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1
/ 2

风险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作用

闫迎,邵静

北京回龙观医院  100096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2-2022.5,选取6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1月后观察组的攻击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攻击行为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用药依从性;攻击行为评分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疾病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幻听等多种感知觉障碍[1]。该病诱发因素较多,包含遗传学、社会心理学及神经生物学等因素[2]。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治疗期间必须做好护理管理,保证患者遵照医嘱、顺利完成治疗。文章以2021.2-2022.5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为对象,探讨风险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2-2022.5,选取6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1岁,平均(42.75±6.48)岁;病程1-11年,平均(6.34±1.57)年;偏执型18例,紊乱性10例,紧张性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1岁,平均(42.31±6.45)岁;病程1-12年,平均(6.67±1.63)年;偏执型17例,紊乱性10例,紧张性3例。两组资料有比较价值但无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包含病情监测、饮食指导、适当镇静、遵医给药等。

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1)创建小组:护士长与3-4名优秀护士组成小组,集体学习风险管理理念及实施方案。结合既往护理经验,分析精神科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包含不遵医嘱用药及有攻击行为等。(2)安全管理:详细检查患者病房与患者入院相关物品,及时发现锐器、绳子、钝器以及医疗器械,及时将这些物品收起并向患者家属讲述原因,获得家属的首肯与认可,预防患者住院期间通过这些物品损伤自身或伤害他人,保证患者与他人的安全。(3)用药管理:每天按时发药,监测患者用药,温柔耐心与患者交流,阐述药物对患者各项不适症状的积极影响,或通过问答方式向患者阐述用药原因及用药后感受,不断强调遵医嘱用药,不断加深患者配合用药的意识及行为,减少吐药、藏药行为,保证用药效果与安全。(4)自杀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自杀评估,及时发现存在自杀倾向患者,将其安排到集体病房或多人病房,加强病房巡查及病房护理,尤其是清晨、凌晨、午睡等自杀高峰期。若患者无自杀倾向,则安排患者居住双人病房或单人病房,准许患者家属陪护,但也需提高警惕,做好巡查工作,预防意外现象。

1.3观察指标

(1)用药依从性,通过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评价,在护理1月后评价,量表问题共计十个,量表总分共计十分,7-10分代表依从性好,4-6分代表依从性良,0-3分代表依从性差。

(2)攻击行为,通过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在护理前、护理1月后评价,量表评价维度共计四个,包含语言、财物、自身伤害、体力攻击四项,单项总分共计四分,分数越高攻击性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录入SPSS22.0处理。

2·结果

2.1用药依从性统计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用药依从性(n/%)

组别

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n=30例)

18

11

1

29(96.67%)

对照组(n=30例)

10

12

8

22(73.33%)

X²值

-

-

-

5.376

P值

-

-

-

0.001

2.2攻击行为统计

护理1月后观察组的攻击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攻击行为(n=30例,,分)

时间

组别

语言

财物

自身伤害

体力攻击

护理前

观察组

2.09±0.57

1.79±0.52

1.51±0.35

1.84±0.43

对照组

2.03±0.55

1.71±0.50

1.45±0.33

1.76±0.40

t值

0.856

0.841

0.826

0.811

P值

0.256

0.264

0.272

0.279

护理1月后

观察组

0.82±0.35

0.91±0.30

0.57±0.15

0.65±0.21

对照组

1.47±0.42

1.30±0.43

0.92±0.26

1.04±0.28

t值

6.723

6.509

6.342

6.21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受社会压力升高、遗传因素以及生活节奏过快等多种因素影响,精神科的收治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3]。精神科疾病不仅会对青壮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从医学角度分析,精神科相关疾病是有一组症状群构建而成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多因素疾病,多在患者患者心理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等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后发病

[4]。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情感、思维、认知功能、意志行为以及感知觉五方面障碍,这些障碍让患者存在不协调精神活动。所以,患者治疗期间必须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风险方面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要求临床识别患者治疗期间的服药、自杀等风险,针对风险合理安排患者,密切关注风险偏高患者,采用一系列措施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率,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及预后。

综上可知,精神科患者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攻击行为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水花. 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价值及对睡眠障碍、危险行为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3):563-565.

[2] 蔡秋梅,俞炉英. 出院计划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肇事闯祸风险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129-131.

[3] 万丽丽,杨茜,杨萱. 基于HFMEA的预见性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146-148.

[4] 桑艳云,许兵.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护理研究,2022,31(2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