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6月-202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抽取,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SDS与SA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较大,其中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SAS、SDS评分,降低各类临床症状的发生几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不同护理模式;老年;冠心病心绞痛;SAS;SDS
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极为典型的病症,主要疼痛为胸骨后疼痛,引发这一病症的因素较多,如血压上升、心跳过速等,可引发心肌对氧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当氧气供应不足时,心肌血液供应就缺乏,进而引起冠心病心绞痛。随着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症的研究发现,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适宜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1-2]。基于此,本文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
组别 | 性别(例) | 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岁) | ||
男 | 女 | |||
研究组 | 20 | 19 | (66-80)65.38±7.57 | |
对照组 | 19 | 19 | (65-79)65.05±7.66 | |
χ2/t | 0.0513 | 0.1914 | ||
P | 0.8208 | 0.8488 | ||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39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所纳入的39例病人实施综合护理:①认知评价。按照病人的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信息,以适当的方式与病人积极进行沟通,然后评估病人的认知状况。②场景再现。按照病人的评价结果,总结他们的消极思维状况。护士再向病人反馈其当前的感知控制水平,引导病人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疏导病人的多种负面情绪。③应对方法。根据病人的负面情况,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诸如以情境为导向的应对方法,为有上述负面想法的病人开展具体的情境介入干预,告诉病人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以及灌输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的观念。④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为病人搭建舒适的医疗环境,按照病人的个性、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选择志同道合的病人作为同病房病友。既有利于病人的身心舒畅,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工作的实施。⑤康复干预。通过行动研究法对病人的康复护理实施干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具体涵盖护士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正确的肢体放置、被动及主动运动以及散步练习等。
1.3观察指标
SAS、SDS评分:分值增大,焦虑、抑郁越严重;临床症状:涵盖胸骨疼痛、心悸、气促以及脉搏细微。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AS、SDS评分用x±s表示,t检验;临床症状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SAS、SDS评分对比
两组病人SAS、SDS评分详见表2。
表2 SAS、SDS评分对比(n=39,x±s)
组别 | SDS | SAS | ||
护理前(分) | 护理后(分) | 护理前(分) | 护理后(分) | |
研究组 | 62.24±1.62 | 33.82±0.54 | 64.65±1.37 | 31.86±1.56 |
对照组 | 62.36±1.75 | 47.27±2.04 | 64.21±2.43 | 52.17±1.13 |
t | 0.3143 | 39.8032 | 0.9850 | 65.8455 |
P | 0.7542 | 0.0000 | 0.3277 | 0.0000 |
2.2临床症状对比
两组病人临床症状详见表3。
表3临床症状对比(n=39,n%)
组别 | 胸骨疼痛(n,%) | 心悸(n,%) | 气促(n,%) | 脉搏细微(n,%) | 总发生率(n,%) |
研究组 | 2(5.13%) | 0(0.00%) | 1(2.56%) | 2(5.13%) | 5(12.82%) |
对照组 | 7(17.95%) | 2(5.13%) | 3(7.69%) | 6(15.38%) | 18(46.15%) |
χ2 | 3.1401 | 2.0526 | 1.0541 | 2.2286 | 10.4206 |
P | 0.0764 | 0.1519 | 0.3046 | 0.1355 | 0.0012 |
3讨论
近些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峻,随之引发了老年常见病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大量研究显示,大多数冠心病病人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未能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致使病情逐渐恶化,诱发心绞痛发生,给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增加难度[3]。
本次在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护理前,研究组SDS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SDS与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总发生率12.82%比对照组46.15%低(P<0.05)。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显著,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减少病人临床症状的出现,避免病人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最大限度保障了治疗的有效性。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通过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了病人更加完善的护理干预,有效把握住病人真实的心理状态,给予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充分弥补了常规护理简单粗放的不足,发挥出护理的最大效能。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存在不同,其中综合护理可明显优化病人不良情绪,降低临床症状发生,保证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培楠,马影蕊,孔德昭.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5):184-187.
[2]朱岩,陈民.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心脏康复联合参芪五味子汤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1,048(008):148-151.
[3]邱月丹,刘菊雅,王春玲.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019(008):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