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 岳池县人民医院 638300
摘要:目的:探析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托颈部肿瘤患者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2组,对照组于放疗体位固定中运用常规枕+头颈肩膜,观察组于放疗体位固定中运用塑形垫+头颈肩膜,对比运用效果。结果:①临床指标:基于舒适度、重复性及适形性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P<0.05);②摆位误差:在X、Y、Z轴线性/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数值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有益于提高患者放疗舒适度,确保治疗效果,具一定的运用价值。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塑形垫;头颈肩膜;舒适度
头颈部肿瘤牵涉范围较广,包含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及耳鼻喉科肿瘤。该病为临床高发性恶性肿瘤,约为恶性肿瘤5%,患病率逐年升高[1]。放射治疗是当下临床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所采取的有效诊疗方法,然在实际放疗过程中需对患者位置进行重复摆放,可见,确保体位固定的重复性对放射治疗精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2]。随现代放疗技术及设备不断完善及发展,塑形垫+头颈肩膜联合运用于放疗体位固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3]。为此,本研究对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收治患者予以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4例托颈部肿瘤患者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男:女=20:12,年龄中位线48~60(52.05±3.33)岁;观察组:32例男:女=19:13,年龄中位线45~62(52.10±3.28)岁,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KPS评分≥70分;(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3)意识清晰,且无放射禁忌症。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2)伴其他恶性肿瘤;(3)重症躯体症状。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枕+头颈肩膜,观察组运用塑形垫+头颈肩膜。
对照组:采取透明塑料常规枕,常规枕包含A、B、C、D四种,不同规格垫枕高低不同,相对而言,A、B枕较低,C、D枕较高,体位固定过程中结合患者具体状况、诊疗需求等选取适宜的常规枕并将其放置在头颈肩板上,维持患者仰卧位。头颈肩膜置于热水中,采用浴巾将热水吸干,操作者双手需保持患者双肩、头颈部与头颈肩膜紧紧贴合,并使膜的边沿卡位于头颈肩架卡口内,冷却15min成型后取下,等彻底透明变软后取出。
观察组:首先予塑形垫塑形确保机体头部和塑形垫之间贴合紧密,无缝隙存在,而后在佩戴头颈肩面罩完成固定,固定时患者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平躺于碳纤维板上,取舒适体位固定,确保其颧骨、眼眶及鼻尖等轮廓显示。
扫描:两组在体位固定后均采取Discovery CT590RT大孔径定位CT实施螺旋扫描,设定层厚、层距为2.5mm,扫描方式以平扫+增强为主,扫描重建后借助网络传送至工作站中。
治疗摆位与机载锥形束CT验证后诊疗:基于Versa-HD直线加速器诊疗床面上完成体位固定装置的正确佩带,结合头颈肩膜三维标记线、诊疗计划位置数值进行患者摆位,开启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程序实施验证摆位误差扫描。待影像重建,选取骨配准(自动配准模式),配准框涉及整个靶区、累及器官,仔细记录验证误差值,仅在三轴平移<3cm,旋转<2°在线校准平移误差后进行治疗,剩余在重新摆位验证达标后诊疗。前3次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每次采取机载锥形束CT引导干预,后期间隔3~5次实施1次机载锥形束CT引导干预,全部疗程包括10次机载锥形束CT引导干预。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对2组临床指标展开测评,主要有舒适度、重复性及适形性。
②摆位误差:借助锥形束CT扫描,使已获取的图像和定位时CT定位图像予以配准比较,得到X、Y、Z轴3个方向的旋转/平移误差。
1.4统计学分析
取SPSS25.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舒适度、重复性等更高(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n,%)
组别 | 舒适度 | 重复性 | 适形性 |
观察组(n=32) | 31(96.88) | 32(100) | 32(100) |
对照组(n=32) | 24(75.00) | 23(71.88) | 22(68.75) |
2 | 6.335 | 10.473 | 11.852 |
P | 0.012 | 0.001 | 0.001 |
2.2摆位误差
在X、Y、Z轴线性/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方面两组对于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摆位误差
项目 | 观察组(n=32) | 对照组(n=32) | z | P |
平移(mm,) | ||||
X轴 | 1.13±0.81 | 0.95±0.54 | 1.756 | 0.078 |
Y轴 | 1.33±0.93 | 1.15±0.61 | 1.623 | 0.105 |
Z轴 | 1.08±0.87 | 1.16±0.94 | -0.803 | 0.421 |
旋转(º,) | ||||
X轴 | 0.77±0.43 | 0.72±0.37 | 0.572 | 0.566 |
Y轴 | 0.76±0.51 | 0.81±0.43 | -0.269 | 0.786 |
Z轴 | 0.63±0.49 | 0.57±0.34 | 1.068 | 0.285 |
3讨论
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治疗(化疗)关键在于肿瘤区得到高剂量的同时使毗邻组织、器官不受损伤。头颈部肿瘤治疗周期较长,需反复进行摆位治疗,患者体位重复性、舒适度及适形性成为治疗核心所在,而体位固定技术于摆位重复性方面意义重大[4]。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舒适度、重复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X、Y、Z轴线性/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可提高患者放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保证治疗效果。常规头枕与头颈肩膜患者,其头部(除了鼻尖部)和下颌较为凸出外,其余部位均类似于椭圆形,这就使面膜与机体体表不能百分之百的符合,可能会引发体表和面膜间相对位移的问题。同时头枕与机体后脑之间无法完全固定,存有一定的空隙,使后仰程度不一[5]。塑形垫有效避免了常规头枕的不足,具更高的重复性及精准性,同时使个体化塑形度、塑形面积更为完善,边缘处无需修剪,和头颈肩膜接触面保持光滑,剩余空隙小,头部塑形效果更为显著,提高了摆位精准性[6]。并且塑形垫于65℃温度下浸泡,15min后即可变软,塑型后平稳性高,不会发生漏气的问题,拿出来温度会迅速下降,不会烫伤患者,安全性较高。
综上,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有益于提高患者放疗舒适度,确保治疗效果,具一定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萌,常威威.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9):113-116.
[2]魏文存,牛利君,邹林.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1,45(12):1976-1977.
[3]吴舒鑫,付秀根,肖志平,等.头颈肩膜颈段开口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13):8-10.
[4]刘礼东,杨振,钟美佐,等.肿瘤放疗中塑形垫结合热塑网膜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04):198-201.
[5]吴彬.热塑头颈肩膜收缩规律分析及其对头颈部肿瘤放疗靶区精度及剂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8):142-143.
[6]应惟良,李平英,黄玉玲,等.塑形垫联合头颈肩膜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9):1533-1535+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