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改进措施

王鹏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国土整治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我国乡村面积广大,乡村振兴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性整治时应坚持的总体性策略,即有效地突出产业的支撑性优势,为人们的居住构建更加适宜的生活空间,促进优化生态网络的一体化发展等,在规划引领、制度供给以及资源整合和工程设计等方面也应提供足够的保障与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统一。本文首先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资源;土地综合整治;改进

引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仅要重塑其生态服务价值和经济社会功能,以维护农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为核心,更要整合经济与生态、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结构与功能,为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存在的问题

1.1乡村人口流失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的物质需求愈来愈高,当下乡村建设较为滞后,诸多年轻人仅仅要求提升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均前往城市工作,乡村人口流失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而且还导致部分具备较佳条件的乡村做到了机械化发展。部分发展相对滞后,很难做到机械化发展。在乡村人口流失的基础之上,一些耕地的耕种率难以获得保证,这无助于确保粮食安全,也遏制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1.2资金筹集难度较大

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资金的投入量与使用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决定土地综合整治的效果。但是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的缺乏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主要问题。农村地区的资金筹集渠道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二是村集体筹集的资金,通常以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由于村集体的发展形式不够成熟,导致村集体资金的投入程度有限;三是农民群众的筹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大多数留在农村的居民普遍为困难群体与老人,无力支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各项开支。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除了资金筹集方式单一外,上级政府的拨款数量也极其有限,未形成多样化的资金筹集渠道,上述情况都限制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

1.3既有政策与项目实施需求存在一定冲突

一方面安置区建设的合法合规性问题成为困扰项目实施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安置区规划指标安排与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落地时间的不同步。尽管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也调整了,规划流量指标也安排了,但在安置区用地报批时,整治任务通过验收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安置区建设就不符合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安置区方案就不能通过审批,导致无法先期启动建设安置区,影响农民的拆迁安置进度。同时,在调入地块方面,如果按照之前“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的政策要求,部分项目区内暂无或很少有符合划定要求的现状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调整面积增加5%的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允许整治验收后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在优先农村自身用地的情况下,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交易。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省内建设用地指标充足,因而对于腾退的节余指标购买欲和购买能力不足。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分析

2.1确保人与地的协调发展

人与地协调发展的意思是随着乡村振兴发展,在土地综合整治期间,均需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必要基础和前提,坚决杜绝破坏耕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大力维护自然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保障当地乡村特色,全力打造乡村文化。围绕土地综合整治,在开展施工、验收等工作时,加强生态自然景观塑造,凸显其地域性并赋予其人性化特征,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丰富其内在涵义,强化人文氛围,建立人地和谐关系,加快两者协调发展。以存量用地为例,该问题存在于许多乡村地区中,当实际进行综合整治时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尽可能减小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还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依据所在区域山水条件以及多种资源禀赋等,科学修复自然景观。

2.2拓宽资金融合的渠道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重点解决资金的问题,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多角度视域下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并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可以更高效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拓宽资金投入与融合的渠道。为确保资金投入数量的充足,可以向国家层面申请专项资金,由国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将专项资金应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中。当地政府则应该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将更多的政府公共财政经费向乡村区域倾斜,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而村集体作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主体,也必须在资金筹集环节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合理分配村集体的盈利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的比例,同时加强对农村群众的思想引领工作,促使广大村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投入资金[3]。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出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筹集更多的资金,形成多方面、多角度资金筹集的局面。其次,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并保证在使用资金过程中的透明性,以避免影响到村集体的信誉度,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村集体应强化资金的整合与管理力度,根据工作进度合理分配筹集的资金,充分发挥出专款专用的价值与效果。由于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项目比较广泛,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应注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在意、最迫切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村群众对村集体的信任度,还能够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来。

2.3实施精准化的措施,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其一,在进行土地的整治时应该立足于项目的总体规划,然后开展后续的探索以及构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以及资金的管理工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支撑与支持。其二,应该拓宽其公众参与到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的渠道,创新土地整治的受益分配机制。实际上,社会资金的引入对于项目的开展与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不但能够减小项目的筹资压力,而且还有助于公众利益的获得,使其成为项目的真正的实施者、监督者以及获益者,切实地保证公众的利益。其三,还应该创新性地推动用地指标的使用制度的规划,进一步地进行其存量指标的挖掘,同时,还可以进行宅基地退出奖励机制的推行。至于那些零散的建设用地,当其完成了相关的整理之后纳入后备的资源库之中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促进其质量的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这样对于其与周边的耕地或者是建设用地能够进行连片的使用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而那些达到了基本农田验收标准的土地,就应该将其定性为永久性的基本农田进行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项具备重大现实意义的工程,针对中国乡村进行系统化开展,在实际建设期间,要求将土地整治当作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平台,实现耕地保护,确保人与地的协调等,这样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撂荒情况出现,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全力脱贫攻坚,改善乡村地区土地利用环境,加快乡村地区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方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J].浙江国土资源,2018,(10):25-27.

[2]杜俊娜.对实施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09):178-180.

[3]罗铁军.浅议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