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PCR技术在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验,观察组应用乙型肝炎病毒PCR技术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检出率和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乙型肝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的检测工作中,应用PCR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在乙型肝炎的治疗工作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和价值,当下可以作为乙型肝炎患者检验的首选方式进行大范围地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PCR技术;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工作;应用价值
现阶段,根据全世界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来看,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高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罹患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有三亿人左右。乙型肝炎病毒容易诱发乙型肝炎,患者肝脏一旦出现炎性病变,就会导致多器官损伤,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罹患乙肝肺炎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因此当前临床上需要对乙型肝炎进行精确性地检验和诊断,为医生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主要探究PCR技术在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年龄为(48.18±4.43)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验;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为(49.23±4.16)岁,应用乙型肝炎病毒PCR技术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需要在空腹状态下接受血液样本采集,抽取3ml的血液作为检验样本,检验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液原本进行持续10分钟的离心检测,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00r,得到血清后将其放入零下20℃的冰箱当中。
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验,利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器对吸光度进行检验和分析,观察和记录好检验结果。
观察组应用乙型肝炎病毒PCR技术进行检验,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检酸定量试剂盒开展检验工作,按照规范标准操作,联合使用罗氏PCR仪器检验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情况,观察和记录好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检出率和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行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乙型肝炎检出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乙型肝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乙型肝炎检出率的比较(x2,%)
组别 | n | 检出率 |
观察组 | 35 | 32(91.43%) |
对照组 | 35 | 21(60.00%) |
x2 | 0.009 | |
P | 0.004 |
2.2 两组患者各项抗原指标检出率的对比
观察组的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 n | 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出率 | 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检出率 |
观察组 | 35 | 29(82.85%) | 31(88.57%) | 30(85.71%) |
对照组 | 35 | 15(42.86%) | 17(48.57%) | 20(57.14%) |
x2 | 0.001 | 0.001 | 0.017 | |
P | 0.000 | 0.000 | 0.008 |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现阶段临床上十分多件的一种病原体,也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会通过人的血液和体液进行大范围传播,给人体的肝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乙型肝炎在临床上被定义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1]。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罹患乙型肝炎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如果乙型肝炎患者没有经过及时且精确地诊断,就会给后续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等问题,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埋下风险和隐患[2]。基于此,当前需要重点关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工作,采用检出率高的检验方式,提高检验工作的精确性,为治疗工作提供详细精准的参考依据[3]。在传统的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工作中,最常应用的检验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主要检测患的乙型肝炎病毒表达蛋白抗原和抗体水平,从而达到精准检验乙型肝炎的效果。但是,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种检验方式容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转录或翻译功能减弱的影响,导致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降低,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出现漏诊情况,给患者的后续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同错误的检验结果也会导致治疗方式错误,而错误的治疗方式会给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4]。现阶段乙型肝炎病毒PCR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种新型检验技术,它的应用能够将患者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荧光标记处理,方便检验和观察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转录和翻译情况,预防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低水平复制过程中病毒抗体的假阴性情况,避免漏诊或误诊,为医生提供精确全面的检测报告,从而给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一步优化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综上,在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PCR技术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和价值,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操作便捷,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爽. FQ-PCR联合ELISA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93-95.
[2]许娇. FQ-PCR和ELISA联合检测用于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9-121.
[3]刘晨洁. PCR技术在乙型肝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20,15(7):206-206
[4]李佳丹. PCR技术在乙型肝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