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比较关键要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比较关键要素探究

王占英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本院做血常规检验的240名健康人群,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末梢采血,研究组静脉采血,对比两组人群各项检验指标,以及不同检验时间段检验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3h内检测和立即检测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相较于末梢采血指标更稳定,可满足3h之内的保存要求,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采血;末梢采血;检验指标;检验时间段

    血常规检验作为重要的筛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相对广泛,针对患者的采血方式,可分成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两种。有关临床资料表明,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两种采血方式会导致检验指标的差异[1],基于此,本研究将以240名健康人群为例,对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本院做血常规检验的240名健康人群,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68:52,年龄均值(39.62±4.5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72:48,年龄均值(40.16±4.40)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末梢采血,采血之前提醒受检者勿食早餐,采血位置为左手食指内侧面。清洁受检者手部后,在皮肤干燥的状态下,迅速在食指做穿刺,血液样本收集80μL即可,用真空抗凝管保存样本[2]。研究组静脉采血,采血之前提醒受检者勿食早餐,采血位置为受检者肘部静脉。若肘部采血困难,可在手背处穿刺采血,统一用用真空抗凝管保存样本。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人群各项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并对比研究组不同检验时间段检验结果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各项检验指标对比

    研究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各项检验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红细胞(×109/L)

白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血红蛋白(g/L)

对照组

120

3.59±0.46

6.81±0.38

228.35±28.75

145.66±10.24

研究组

120

3.89±0.57

5.10±0.47

218.35±27.41

140.17±12.69

t

-

4.487

30.993

2.758

3.668

P

-

0.000

0.000

0.006

0.000

2.2 研究组不同检验时间段检验结果变化情况

    研究组3h内检测和立即检测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检验时间段检验结果变化情况

检测时段

例数

红细胞(×109/L)

白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血红蛋白(g/L)

立即检测

120

3.42±0.59

6.75±0.68

227.69±26.51

142.37±11.59

3h内检测

120

3.34±0.47

6.69±0.54

226.47±23.44

141.25±10.77

t

-

1.162

0.757

0.378

0.775

P

-

0.246

0.450

0.706

0.439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可判断人体是否有细菌感染表现,为后续诊疗提供切实临床依据。静脉血和末梢血是常见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式,临床经验表明,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血胞和血小板等指标,会因为采血方式的不同,表现出一定差异[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和相关临床结果相同。究其原因,是因为末梢血主要包含细胞内液、组织液、动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等,相较于桡动脉,末梢血循环性更差,这也成了末梢血温度降低的原因,令末梢血更容易出现溶血现象。此外,采集末梢血困难较大,主要是因为组织液会在皮肤上粘附上,进而形成微血管,因此如果单纯将末梢血作为检验结果,难免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相比之下,静脉血以前静脉为主,不会受到外界环境较大影响。实际采血时,如果患者因为晕血或晕针等因素,存在负性情绪,很容易影响进针深度。通过棉球消毒,也会令血液中进入棉纤维,影响计数的准确性[4]。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3h内检测和立即检测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静脉采血的血液样本,可保存3h而不变质,也能适应血样样本检验繁忙时段的工作压力要求,最大程度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相较于末梢采血指标更稳定,可满足3h之内的保存要求,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璐璐.探讨末梢血和静脉血这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7):65-68.

[2]田楠楠.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2(6):463-465.

[3]毕瑞云.不同放置时间对静脉血液标本与末梢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2):145-147.

[4]金芳,宋文琪,李启亮.健康儿童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8):2186-2189.