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设计与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设计与施工

李跃光,张冉,何曌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进各种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医学诊断与治疗中,应运用放射性的同位素提升诊断精度,但会相应的产生辐射。本文给予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分析了其设计和施工,旨在为日后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更好地防辐射提供保障。

关键词: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设计与施工

前言:医院作为维护人体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场所。现如今,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医疗技术设备与医疗模式呈现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射线与同位素在医学诊断过程中获得广泛运用。若想防止诊断与治疗中形成的放射性危害,应针对这种科室采用高效的防护措施。利用对现如今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设计与施工开展严格掌控,进而创建出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

1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的设计

1.1医疗放射影像科室的结构设计

放射影像科室通常包含CT、X光、核磁共振、功能有关的特殊房建。在具体的诊断工作中,若想有效减少这种房间为人体带来的辐射伤害,应在墙体上开展实心黏土砖墙与混凝土墙砌筑工作,提升墙体的屏蔽效果。一般条件下,在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的施工建设中,应选择实心墙砖用作维护结构,选取大约37㎝厚度的实心砖墙。除此之外,应该为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配备混凝土厚板结构,通常选取18cm-25cm之间的厚度。并针对铺设的管线利用混凝土材料给予填充,减少X光、CT等设备为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核磁共振机房的角度来讲,通常会选取大约0.4㎜厚度的紫铜板。应特别注意的是,若想更好地减少磁场的影响,应选择二次混凝土回填。在此背景下,不可在其中添加钢筋等各种金属建设材料,才不会为周边磁场带来不良影响。

现如今,医院高能量辐射通常存在于X线治疗室和电子加速器治疗室开展治疗工作,管线与线路排布需提前做好预留预埋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钻孔。通常,医院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选择的防辐射材料属于收缩率较小,强度较高,光滑性良好的非电离材料,其中包含铅、铅玻璃、混凝土的防护材料尤为常见。

1.2核医学科室结构设计

一般条件下,在医院核医学的诊断工作中,通常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式将追踪试剂导入到人体中开展扫描。并严格监管器官到各个地方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进而明确病变原因。现如今,在我国核医学科室放射性核素的运用中,通常包含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从封闭型辐射源的角度来讲,其存于某种外壳之下,通常不会放射。而开放型的放射源,一般会散步到周边的环境之中,造成放射上海。所以,在核医学科室的设置中,不但要符合独立性要求,而且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并充分考虑病人便捷就诊。核医学科室与其他可是存有本质区别,其处于特殊的位置,其不同的房间产生的放射活性也各不相同,应针对核医学科室内的污染物开展分类。在进行核医学科的组着中,唯有对高活区、无活区等开展有机的组合,才可实现放射性物质的高效处理。核医学科室在进行设置中,应包含标记室、分装通风保护室、储源室。

2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施工分析

核医学科用房的防辐射施工通常包含CT机房与加速器机房的门窗、墙体、地面、顶棚等六面防护,本文从原料的选取和具体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对其辐射工程的预防展开简要分析。

2.1科学选取原材料

核医学科用房的防辐射结构一般是采取混凝土建造,但混凝土自身的导热性却很差,很容易吸收射线的能量而出现过热现象和太大的热应力,致使混凝土屏蔽层发生裂缝,丧失屏蔽能力。所以,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包含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与外加剂等应特别注意。在水泥的选择过程中应对其耐热性能、谁的能力、相对密度等水泥硬化之后防辐射能力影响很大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除此之外,若想高效控制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应采取C3A含量很低的水泥,有效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通常条件下,应选用GB/T12959《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水泥通过3天、7天的水化热后应小于240KJ/kg和270KJ/kg。粗骨料的选取需充分结合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选取较大颗粒、高抗压强度、良好级配的石子,如此可降低水与水泥的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温升。因为核医学科用房需屏蔽X射线,所以,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表观密度,并且具备相应的结晶水含量,因此,在细骨料的选择中应对结晶水的含量进行充分考虑。因为核医学科用房的防辐射工程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应延缓水泥的水化放热速度和热峰值的发生时间,从而延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防止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过低形成裂缝,因此,应该在其中添加缓凝高效减水剂。

2.2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的单方容量很大,所以,在具体的生产中应对设备的荷载能力进行充分考虑,每盘搅拌量根据普通混凝土的百分之六七十计算,大约为0.6m³-0.7m³。

2)由于重晶石具有低强度、大脆性的特点,所以,搅拌时间需严格控制在四十秒到五十秒之间,在墙体与顶板浇筑过程中应一次性完成,避免产生施工缝,避免射线穿过。

3)重晶石混凝土的大密度使泵送之间的距离小于50米,不然就会产生管道堵塞问题,除此之外,应采用草包覆盖住甭管,确保湿润度,防止运输中发生温度升高的问题。

4)避免混凝土离析,导管与浇筑面的高度应≤2米,而且要分层下料与振捣为混凝土振捣的密实度提供保障,每一层的浇筑厚度都需要控制在300毫米左右,并在下层初凝之前开展上层浇筑。

5)利用斜面分层法进行浇筑,二次振捣,在上层振捣过程中,振动棒的位置应插入到下层混凝土超出50毫米,保证散热和整体性。浇筑到端部过程中,应从端部向着中心进行浇筑,将表面的沁水与浮浆利用预留孔流出。

6)振捣工作的开展中,振动棒的位置需布置成梅花点,间距应保持在500毫米,时间为15秒-20秒,快速插入缓慢抽取,表面出浆即可,若是振捣过度就会让粗骨料发生下沉,对防辐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7)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也至关重要,顶板表面覆盖湿草帘,而且浇水养护操作应超过14天,墙板覆盖湿布,并确保湿润度,封堵住门洞,避免散热太快。养护工作中的温度需保持在七天之内超过10℃,相对湿度应超过90%。后期养护工作的彩站对混凝土中结合水的含量存有直接影响,就会对其中放射线能力造成影响。所以,增强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结束语:

概而言之,对于医院的治疗与诊断而言,医院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在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需严格遵照防辐射标准开展各种医疗工艺活动。在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严格遵照如下几方面内容开展,严格控制减少裂缝发生的可能性,防止发生辐射泄漏的现象;明确测温点、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科学分段预留施工缝。所以,对于我国医疗建筑核医学科用房防辐射结构而言,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建设,都需要更好地符合防护墙体的厚度标准,才能规避为人体带来危害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慧.医疗建筑排水系统设计浅析[J].建筑科技,2021,5(04):3-7+10.

[2]何金融.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厦门市弘爱医院为例[J].四川水泥,2021(12):66-67.

[3]何熹.新建医疗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2,29(01):43-45+74.

[4]李洁.医疗建筑中重晶石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3-4.

[5]孟庆华.重晶石混凝土在医疗建筑防辐射工程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08):11-12+29.

[6]张惠兰.现代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1(13):47-48+51.

[7]邓晓春.浅析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J].中外建筑,2020(07):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