行为与护理三方面相结合的护理评估,后将个体评估结果与前置收集的抑郁症患者护理经验资料相结合,整合制定并完善适应患者个体的共情护理方案;实施部分主要包括日常沟通与护理操作行为护理两方面,按照实施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信任构建与心理干预两个阶段,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护患信任关系构建,结合评估后制定的护理计划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沟通内容由浅至深,信任构建期间主要注重沟通态度的亲和、语言措辞的准确,避免沟通误会的出现,通过动态评估观察确定患者对护理工作者具备一定认可与信任后开始逐渐增加日常沟通内容深度,例如患者自身情感经历、与亲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兴趣爱好、对特定事物的想法看法等,综合日常沟通内容提升对患者对事物的认知与态度,对患者表达的观点与态度予以充分尊重与理解,对于其中极端或具有潜在风险的认知与态度予以适当干预,干预形式以聊天的形式完成,避免言辞激烈或态度强硬;患者出院后予以持续跟踪护理,护理形式为线上沟通或电话沟通,沟通内容主要根据患者意愿出发,在此基础上,跟踪随访信息需包括持续用药情况、症状表现以及是否出现极端思维或极端行为[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前后抑郁评分,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作用评判体系,量表共20项内容,每项根据个体情况记1-4分,最高分80分,最低分20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80分为重度

[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前后WHO-QO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含患者个体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理能力、环境、信仰六个方面功能内容评估,综合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整体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整合处理,(x±s)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检验,P<0.05表示对比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前SDS与WHO-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共情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低于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SDS、WHO-QOL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SDS

WHO-QO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6)

71.42±5.26

63.28±6.09

54.19±7.41

72.42±6.18

观察组(n=46)

71.60±5.15

55.93±5.31

53.98±7.56

80.95±5.25

t

1.030

7.975

0.921

8.249

p

0.104

0.000

0.094

0.000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对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各种精神疾病已逐渐被大众所了解与认知,而在治疗与护理方面,精神疾病的医疗干预有别于其他常见内外科疾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是其中较为典型与常见内外科疾病有所区别的疾病,受疾病特点与患者症状类型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不仅需要注重患者治疗用药与护理操作的依从性,同样需要兼顾患者日常心理状态,以防出现严重不良意外,所以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对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与比对观察,能够确定共情护理在辅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正面影响,但在对所有患者护理过程的回溯分析中发现,共情护理的实施重点内容,相较于直接语言干预引导的护理内容实施,日常操作护理行为以及护理前期对护患信任关系的培养更为重要,在入院初期的患者中,受疾病以及治疗阶段、治疗效果影响,往往难以与患者开展有效且积极的沟通,更多情况下皆以日常护理操作内容的沟通为主,所以在此阶段内容通过护理行为构建信任关系的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姜梅贤,杨粤峰,荆阳.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灸法及耳穴埋豆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22,40(08):197-199.

[2]谢红芬,王桂梅,胡启梅,贾建清,吉晓燕,姜微.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照顾者家庭负担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6):662-667.

[3]裴建琴,蒋菊芳,张紫娟,许玉芳,郁京萍,姚惠珍.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抑郁症伴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21):3447-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