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安顺 562100
【摘要】目的 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NICU早产儿,并分为常规组(n=43)和研究组(n=43),常规组采用常规经口喂养护理模式,研究组在经口喂养护理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对两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住院时间、2NN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18.40±2.30)d、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为(2.30±0.20)kg、住院时间为(25.20±3.16)d,常规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25.40±4.23)d、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为(1.79±0.23)kg、住院时间为(29.40±5.80)d,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住院时间情况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干与前、干预后5dNN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10d、干预后15d,研究组患者NNS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吞咽功能训练;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
早产儿,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情况不及足月儿,出生后非常容易出现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经口喂养存在较大难度。以往临床中针对具有吞咽障碍的早产儿都是利用肠外营养支持或管喂,这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早产儿的需求,但是在喂养后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1]。早产儿经口喂养,是其出院的重要指证,也是早产儿达到科学合理营养需求的重要目标。因此,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需要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帮助早产儿从管喂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改善早产儿吞咽功能。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NICU早产儿,对吞咽功能训练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NICU早产儿,并分为常规组(n=43)和研究组(n=43)。在常规组中,有27例男早产儿,16例女早产儿,胎龄在30-34周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6例男早产儿,17例女早产儿,胎龄在31-34周之间。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经口喂养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结合常规NICU护理进行喂养,每隔2-3h喂养1次。
研究组,在经口喂养护理中应用吞咽功能训练。在喂养前30分钟,给予早产儿吞咽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15分钟。其中包括12分钟口腔按摩、3分钟非营养性吸吮,持续到早产儿管喂停止可完全接受经口喂养[2]。在口腔按摩中,护理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帮助早产儿取仰卧位,通过手指按摩早产儿口部。在非营养性吸吮中,护理人员需要利用安抚奶嘴,把其放置到早产儿口中,指引早产儿吸吮,每次吸吮3分钟,每天吸吮1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住院时间进行观察;
对两组早产儿NNS评分进行观察;评价标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5、10、15d评估两组早产儿NNS(非营养性吮吸),其中包括九个正向项目、三个反向项目,分数范围在21-86分之间,超出50分表示安全经口喂养,33-49分之间表示临床干预后达到安全喂养,32分以下表示不能经口喂养。分数越高代表早产儿喂养能力越好。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 t 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研究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为(18.40±2.30)d、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为(2.30±0.20)kg、住院时间为(25.20±3.16)d,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住院时间情况比较(±s)
组别 | 例数(n) | 完全经口喂养时间(d) | 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kg) | 住院时间(d) |
研究组 | 43 | 18.40±2.30 | 2.30±0.20 | 25.20±3.16 |
常规组 | 43 | 25.40±4.23 | 1.79±0.23 | 29.40±5.80 |
T值 | 6.302 | 5.104 | 3.696 | |
P值 | <0.05 | <0.05 | <0.05 |
2.2NNS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常规组干与前、干预后5dNNS评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10d、干预后15d,研究组患者NNS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NNS评分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n) | 干预前 | 干预后5d | 干预后10d | 干预后15d |
研究组 | 43 | 32.50±5.16 | 35.40±6.16 | 52.69±6.60 | 73.90±7.01 |
常规组 | 43 | 32.49±5.15 | 34.02±5.12 | 45.86±6.68 | 63.49±6.74 |
T值 | 0.695 | 0.326 | 3.685 | 5.416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3.结论
和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儿经口喂养难度相对较大,因为长时间进食非常容易导致肠粘膜萎缩、动力明显消退等,给予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时容易出现高血糖、胆汁淤积、高甘油三脂等代谢紊乱问题,这时如果利用中心静脉置管,穿刺不当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等,而给予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容易导致早产儿丧失口腔感觉,影响到其口腔运动发育[3]。早产儿胎龄越小,其神经中枢发育越不完善,随之对气道、咽喉、口腔的调控能力也越差,这给护理人员喂养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难度。管饲营养,是早产儿肠内营养补给较为常用的手段,但是长期使用会因为缺少口腔刺激而影响到早产儿吞咽功能发育,很难实现完全经口喂养[4]。因此,临床中给予早产儿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配合高质量护理干预。
经口喂养,是新生儿早期对营养进行获取的重要途径。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早产儿均给予经口喂养,但研究组材经口喂养中采用了吞咽功能训练,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吞咽功能训练中,通过现代化训练手段,有效促进了早产儿实现完全经口喂养[5]。通过口腔运动可以促使口腔周围高密度感觉接收器产生良好作用,经中央模式调控发生器,可以促使早产儿口腔周围肌肉骨骼发育,促进早产儿营养性吸吮改善,增加吸吮压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口腔进食功能,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加速经鼻饲养过渡到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
综上所述,吞咽功能训练应用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丽华,万兴丽,朱友菊,蒲倩婷,胡艳玲,史泽瑶,刘玉兰,陈晓娟,付丽.NICU早产儿基于行为线索的经口喂养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08):1013-1018.
[2]何静雯,金敏芳,梁婉珊,黎肖琼,于佳.袋鼠式护理联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早产儿全经口喂养的改善作用[J].吉林医学,2021,42(12):3061-3063.
[3]韦秀珍,唐晓燕,刘艳妮.吞咽功能训练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0):341.
[4]王静静.吞咽功能训练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109+111.
[5]黄秀丽.吞咽功能训练在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1):35-36.
作者简介:唐宇宇(1991年8月8日)女,汉族,籍贯:贵州省安顺市人,本科,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的工作:康复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