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62202200004214246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作为高血压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指患者持续高血压状态,小动脉管壁出现病变,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导致脑实质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瞳孔改变、恶心、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牵连多系统功能受损,甚至引起肺部感染、脑水肿、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发现,该病主要发生于基底节,该部位发生率约占全部高血压脑出血的60%~70%,发病突然,且病情危急,极易致残或者致死。因此,需要临床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救治,以此保障患者预后。针对此,临床针对血肿量超出30 mL者选择手术方式来清除血肿,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与脑脊液循环,降低脑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既往临床采取的开颅手术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但其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容易引起感染等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早日康复。随着微创技术的完善发展,临床发现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效果确切,具备创伤小、方便快捷、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在清除血肿以及改善病情上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出血;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高血压;开颅手术
引言:目的 研究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开展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对照组实施开颅手术,手术后评价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各项数据信息,对比各项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结论:虽然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液化引流的时间较长,但微创穿刺手术准备时间短,局麻即可开展,且手术时间短,可快速释放少量血肿,缓解高颅压,稳定患者病情,经进一步血肿液化引流治疗,4-7d清除血肿,拔除引流管。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患者意识恢复较快,也有利于早期康复,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31例。研究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7~8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54~82岁。两组基础信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试验;与《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中诊断相符;经头颅CT等检查确诊;符合手术的适应症;均属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排除标准:由外伤、颅内肿瘤引起的脑出血;存在麻醉或者手术禁忌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重度出血倾向或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开颅手术,取仰卧位,将患者头偏向健侧,予以全麻,提供气管插管,严格按照手术前的CT检查结果确定血肿部位,选择额颞部皮瓣开颅,经外侧裂或颞上回无血管区,经穿刺定位后切开脑皮层,探及血肿并清除血肿、严密止血,血肿腔留置引流管;血肿破入侧脑室的,则适度扩大脑室破口,仔细清除脑室血凝块,置脑室引流管;按患者具体的颅内压情况实施去骨瓣减压操作。研究组选择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取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位置在前额部投影位置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做5 mm小切口,手动颅钻钻透颅骨,使用粗克氏针按照拟定穿刺方向刺破硬膜,将脑室引流管(带管芯)穿过头皮切口、颅骨孔、硬膜孔、脑组织指向血肿中心位置。见暗红色血肿液由引流管溢出后,拔出针芯,释放血肿液少许,再置入针芯,深入到血肿中心偏远位置。复查CT,证实引流管头端位于血肿内后。将1万单位尿激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缓慢注入引流管,再用1~2 mL生理盐水将尿激酶稀释液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4 h后,打开引流管,低位引流,按照患者具体情况,每日实施2~4次血肿液化引流;若血肿腔与脑室相通,则抬高引流管开口至侧脑室额角上10~15 cm,并控制引流液在200 mL/d以内。通常于3~7 d即可清除大部分血肿。经夹闭引流管24 h,若患者无头痛加重、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等高颅压反应,复查头颅CT无脑室扩张,则拔除引流管。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32%)大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 |||||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研究组 | 31 | 12(38.71) | 16(51.61) | 3(9.68) | 28(90.32) |
对照组 | 31 | 8(25.81) | 13(41.94) | 10(32.26) | 21(67.74) |
X2 | 4.769 | ||||
P | -0.029 |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长、失血量、头皮切口、颅骨缺损、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x ± s ) | ||||||||
组别 | 例数 | 手术时长 /min | 失血量 /mL | 血肿清除时间 /min | 置管引流时间 /d | 住院天数 / 周 | 头皮切口 /mm | 颅骨缺损 /cm2 |
研究组 | 31 | 15.36±3.24 | 1.48±0.43 | 7 359.58±64.19 | 6.37±2.12 | 2.58±0.76 | 5.03±1.57 | 0.26±0.07 |
对照组 | 31 | 113.48±7.29 | 364.28±16.37 | 27.69±13.51 | 4.12±1.33 | 3.76±1.15 | 250.27±14.36 | 72.34±10.15 |
t | 68.481 | 123.353 | 622.325 | 5.006 | 4.766 | 94.523 | 39.538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12.90%)少于对照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 ||||||
组别 | 例数 | 颅内感染 | 消化道 出血 | 脑积水 | 下肢深静 脉血栓 | 并发症 发生率 |
研究组 | 31 | 0 | 2(6.45) | 1(3.23) | 1(3.23) | 4(12.90) |
对照组 | 31 | 1(3.23) | 8(25.81) | 2(6.45) | 1(3.23) | 12(38.71) |
X2 | 5.391 | |||||
P | 0.020 |
3讨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降低术中出血量。目前高血压脑出血在内、外科治疗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上还存在争议,对于出血量较小的患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在防止血肿扩大、脑水肿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上起重要作用。当出血量增大,危及生命时,必须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可解除脑内血肿及脑水肿引起的压迫效应,缓解颅内高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研究组血肿清除时间虽较长,但手术创伤小,患者机体受手术创伤影响小,恢复相对较快,减少住院时长,同时有利于早期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意识恢复,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尽早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经分析发现,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作为新型微创技术,主要利用CT引导定位穿刺点开展手术,术中操作较为简便,手术难度较低,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长,且术中使用局麻,有效规避了全麻给患者造成的刺激,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
结束语:综上所述,虽然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的血肿清除时间较长,但其手术快捷,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天数,同时可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促进患者意识尽快恢复,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振年,甄云,陈天宝.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2):1966-1968.
[2]程鹏,崔艳魁.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5):753-754.
[3]畅红.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4):91-92.
[4]刘英辉.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4):31.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