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幸福进取感,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情迁延不愈,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这种病情特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不仅会降低其生活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加重其病情,因此,为改善患者预后,就需要临床采取有效方法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通过对个体各种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促进其形成积极健康心态的护理模式[1]。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9:16,年龄分布:20-78岁,平均年龄(56.97±2.1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5,年龄分布:22-76岁,平均年龄(56.99±2.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者,(2)存在药物或酒精依赖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患者提供抗精神用药护理,并注意监测其精神、行为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和协助其进行处理。
观察组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1)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意识清楚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宣讲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以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自我具有一个正确的认知。(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给患者讲述既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其树立预后信心,并引导和鼓励患者进行人生态度、责任等表达,另外,引导患者观看一些励志电视或电影,帮助其重建生活的信心。(3)家属支持护理,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引导家属参与到患者护理中,多给患者提供关心和支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提升其积极心理状态。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幸福进取感评分(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估,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示幸福进取感越高)、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 SPSS19.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用t、x2进行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例) | 幸福进取感评分 | 生活质量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5 | 50.68±2.15 | 60.89±3.12 | 48.28±221 | 57.17±3.04 | |
观察组 | 35 | 50.65±2.13 | 98.62±5.95 | 48.24±2.17 | 90.84±4.17 | |
t | - | 0.006 | 9.617 | 0.018 | 8.429 |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组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能提升患者幸福进取感评分的原因为通过健康教育护理、积极的心理疏导及家属支持护理,能促进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促进其自我肯定、学习成长和克服困难,进而能提升其幸福进取感
[2]。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原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低主要源于疾病对其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建立乐观正确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促进其更好地配合临床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能改善其病情和生理状态,进而能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进取感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凌颖,王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BPRS评分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143.
[2]何桂华,何芳.积极心理学下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53-155.
[3]梁雪玲,李振超,吕恩瑜.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4):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