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资阳 641300)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高血脂患者的基数越来越大,那什么是高血脂呢?高血脂的人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脂?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措施有哪些?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高血脂人群的饮食情况展开简要概述,希望能够为高血脂患者的饮食提供参考,提高其生活质量。
所谓的高血脂就是指人体的脂肪代谢与运转出现异常的情况,高血脂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经检查可以发现血浆中的甘油三酯、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超过正常值,且高密度脂蛋白过低。通常来讲,血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变化,例如情绪、饮食、饮酒等因素会影响血脂测量的准确性。因此,要想精确获取自身血脂,需要在空腹的平静状态下完成测量。高血脂一般是由血液检查时发现的,疾病初期患者基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由于高血脂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造成血液循环不通畅的后果,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胸闷等现象。
此外,高血脂的患者往往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人体在胆固醇含量增高的影响下,会造成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在甘油三酯增高的影响下,会继发胰腺炎等疾病,所以,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及时控制血脂,才能更好地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有效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死亡率。
2.高血脂的病因有哪些?
临床数据表明,高血脂好发于有家族史、肥胖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中,同时,由于人体之间的差异性,高血脂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1)饮食因素。饮食过程中摄入的脂肪含量过多,是引发高血脂最重要的非病理性因素。人体肠胃内部有大量的脂类物质是,血液从胃肠道吸收的脂蛋白大幅度增加,会大大提升高血脂的发病率。
(2)遗传因素。经过对高血脂患者的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遗传因素是高血脂的重要病因。如果家族存在高血脂或高脂血症的情况,在遗传的作用下,可能存在与脂代谢有关的基因发生变异的情况,进而降低脂蛋白降解酶的活性,进而延长脂蛋白在人体内分解的时间,影响脂肪的吸收与利用,诱发原发性高脂血症。
(3)体重因素。如果过度肥胖或体重超过标准值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脏所合成载脂蛋白B的含量,进一步促进肝脏胆固醇的合成,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继而引发高血脂。
(4)疾病因素。如果存在痛风、甲减、糖尿病、胰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时,也会大大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
(5)生活习惯影响。长期饮酒会对肝内脂肪酸氧化造成抑制,增加脂肪酸的合成量;长期吸烟会增加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诱发高血脂。此外,久坐以及不经常运动的人,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较高,也是诱发高血脂的重要因素。
(6)药物因素影响。部分药物的使用也会使血液中的血脂处于异常状态。例如,类固醇激素中最常见的雌激素会升高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抗高血压类药物中的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也会对血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高血脂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3.1高血脂的人适宜吃什么?
(1)主食方面。高血脂的人主食应该以谷类物质为主,可以选择粗细搭配的饮食方式,适当吃燕麦、玉米、荞麦等五谷杂粮,同时确保糖类物质的供热量超过总体热量的一半。
(2)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量。高血脂患者的日常饮食过程中可以适当食用豆类食品,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同时,摄入瘦肉、鱼肉等脂肪酸含量低的优质蛋白,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蛋白质总摄入量的五分之一。
(3)多吃蔬菜水果。高血脂的人应该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每日摄入的水果与蔬菜应超过四百克。
(4)食用油方面。高血脂的人在做菜时最好保持使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少油少盐,清淡饮食,每日食用油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十克。
(5)饮食习惯方面。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高血脂的人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三餐,不吃夜宵,不能挑食、偏食,也不得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3.2高血脂的人不宜吃什么?
(1)含糖量高的食物。高血脂的人应该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出现热量摄入过多的情况。
(2)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血脂高的人不能吃肥肉、牛羊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烧烤等油脂含量高的食品。
(3)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蛋黄、核桃、瓜子等坚果类物质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的人应减少食用。
(4)含盐量高的食物。高血脂的人不适合吃咸菜、腊肉、罐头等含盐量高的食物。
4.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脂?
(1)加强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还能有效降低体脂,保持标准的体重,有效预防高血脂。
(2)做好检查。由于遗传因素或疾病因素的影响,会大大增加高血脂的发病率,所以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肥胖者也应该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隐藏的疾病,在疾病初期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病情。
(3)心理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开心愉悦的情绪,避免出现精神紧张、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高血脂的人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该做好忌口,谨遵医嘱,在饮食之前应该考虑清楚食物对病情是否有影响,才能实现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