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山口学校,安徽 安庆 246005)
摘要:数学课堂导入,精炼却富有启发性,这就是数学教学的一门艺术。教师润物无声的导入,为同学们开始学习数学做好铺垫。有经验的老师都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及时凝聚学生的精力,由课下转到课上学习中来。学生只有一开始就高度专注,进入主体角色才迅速,进入角色后能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有效训练,可见导入语的意义非凡。为了探究导入语的方式,我们数学课题组就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从导入语的方式方法和设计思路等方面做一探讨,主要分为生活情境导入,学生活动导入,故事情境导入,师生竞赛导入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情境 导入法 案例 高效
引言:
在数学课上,老师的导入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不够重视导入语,认为数学还要什么导入,直接教授新知行了;也有认为导入虚耗课堂教学,争分夺秒上新课才是硬道理。因为老师的认识问题对导入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学生的情趣左右着课堂的效果。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的精力投入倍加专注。
在农村学校70%-80%都是留守儿童,自己的父母在外赚钱,平时根本不能辅导自己的孩子,这些家长在春节和老师报名见面时或者电话里都是说,孩子放在学校全权拜托老师啦。如出一辙的话语,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如何呢?书写不够工整,字迹比较潦草,作业也是丢三落四,有这样的态度他们的成绩可想而知了。我和数学组老师做了小课题研究,以课堂导入为切入口,怎样在极短的时间里调整好学生情绪,为高效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课堂导入语一般为2-3分钟左右,不超过5分钟,在这极短的时间,情境创设显得尤其重要。用精炼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倍加有活力。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主次不明。结合课题组的研究,下面从导入法四个方面做一浅析。
一、生活情境导入法
设计好新课导入语,开启学生的思维,由熟知的生活情境渗透到新知识学习当中来,学生易于理解,学习也轻松。生活中蕴藏着大智慧,生活中蕴含的数学常识,更加贴近同学们实际,也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买学习用品的场景,购买体育用品的场景,学生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常见的实例,学生非常熟悉,用这些生活场景导入,让他们快乐学习。
案例《认识小数》
情境图出示:各种学习用品的价格
师:买八角钱的铅笔怎样付钱?
学生迫不及待的在小组里说着自己的付钱方法,场面热闹。
生1:八个一角;
生2:一角、贰角,五角各一个;
生3:四个贰角;
生4:付一元钱,找回贰角
生5:一个五角,三个一角
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课堂上。
在《欣赏与设计》一课中,展示北京城市建筑的设计,田螺螺旋形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导入“其实这些美丽复杂的图案和建筑设计都是通过简单图形的平移、旋转、重叠等设计出来的,让我们来设计这些漂亮的图案吧。”话语简短,画面很美,学生沉浸在美景中。
《比例尺》多媒体的呈现,小明坐高铁从北京到安徽需要4小时,一只小蚂蚁从北京到安徽需要40秒。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蚂蚁坐飞机来的;
哈哈,有人反驳,坐飞机也没那么快呀!
生:那蚂蚁坐宇宙飞船来的,要不蚂蚁像孙悟空一样会翻筋斗云。
学生在激烈讨论蚂蚁为什么比高铁还快的原因,课堂教学主题冲淡了,有点跑题了。老师的导入针对性问题明确,提问准确。
原本预设:将图形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者放大,这就是要学习的新内容《比例尺》,这一环节迟迟不能落实。在老师的三番五次提醒下,学生的精力慢慢转移到新课上来。导入语的预设和实际课堂生成有一定的偏差,是受学生是生活经历制约和影响,教师要及时调控教学的走向。
导入设计思路:
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的场景引出小数的认识,美丽的图案引出欣赏与设计,脑经急转弯中猜测出比例尺,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导入贴近学生的实际,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也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二、学生活动导入法
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去折纸,去测量,去演示,他们参与的专注度极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能够调节紧张的神经,保持旺盛的精力。有了旺盛的精神,学习数学的枯燥感弱化,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老师调动好高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既要有活动,又要有尺度,不能泛滥成灾,让数学课变成体育课、手工课,这与数学活动课的最初目的相违背。
案例《圆锥的体积》
师:这是(圆柱),这是(圆锥),他们等底等高。
师:圆柱装满水,圆锥几次可以装完?
师:圆锥装几次可以让圆柱装满?
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学生的热情高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水的泼洒,并不是满满的三杯,实验不是很成功,讨论总结方法,减少操作失误才是成功的关键。
导入设计思路:选择的活动都是学生能合作进行的,喜欢的活动,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乐于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导入的活动与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相关联。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玩中学,学中玩”教育理念。这才是导入活动的真正价值体现的地方。
三、故事情境导入法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尤其是小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乐于接受故事,边听故事,边发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在故事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富有情趣的故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故事引出新知识。
案例《异分母加减法》
这节课内容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学习的,老师创设了小猴子吃西瓜的情景模式。情景出现后,老师马上导入:甲乙丙到底哪个猴子吃的西瓜多呢?我也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师:哪个猴子吃得多?
生1:乙猴最多,它的块数最多;
生2:甲猴最多,它分的块数最大;
生3:一样多,只是块数不同……
答案各不相同,气氛瞬间点燃。
案例《正比例运用》
师:古代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埃及的金字塔,塔尖尖尖的,古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建造了这个伟大的奇迹,你能测量出它的高度吗?
生1:爬到塔尖,量出它的高度;(怎么能爬上去?这样做危险吗?数学课中也要渗透安全教育)
生2:用现代工具,请来直升飞机,运用红外线测量;(好家伙,现代工具都派来啦!)
师:不用现代工具,你还有什么巧妙的方法?直接测量它的高度,你信吗?
师:这就是咱们要学习的《正比例运用》。(板书)
设计理念:老师怎杨将单调的数学变得活泼有趣呢?故事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里聆听故事,理解数学信息。这些故事简短,但却富有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去想象,去思索,以旧知识为铺垫,让新知识得以渗透,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数学。
四、师生竞赛导入法
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智慧的化身,无所不能,如果能超越老师,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老师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师生同台竞争,会激起学生的挑战性。学生乐于和老师比赛,也希望通过比赛战胜老师。这样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竞赛中学习数学。
案例《乘法分配律》
师:今天我们来个比赛,老师口算,你们笔算,怎么样?
生:好,好,好。
师:4×(25+250),(80+8)×125,125×16-125×6
生:老师就是老师,果然快!
师:(微笑)服输了吧?其实不是老师快,师老师找到了这些算式的规律,所以能准确快速算出答案。
案例《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师:435÷3,能被3整除吗?你能一口说出来吗?(不能)平时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你们考考老师,随便出个数,大小不论,位数多少不论,老师都能一眼辨出能否被3整除。
学生嘴巴惊愕,眼神怀疑,又面露微笑,个个都想当主考官。
生1:648÷3(师:能;学生草稿纸演算,真能也)
生2:7382÷3(师:不能;生演算,真不能也)
……
带着不可思议,充满期待,投入新知学习中来。
导入设计思路:《乘法分配律》、《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在导入中设计了师生竞赛的环节,改变了以往老师考学生,变学生为“主考官”,学生感到新颖,带着自豪积极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与老师PK,同台竞技,学生自动参加进来,精神愈加集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习数学就更加主动。
老师的导入虽然简短,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能调整小朋友的情绪,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运用各种感官,做好课前学习新知的前奏。作为教师在熟知课堂情境导入的一些基本特点,一些基本方式方法,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创设情境教学,为高效课堂做准备,才能高效完成预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案例分析》张积福,行知部落网
[2]《开心素质教育》,吴豪,2014年第三期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