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4-2-1的家庭组成模式使家庭教育的重心落到了智育上,不再要求孩子参与任何家务劳动,“温室花朵”“小皇帝”等屡见不鲜;被“流量”思潮引领的当下意识形态偏离了“以热爱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的价值观念;轻视体力劳动或将劳动理解为单一的体力劳动,忽视了劳动在培养健全人格中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学校劳动教育零散单一,随意性强,校内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不成体系,劳动育人效果不显著。
(二)国外。基于世界上71个国家小学劳动技术课的设置情况看,将劳动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开设的国家占绝大多数,占比达84.5%,而不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国家只有11个,占比为15.5%。日本的劳动教育思想强调“生活本位”的劳动教育,而在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及俄罗斯、捷克、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相关学科开设都更注重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增强动手能力和职业教育因素等。使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本领。
二、研究意义
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谱系建构历程中的重大发现,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全面发展急需的不可或缺要素。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2.学校层面——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秉承“幸福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简单做人、坚持做事、心怀大爱”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劳动教育是校园德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常态、系统的劳动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儿童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3.学生层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板块
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幸福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三、实施过程
(一)问卷调查。
《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现状》调查报告。2022年3月,课题组以学生问卷为母本,综合设计了教师问卷及家长问卷,据统计,学生、家长、教师有效问卷3513份。数据表明,学生、家长、教师在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认知层面均有较高的认识,但是一线教师和家长对于劳动育人的价值不明晰,重知识、轻技能,重学习、轻实践,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普遍,导致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品质方面呈现明显匮乏。
(二)更新了《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劳动课程纲要》。
开设劳动特色课程。内容包括剪纸、泥塑、织毛衣、刺绣等。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动手动脑需求,专门的学劳动时间,专业的劳动指导,不断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增强学生劳动技能水平。
在原有基础上更新了《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劳动课程纲要(2021版)》,并以《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劳动课程纲要(2021版)》为指引设计六套覆盖小学1-6六年的《劳动技能Get手册(上)》,纵向进阶、横向拓展的《劳动技能Get手册》实行3+3+3模式,即每册包括三个劳动主题板块,每个板块下设3个具体任务,每个任务提供3个行动锦囊。为激发全校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学校采用聘任“学生小讲师”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课程资源开发,18名“小老师”共设计54节微课。经过一个月的自主学习,1578名学生掌握了《劳动技能Get手册》中的全部内容。
(三)建构符合学校特色的小学生劳动教育的
目标及评价体系。
将《劳动技能Get手册》与学校“红领巾奖章”特色争章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板块设计翠竹章、兰花章、松柏章。 每完一个板块的内容则获得一枚对应的劳动奖章。劳动月结束后,88%的学生获得了本学段全部奖章,切实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的意愿,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2022年五一前夕,学校开展了线上“DIY劳动技能大赛”,分会场孩子们动手动脑,全心投入,82名学生被评为“劳动技能达人”,展示了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风采,使得学生因劳动而更快乐、更自信、更幸福,进而实现了让抽象的评价具象化的目标。
(四)撰写和宣讲了《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故事集锦》。
适合小学生听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故事集锦》撰写和宣讲工作稳步推进。形成时代劳模、大国工匠的故事集锦30篇,录制微宣讲视频20则,
依托校园红领巾宣讲团进行宣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根植学生心内。
四、实施效果
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学科整合式的劳动主题课程开发是发挥劳动育人,实现全人培养的有效抓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走向“自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我们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让学生“真学、真做、真感受”,只有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具体问题,在活用实践中创新解决,在参与应用中学会合作,为幸福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题立项批准号:JKBLX2021028)“课题名称: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