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新生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内容摘要】习题是学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它是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当前习题教学现状,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更好的提高习题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 习题 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习题的训练与讲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知识,所以还需要教师有效地讲解与引导。从提升核心素养入手提高习题讲解的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现状
1.急于超前提示。“超标拔高式”习题,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缺乏对教材系统地理解与把握,不了解当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螺旋式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儿童视角,缺乏对儿童学习心理的了解,不了解儿童的数学学习是渐进式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了解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只是为极个别学生数学学习服务。
同时,超标、过难的内容严重打击儿童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数学学习总处在失败体验中时,学好数学,发展数学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侧重直接讲解。“照本宣科式”的习题教学看似没问题,实质是缺乏对教材的有效解读,没有弄清习题为什么放在这?这道题应在什么时候出现?仅仅按教材顺序推进教学,根本没有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而“机械记忆式”的习题教学策略,不仅缺失对数学学习内涵的把握,更是对数学教学缺乏基本的理解,把数学学习等同于机械训练,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教师在习题教学上教条机械的策略,不仅违背一般的教育规律,更不符合数学学习的基本原则。
3.重视教学结果。这是习题讲解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最终答案的正确与否,很少过问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解题思路。有些学生为了确保答案正确对答题过程胡编乱造,不但没有达到教学效果,还加强了学生的功利心。
二、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策略
1.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将参考书上的例题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做法在很多时候都不能提供学生的做题的水平。首先,在课下,教师就需要明确考纲中的核心内容,并将重要的习题类型进行列举。同时,教师的心中要有足够的习题,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把握。要将基础练习与拔高练习,有效的融合到自己的习题教学当中。比如说可以通过学生的一些作业与时段,判断学生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薄弱知识。最后,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数学习题教学意义,在课前就做好教学的心理准备,明白应该要教什么,什么类型的题目适合学生,什么习题能够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思路。此外,教师在课前还要做好反思工作,反思自身的教学语言,对课堂节奏的把握。
2.突出习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更有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味单调重复的练习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和产生消极态度,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课堂习题时,应当重点突出习题的趣味性,先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对习题进行思考,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尚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具有厌静喜动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具来讲解题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弄学具,如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儿歌和小故事等加入到习题背景中,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再者,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来辅助讲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3.注重针对性递进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小学数学习题也应该如此,教师在选择小学数学习题的时候,不能贪多,应该求精。很多教师依然信奉“题海战术”,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都是通过做大量的习题训练出来的,不加思索地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最后学生不仅成绩没有变化,反而筋疲力尽。因此,对于课外习题的选择上应该能突出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出知识学习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关系。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一试题“甲、乙两地相距30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用了4.5小时,问去时比返回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这一题考查的就是小学生对时间、距离、速度公式的掌握,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进行提问的,第一问如果不进行解答,或者解答错误,就很难回答第二问,这就体现了递进性。首先回答第一问汽车去乙地时每小时平均速度为306÷4=76.5(千米),回来时平均速度为306÷4.5=68(千米),因此,去时比返回时每小时多行76.5-68=8.5(千米),然后回答第二个问题(76.5+68)÷2=72.25(千米)。
4.开展生活化习题课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体会和经验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在开展高效小学数学习题课时,教师应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的生活化习题,促使数学与生活的融合。教师应该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习题课堂中。如在“折扣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习题情景:同学们,有一天老师带了10000元去买家电,看见一款家电组合,其中彩电是6000元,而电脑的价格是彩电的55%,空调的价格是电脑价格的22%。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下带的钱够吗,如果不够了,要怎么办。如果老师没有买下这组家电,而是到旁边一家去買冰箱,有一款三开门的冰箱,其成本价是13000元,现标价是5000元,如果老师打算买,而你是店主的话,要怎么卖?学生因不同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如砍价、用信用卡、让老板打8折等等。开展生活化的习题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还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引申到了实际生活中,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齐胜利.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现状、归因与对策[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05.
[2]蒋萍.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习题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