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作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作用效果

李新盛 ,朱玲

泰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行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DR患者6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眼底激光治疗)和观察组(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各30例,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视力水平更高,渗出、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更短,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DR患者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雷珠单抗;眼底激光;治疗有效率;视力水平

糖尿病发生后,患者机体糖代谢异常,可对全身血管、神经及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在此情况下,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可引发出现渗出、出血等病变,最终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失明风险较高[1]。在DR治疗中,眼底激光治疗经济、方便、痛苦小,可改善视网膜缺氧,减轻视网膜水肿,促使部分视网膜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视力水平,但该疗法会引起视网膜受损,可能导致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恢复缓慢。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在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常用于眼底激光辅助治疗,雷珠单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2]。现对二者的联合应用做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DR患者60例(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7/13、16/14,年龄分别为(62.95±4.02)岁、(62.71±3.98)岁,糖尿病病程分别为(7.39±1.80)岁、(7.60±1.84)岁,视力水平分别为(0.56±0.14)、(0.58±0.16),组间差异较小(P>0.05)。入选标准:(1)符合DR诊断标准;(2)糖尿病病程≥3年;(3)年龄40~75岁;(4)无血液系统相关疾病;(5)知悉本研究内容,治疗配合度高。排除标准:(1)有高血压病史;(2)存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禁忌证;(3)既往有眼部手术史、外伤史;(4)重要脏器功能障碍;(5)合并其他眼部疾病;(6)既往有心脑血管外史;(7)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术前常规散瞳,选用托吡卡胺进行,进行眼部局部麻醉,应用眼底激光治疗仪操作,曝光时间0.2s,光斑强度为中等,光斑直径200~300μm,非增殖期、增殖期患者分别采用局部视网膜、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7d后复查,依据患者眼底血管闭合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进行激光治疗,可治疗3~4次。

观察组:眼底激光治疗方法、参数、频率等同对照组,联合雷珠单抗(国药准字:S20110085,瑞士诺华制药生产)治疗,使用破囊针向眼内注入雷珠单抗,剂量为0.05mL,注射位置为角巩膜后缘4mm处,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局部涂抹地塞米松眼膏,注射后7d,确认无感染症状、眼压正常,可再次实施眼底激光治疗。

1.3观察指标

(1)统计各项临床指标,记录患者渗出、眼底出血及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对比组间数据;测定患者视力水平,利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参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检查准确性,对比组间数据;统计眼压过高、角膜水肿、瞳孔损伤、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率;

(2)判断治疗效果,依据患者视力水平、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为显效(视力水平提高>2行,眼部疼痛、眼底出血、视网膜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视力水平提高1~2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3个等级,总有效率排除无效患者,对比组间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7.0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n=30]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7(56.67)

12(4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14(46.67)

10(33.33)

6(20.00)

24(80.00)

X2

-

-

-

4.0431

P

-

-

-

0.0444

2.2 临床指标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视力水平更高,渗出、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n=30)

组别

渗出吸收时间

(d)

视网膜水肿吸收时间(d)

眼底出血吸收时间(d)

视力

并发症发生率

[n(%)]

观察组

2.34±0.60

4.80±0.72

10.23±1.41

1.06±0.18

2(6.67)

对照组

3.68±0.71

5.96±0.94

14.59±1.82

0.85±0.11

8(26.67)

t/X2

7.8956

5.3659

10.3726

5.4526

4.320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377

3.讨论

DR是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属于微血管类疾病,具有致盲性,发病部位在眼底,典型症状为视力下降、复视、飞蚊症、视野模糊等,若不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会持续恶性发展[3]。在DR治疗中,眼底激光可封闭视网膜的裂孔、出血点,清除新生血管,改善眼底微循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失明风险,改善其视力水平。但单一实施眼底激光治疗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患者舒适度差等。雷珠单抗对于VEGF异构体亲和力、特异性强,可抑制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能够改善DR症状[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视力水平更高,渗出、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更短,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联合应用,可形成治疗互补机制,对于不同程度的DR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视力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DR整体治疗效果。究其原因,眼底激光治疗可闭合眼底新生血管、视网膜渗漏及出血点,改善眼底微循环,为视网膜皮层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从而解决视网膜水肿、渗出等症状。雷珠单抗属于VEGF抑制剂,可抑制VEGF-A受体,调整眼底微血管通透性,加速视网膜渗液吸收,促进新生血管萎缩,大度幅度改善视网膜水肿、黄斑等症状,辅助提高眼底激光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予以DR患者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DR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眼底渗出、出血、视网膜水肿等症状好转,减少眼底激光治疗相关并发症,切实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岳江,李灵,刘政群.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4):173-175.

[2]刘立波.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22,7(01):48-51.

[3]刘芳.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18):16-18+26.

[4]林少斌,林坚,曾庆旋,等.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7):171-173.

[5]孙时磊,吕涛.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