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地铁的建设规模增大,地铁网络的完善方便了乘客出行,车站作为地铁网络中最关键的衔接部分,车站的安全运营关系着整个地铁交通运营的基础。设备技术的创新,进一步为车站提供了高效的运营管理以及优质的乘客服务,然而,快速发展的地铁车站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设备、环境、人员的改变也给车站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地铁作为主流交通方式,承载着公共安全以及社会责任,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将会造成不可忽视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对公众社会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代车站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车站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站;安全风险因素;管理思路
引言
随着地铁设备可靠性增强及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地铁事故率明显降低,但因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风险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状况,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郑州地铁7.20事件、上海地铁15号线夹人事件等地铁事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刻提醒地铁运营方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车站的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到运营薄弱点,对潜在问题做好提前辨识、积极应对和有效控制。本文主要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对车站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1地铁车站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地铁车站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火灾爆炸、列车脱轨、冲突、 异物侵限、大客流冲击、建构筑物坍塌、治安事件、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人员伤亡等。针对以上风险,人员、设备、环境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而管理是统筹和协调三方的有效手段,管理不善势必会造成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这四个方面分析车站存在的安全问题。
1.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工作人员和乘客。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在岗状态差、业务能力不足、操作失误、应对力不足、安全意识不足、预警能力差、违章作业、心理承受力差等;乘客的不安全行为,携带禁带物品、拥挤踩踏,抢上抢下,违规操作设备、误入隧道,站内吵架斗殴,突发疫病等。
1.2设备设施因素
车站设备包括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排水、水消防、自动灭火系统、通信、信号、供电、动力照明、综合监控、安防、自动售检票、电扶梯、站台门等。这些设备都与地铁运营安全息息相关,任何一种设备故障,都可能引起车站事故的发生。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些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各系统之间的联动增加,因此任一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后续设备的启动问题。
1.3环境因素
影响车站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车站内部环境和车站外部环境。车站内部环境主要有车站办公环境、车站生活环境、车站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宣传、员工薪酬福利等,车站内部环境对车站安全的影响是缓慢的、长久的,特别是车站工作氛围、企业文化、薪酬福利对员工工作状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负面的内部环境将对车站运营安全造成非常大的隐患。车站外部环境主要有自然天气影响、大型活动、站外修建等。车站外部环境对车站安全的影响是迅速的、短暂的、不可控的,针对车站外部环境需要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准备物资、人员保障,防止外部突发的负面环境对车站造成安全问题。
1.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贯穿车站运营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综合统筹人员,设备,环境,对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地铁车站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部门间责任不清楚、管理决策失误、员工岗位不固定、安全物资不足、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都是地铁安全管理风险因素。
2地铁车站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地铁车站可从以下方向开展车站安全管控;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加强地铁车站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地铁部门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使地铁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各级制度之间应连贯一致,全面覆盖车站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责任与任务,避免管理漏洞,随着法规、设备的变化,及时更新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开展培训,全面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2.2 强化业务培训,落实监督考核机制
员工掌握运营安全生产业务是安全运营的根本。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所有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员工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车站在进行安全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训的作用,结合员工的培训状况,选择合适场地安排员工进行安全演练操作。最后,车站还应该落实监督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职工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树立职工榜样,激发职工积极性,以此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3 开展安全宣传,强化人员安全意识
安全宣传是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营造良好安全氛围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的安全宣传活动,包括建立宣传园地、发放宣传材料、组织专项活动、张贴安全标识等形式的向员工的对内宣传,也包括利用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PIS、广播、张贴安全标识等手段向社会和乘客的对外宣传。通过各项安全宣传,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减少乘客误操作,强化车站安全管理。
2.4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突发的各项事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是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成立应急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应急预案管理应包括综合预案及各种专项应急预案,预案中要明确突发事件上报流程、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具体要求等,完善应急资源配备,及时补充应急物资。同时定期对所辖救援装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所有应急物资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每年多次定期组织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强化和提高车站应急保障能力。合理安排应急人员、抢险物资,缩短突发事件的处置时间,尽可能减小突发事件对车站运营造成的影响,切实做到集约、快速、有效。
2.5 加强设备管理,引进智能设备
设备设施是地铁运营服务的基础,设备设施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车站运营安全,车站应对设备设施进行预防性维护,制定巡视及检修计划,定期开展巡视及检修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目前车站的发展趋向于自动化、无人化,设备的可靠性要远远高于人工可靠性,因此车站可引进新型智能设备,例如智慧安检设备利用“AI智能判图+集中判图”,系统自动对违禁品进行标注并向安检值机员报警;智慧指挥系统通过云脑计算模型分析突发事件类型、等级,启动应急预案、联动应急组织、推送应急物资,发布应急信息、跟踪事件动态、监控处置进度、规划最优乘客疏散路线、联动疏散路线中的相关设备。为指挥人员提供智能化的预案调用、资源调配,实现对应急事件处置的可视化指挥;智慧车站一键自检可实现对关键设备的在线自动检测、保障开站前设备运行正常。智能设备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安全事件。
2.5 加强风险辨识,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由于安全生产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辨识不到位或不加以管控或管控不到位,屏蔽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预防措施就会失效,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就会在现实中存在,就形成隐患。隐患异于正常状态,一旦事故链闭合就必然会发生事故,所以地铁车站应持续开展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工作,并制定有效管控措施,编制隐患排查手册,做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有机结合。
结语
地铁车站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车站运营安全,地铁管理单位应综合考虑、统筹管理,通过各级规章制度的建立,连接各个系统之间的桥梁,避免出现安全漏洞。加强员工安全培训,重视落实情况,通过宣传手段,建立与乘客的沟通。建立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尽可能减小突发事件对车站运营造成的影响。智能设备的应用,一方面提高车站安全率,另一方面也是车站向自动化、无人化发展的方向,以上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安全风险相关因素以及管理思路,为地铁车站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淡永航. 试析地铁车站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
[2] 韩倩语. 地铁车站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