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的作用是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医学影像的作用是什么

吴杰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637000)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需要借助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将其诊断结果作为治疗的参考依据。医学影像是临床上对患者采用非侵入式进行器官或者组织的检查处理,目前医学影像学技术有CT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技术、数字减影技术等,在临床上可用来诊断多个疾病,得到广泛性的应用,在医学发展上属于前景较好、发展迅速的一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方式较多,这就使得在同一种疾病中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每种影像学技术都有优势和缺点。因此,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可将疾病诊断率显著性的提高,同时对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1 医学影像学的特点

1.1医学影像在技术和诊断方面的专业独立性

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独立性体现在为患者进行影像学技术检查中,要求工作人员对核磁共振、放射学、超声检查以及CT检查等技术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熟练掌握,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执行,同时对基础医学知识、医学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设备工作原理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根据不同疾病正确指导患者的体位摆放,操作中使用的序列以及探头类型等,不断学习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先进知识,并了解其发展前景。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独立性体现在影像学医师需要对基础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以及医学影像学准备要点熟练掌握,在给患者进行医学影像学诊断时,需要结合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并不断研究医学影像学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于不同疾病来说不同医学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和缺点,并进一步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情况和前景。

1.2医学影像在技术和诊断方面的专业互补性

临床医学影像学诊断的重要依据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检查结果,两者之间关系紧密,医学影像技术的专业能力可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性,同时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性可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前景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医学影像学方面的发展较为迅速,在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这两方面的界限逐渐不明确,因此,临床诊断中,针对不同影像学技术成像原理方面的差异,需要对疾病诊断结果从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影像学技术对于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缺点,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在医学技术发展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影像学设备和影像学技术,对于医学影像学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的结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将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性的提高。

2 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有哪些

2.1计算机X线摄影

计算机X线摄影的工作原理为仪器通过发射X线光,使其对机体检查部位进行透射,然后接受板将透射人体吸收之后剩余的X线进行接受,最后将X线采用转换器将其转化成影像学图像。和传统X线检查进行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的优势是检查中,患者机体吸收的X线的剂量显著性的减少,计算机X线摄影的容度比较大、照射面积广、密度波动范围大,一次拍摄就可得到多层次的图像,无论是曝光度较大或者较小的情况下都可以清晰的将影像学图片进行显示,可避免多次拍摄为患者带来的麻烦,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2计算机CT摄影

计算机CT摄影的工作原理为采用X线对机体某个部位和范围进行逐层扫描,对于得到的诊断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重建,得到横断解剖图。现阶段,多层C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和传统CT技术相比较,多层CT技术的优势是:在对机体某一部位或者范围进行扫描的速度较快,检查时间较短,照射面积较广,得到的图像清晰。但多层CT技术的扫描速度、扫描范围以及图像清晰度之间彼此影响,会降低诊断准确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层CT技术的诊断能力,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2.3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为将患者检查部位放置在磁场范围之内,保持病变部位的长轴与磁场方向一致,在受检部位采用脉冲射频磁场进行作用,进而输出检查图像。核磁共振主要是通过利用与人体组织关联性较大的一类原子核,将其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核磁共振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成像。

2.4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机体采用超声波的声束进行扫描,探头对器官组织反射、折射之后的声波进行接受,从而呈现出图像。超声可对肝脏、甲状腺、胰腺等器官直接成像,使用范围较广,其优势是:操作简便、无创等,部分病变情况可通过超声直接成像显示,同时可对病变部位附近器官组织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超声成像的种类有A型、B型、C型以及M型四种类型。

3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3.1计算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

计算机X线摄影作为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在骨折、肺部疾病、脊椎病变等方面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腹腔器官及组织方面的检查没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3.2计算机CT摄影的临床应用

现阶段,C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使用在多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特别是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意义重大,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亨廷顿病、阿尔兹海默症以及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头颅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CT技术在寄生虫疾病、鼻咽癌等疾病的治疗中可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3.3核磁共振的临床应用

核磁共振的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机体任何器官组织疾病的诊断,而且成像清晰。在骨折、炎症以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相比于CT诊断图像,核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膀胱、子宫、消化系统、脊椎以及颅脑等部位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相比于CT诊断图像,核磁共振在肺部、肝脏以及胰腺这几个部位的诊断准确性较低。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核磁共振可将血管走向进行清晰显示,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4高频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高频超声成像针对良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在乳腺、甲状腺、下颌腺以及腮腺等部位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在消化道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一般采用导管式微型探头,对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可对胃肠道小肿瘤进行准确的判断,可将其结果作为是否进行手术切除的一个重要依据,可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3.5超声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对于肿瘤的良恶性的判断可采用超声造影剂进行判断,通过外周静脉给患者注射造影剂,造影剂经过外周血液循环到达心脏血液循环,之后到达外周组织器官内,可清晰观察到患者机体内的正常器官组织和病变器官组织,并通过血流变化情况对良恶性情况进行判断。

3.6三维/四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在二维超声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成为三维/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其优势在于可准确判断胎儿的畸形情况,图像清晰,更加直观,在泌尿系统、孕妇产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束语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较为迅速,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医学影像学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不同影像学技术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优势和缺点,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医学影像学工作学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影像学设备的工作原理、专业知识、操作流程等,提高成像清晰度,减少再次检查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方面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医学影像学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对患者有责任心和耐心,在检查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体验,也是保证检查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